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MIT Sloan大中華區學生會主席

MIT Sloan大中華區學生會主席

本期我們邀請了MIT-Sloan商學院大中華區前學生會主席Sophie,為ACMBA的商學院申請會員做分享,分享的話題包括申請Sloan的方方面面,比如學校特色、申請策略,在MBA求學時如何平衡個人發展和家庭等等。我們整理了本期分享的乾貨版筆記,只為能在申請路上給予你最貼心的支持和陪伴!

本期嘉賓 Sophie

曾任MIT Sloan大中華區學生會主席

以非工科背景進入一個傳說中的工科名校

ACMBA校友導師

能否簡單介紹一下自己,以及MIT Sloan華人學生的情況?

我是2016年從MIT Sloan畢業的。我本科就讀於國內某Top 5大學的經管類專業,畢業後先在四大的稅務和商務諮詢部工作了四年,然後又在國內某政府部門工作了四年。被Sloan錄取後,方向主攻Finance,目前在國內一家Corporate工作。

15到17屆每一年大中華地區的學生(包括台灣的)大概是15-20人左右。背景以投行和諮詢為主,但是也會有3-5個人是Corporate背景的。其中女生大約佔到60-70%。我這屆的畢業生15人中有2-3人是純大陸背景,其中包括我。所以,有國外學習生活的背景在申請MBA時固然是個加分項, 不過純大陸背景的小夥伴也不用氣餒,Sloan對於申請人的背景還是非常有包容性的。

Sloan的MBA平均工作經驗是5-6年,這對Top B-school來講可能是偏高的。我們這屆中國人中年齡最大的是我,我當時是31歲去讀的,年齡最小的是25歲。

在校期間我擔任了學校大中華區學生會主席,我們學生會所覆蓋的人群不單單是來自中國的學生,還有對中國商業和傳統文化感興趣的人,學生會旨在傳播中國文化,成員大概有100多人。

能否請你從課程、課外活動和文化氛圍等方面談談Sloan的特色?

MIT Sloan的MBA有三個專業方向:創業、金融和企業管理。在被錄取後,你可以挑選其中一個,畢業時會拿到一張證書,便於你在日後求職過程中,面對potential employer時更有競爭力。當然,你也可以選擇做「自由職業者」,比如我在選擇了金融方向一年多以後,因為有很多必修課是我不太感興趣的,所以最後就drop了。

Sloan的課程設計有個特點,就是在第一個學期都是必修課,後面三個學期則以選修課為主。這三個學期里,你完全可以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根據你自己未來的職業規劃選擇相關課程。

我覺得Sloan的創業氛圍非常濃厚,很大原因是因為背靠MIT的community,所以學校方面提供了非常多的平台,讓有創業意向的同學在MIT不同的學院l之間有一個充分的交流。比方說,我們經常看到一個工科學院的人,加上我們商學院的人組成了一個非常好的夢想創業團隊,商學院的人負責金融和市場策劃這一塊,技術開發則由MIT科學和工學院的同學負責,這種創業成功的先例也非常多。

文化氛圍方面,我覺得可以從城市說起。因為我是帶小朋友過去讀MBA的,所以我不僅考量個人學習和職業生涯,也考量整個家庭的發展。我個人非常喜歡Boston這座城市,她是一個非常有活力的城市,對學生和小朋友都非常友好,同時又非常適宜生活。

對於MIT本身而言,由於理工科非常出眾,大家可能會覺得學校氣質比較Nerdy,不過這也的確是一大特色。雖然在MIT經常會有很多以科技為依託的活動,但是實際上其他的文體活動也是非常豐富的。

在Sloan商學院的牆上很醒目地印著一句話,學校對於學生的培養目標是Principled & Innovative Leader。所以我覺得大家在申請的時候,可以從這兩點出發,去想想自己在這些方面有什麼與眾不同和過人之處。

說說你在Sloan讀MBA最大的收穫?

我最大的收穫有三點:第一點,這兩年對我而言是一個很好的反思機會,讓我對過去的職業道路和未來工作發展,有了更全面的規劃。Sloan每一屆400多個學生當中,40%是International student,這種國際化的氛圍,這種思想碰撞所帶來的火花,可以讓你迸發出之前從未有過的念頭。在MBA之前我對我自己的規劃只是職業上的,MBA之後人生也有了新的規劃。

第二點,系統的知識梳理。我本來是finance背景的,通過MBA兩年綜合性的學習,讓我能夠把金融、管理、創業各種各樣的知識都進行了匯總。而且不僅僅是理論上的,還有很多實際運用,這無疑為職業的轉換打下了最堅實的基礎。

第三點,來自於同學。Sloan的每個同學都擁有五光十色的人生故事,和他們交流,得到的收穫可想而知。在這兩年時間裡,大家可以心無芥蒂地,完全開誠布公地去交流所學所想和人生經驗。

對於擁有Professional Firm或政府背景,以及大齡申請人有什麼建議?

