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浙博舉辦藏傳佛教佛珠製作體驗社教活動

浙博舉辦藏傳佛教佛珠製作體驗社教活動

我館的「祥雲托起珠穆朗瑪——來自雪域高原的藝術瑰寶」藏族佛教文物展於1月12日在孤山館區西湖美術館開幕,展覽展出來自西藏博物館、布達拉宮、羅布林卡等西藏文博機構的歷代文物珍品共 117件(組),帶觀眾領略藏族源遠流長的歷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

藏傳佛教,又稱藏語系佛教,或俗稱喇嘛教,是指傳入西藏的佛教分支。屬北傳佛教,與漢傳佛教、南傳佛教並稱佛教三大地理體系,歸屬於大乘佛教之中,但以密宗傳承為其主要特色。藏傳佛教並沒有小乘佛教傳承,說一切有部及經量部對藏傳佛教的形成,雖有一定程度的影響,不過在佛教的修行方式與戒律上,兩者並不相同,也無直接必然的關係。而從大乘佛教的判別來看,藏傳佛教密教與大乘佛教顯教顯然是相對的。

藏傳佛教法器類繁多,具有濃厚的神秘色彩。這些法器大體可以分為禮敬、稱讚、供養、持驗、護魔、勸導六大類。袈裟、項珠、哈達等屬於禮敬類;鍾、鼓、骨笛、海螺、六弦琴、大號等屬於稱讚類;塔、壇城、八寶、七政、供台、華蓋等屬於供養類;念珠、木魚、金剛杵、灌頂壺、嘎巴拉碗等屬於持驗類;護身佛、秘密符印等屬於護魔類;刻有或者寫有六字真言的瑪尼輪、轉經筒和幢、石等屬於勸導類。每件法器都有其不同的宗教含義,有的法器兼有數種用途。

千年傳承,讓佛珠由參禪悟道的工具演變為眾生大智慧的象徵。讓人在面對煩惱、喧囂時,不尤不飾,不驕不躁,並祈求平安、長保喜樂。

佛珠是佛教徒用以念誦記數的隨身法具,在僧俗間的廣泛使用。本稱"念珠",起源於持念佛法僧三寶之名,用以消除煩惱障和報障。通常可分為持珠、佩珠、掛珠三種類型。每串佛珠數目表徵不同的含義。佛珠的質料不勝枚舉,以"七寶"所製成的佛珠最為殊勝尊貴。

菩提,是梵語音譯,是覺悟、智慧、知識、道路的意思,廣義講是斷絕世間煩惱而成就涅盤的智慧。因佛祖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證道,菩提即為覺悟,成就佛果之意。

一百零八顆是佛珠最為常見的數目,為了表示求證百八三昧,斷除一百零八種煩惱,從而使身心能達到一種寂靜的狀態。

百八煩惱的內容,有多種不同的說法,總的來說,六根各有苦、樂、舍三受,合為十八種;又六根各有好、惡、平三種,合為十八種,計三十六種,再配以三世,合為一百零八種煩惱。如經中所言:

諸菩薩問:云何百八?佛言:有所念,不自知心生心滅中有陰有集,不知為痴,轉入意地亦如是,識亦如是,是為意三。見好色、中色、惡色,不自知著不自知滅有陰有集,乃至觸亦如是。彼經但列六根各六,雖無三世之語,而結雲百八,故知是約剎那而為三世也。既以心意識三為意地三,故通三世,如雲集起名心、籌量名意、別知名識。意三既爾,故使所依五根亦爾。三世三個三十六故,故有百八。

經書所載的掛珠、持珠及念珠的顆數大致分為108顆,表示十法界各有一百零八種煩惱,合成為108種煩惱。十法界包括迷的六界,即地獄、餓鬼、畜生、修羅、人間及天上,是六道輪迴的世界。後四界是聖者悟的世界,即聲聞、緣覺、菩薩及佛界。

製作好的佛珠串

活動開始時,組織本次活動的老師先介紹了藏傳佛教的一下小知識,之後請參加活動的觀眾們挑選自己心儀的款式,開始製作。

本次活動中我們用到的是菩提根。實際上菩提根並不是樹根,而是棕櫚科植物貝葉棕的硬質胚乳。除了直接做成佛珠外,菩提根還經常被雕刻成各種工藝品。貝葉棕原產南亞,也是隨著佛教的流行而引入中國,在佛教信仰中它起的主要作用其實還不是做成珠串,而是利用它的葉子刻寫佛經——稱為貝葉經。如果我們把菩提根鋸開,可以清晰地看到它硬化胚乳的內部結構,在果實基部還能夠看到胚。

佛珠是弘法最為方便的法器。在使用佛珠時,不要過分地計較它的構造、顆數和質料才好。只要能做到"靜慮離妄念,持珠當心上",也就可以早證菩提、成就涅盤了。(陳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光明網 的精彩文章:

《熱血街舞團》陳偉霆「山」宣傳片曝光 街舞是初心和本命
林依晨《老男孩》跨洋上演霸氣分手吻 網友:浪漫都是需要錢的

TAG:光明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