Professional Firm的申請人,面對的是來自同樣背景的競爭者,所以重點應該放在作為個體你和其他人的不同上,我認為強調個體差異性是非常重要的。

但相反的,如果你的背景不是一些大眾的背景,比如說你是Corporate、政府機關或非營利組織,那麼你申請的重點應放在兩塊:第一,由於別人不太了解你的工作,所以你在Essay中一定要清晰地表達出你工作的內容和意義是什麼,對你有何影響,以及什麼激發了你想去讀MBA慾望,這個解釋的工作非常重要。第二,詳細闡述你獨特的背景對自身的成長帶來了什麼影響,如果能夠加入MBA,能怎樣和不同背景的同學起到化學反應,從而為整個集體帶來什麼樣的進步。

對大齡申請的建議, 我覺得我們的優勢是工作經驗更豐富。要把之前在工作中的體會在Essay當中用獨特的視角表達出來。然後強調之前的工作經驗對你的班級、對整個community會有什麼樣的幫助。

最後,關於申請流程再補充一點,MIT是全Faculty面試,不像有的學校是校友面試。而一旦進入面試你的成功率會比其他學校更高。所以只要Essay準備得好,一旦進入面試,你就有50%的機會拿到Offer。

如果帶著孩子或伴侶就讀商學院,MIT能提供怎樣的支持?

我們這兩屆的中國人中就有兩三個是帶著孩子去讀書的媽媽,當然也包括我。不過還有的更厲害的,在兩年時間裡不光把孩子生了,工作也找到了。

整個MIT的Community有3-4個學校和幼兒園,為學生或教職員工的小孩提供就讀機會,教育質量和環境都非常好。另外,Sloan為攜帶家屬就讀的學生提供專門的家庭宿舍,我當時就是住在那裡。整個社區非常友好,經常會組織各種各樣的家庭活動。

當然,攜帶家屬就要在課業壓力和生活上做出平衡,這一點每個人的處理方式都不同。對我來說,由於第一個學期都是必修課,所以的確非常辛苦,這段時間比較難捱,不過等適應學校的節奏後,再去處理小孩和伴侶事物,就沒那麼難了。

Boston最出名的兩所高等院校當屬MIT和Harvard,可否談談兩校之間的交流和資源共享?

確實,兩個學校地鐵也就兩站,真的是離得非常近。兩個學校無論在學術方面還是課外的文化方面交流都是頗廣和頗深的。

首先,兩所學校間的MBA之間可以跨校選課。每個學期都會給你一定的學分,到對方的學校學習你喜歡的課程。

不過在學術上,兩個學校也會有很多的競賽。我們時常可以看到跨校的Team參與雙方舉辦的各種各樣的學術活動,最近一次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就是兩所學校的教授共同取得的,他們共同研究了一個契約理論方面的東西。

最後,兩個學校的中國學生會之間也會舉辦聯誼活動,為兩校大中華區學生提供了豐富人脈、互相交流的平台。

以上是本期ACMBA申請公開課的「對話精英環節」,Sophie為我們詳盡解答了關於MIT Sloan學習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及申請中應該注意的細節和問題。最後,我們補充了兩個問題,作為彩蛋分享給大家。

Q1: 請問來招生的企業中Leadership Development大概有多少?中國人可以申請的有多少?

來招生的大Corporate一般都有Leadership Program,比如西門子,GM,花旗,強生;還有很多中國企業,比如京東,唯品會等等;還有一些科技大牛如Google,Microsoft,Amazon,以及國內的騰訊等等,他們都會招收Specific Function的。以上機會中國學生都可以申請,大公司一般都提供工作簽證的

Q2: 我了解MIT在tech和創業這塊很強,但是finance聽說的比較少,請問finance方向的就業如何呢?

MIT的finance是非常強的,有非常牛的老師和校友資源。我們這屆畢業的70%都去了Finance,主要是資產管理公司,投行和大企業的投資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ACMBA 的精彩文章:

史上最全申請指南101-上篇
MBA選校,關注排名,不忘初心

TAG:ACMB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