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皇帝本想拔劍自刎,大臣只說了7個字,皇帝大喜:朕聽你的

皇帝本想拔劍自刎,大臣只說了7個字,皇帝大喜:朕聽你的

唐太宗李世民,一生共有十四個兒子,而嫡子只有李承乾、李泰及李治三人,他們都是長孫皇后所生。身為嫡長子的李承乾,自幼聰明可愛,受寵程度遠高於其他皇帝,八歲時被冊立為太子。貞觀七年,太子李承乾身患重病,唐太宗擔心的吃不下飯,下旨把天竺的高僧請來為兒子祈福。

李承乾並沒有因自己是太子而驕橫妄為,他讀書相當用功,曾在很短的時間內寫了一篇治國的策略,父親唐太宗看後非常滿意,當著文武百官的面稱讚道:「先論刑獄為重,深得經邦之要也。」太上皇李淵病逝時,唐太宗就讓太子李承乾監國權知軍國大事,足以看出他對太子的期望。

隨著年齡的增長,李承乾也出現了叛逆的性格,而望子成龍的唐太宗,為了約束太子的行為,就讓于志寧、魏徵及孔穎達到東宮輔佐太子,並且要求他們一定要敢於直諫。既然皇帝這麼說了,大臣們也都無所顧忌,經常因為一些小事就怒懟太子,結果導致「諫諍逾切,承乾不能納」的局面。

久而久之,唐太宗與兒子李承乾之間就出現了隔閡,對他也不如以前那般信任。貞觀十七年,時任中郎將的李安儼,給皇上寫了一封奏摺:「皇太子及諸王,陛下處置,未為得所。太子國之本也,伏願深思遠慮,以安天下之情。」唐太宗是個明白人,李安儼是建議他改立太子,但畢竟李承乾是嫡長子,他狠不下心來。

若李承乾能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及時改過自新,其太子地位無人能撼動,但他卻選擇了另一條不歸路。或許是他腦子短路了,居然敢聯合侯君集、李元昌等人逼宮,結果可想而知,不僅失去了太子的地位,還徹底令唐太宗寒了心,被廢為庶人。

嫡次子李泰,深得父親的寵信,經常跟著唐太宗四處巡遊。史書記載,李泰才華過人,集書萬卷,唐太宗就有立他為太子的想法,李泰為了取得父親的信任,還保證日後會「殺子傳弟」。意思是說,若是我以後做了皇帝,肯定會把皇位傳給弟弟,而不是兒子。

唐太宗並沒有老糊塗,對兒子李泰非常寒心,擔心皇子們為了爭奪皇位而骨肉相殘。於是,就把長孫無忌、房玄齡等重臣召來,當著他們的面要拔劍自刎,大臣們都嚇壞了,趕緊阻止皇帝的這種做法。長孫無忌猜出了唐太宗的想法,就對他說了7個字:「晉王可立為儲君。」唐太宗笑著對長孫無忌說:「愛卿所言,甚合朕意,朕就聽你的。」

不久後,唐太宗下旨立晉王李治為太子,即後來的唐高宗。唐太宗對長孫皇后的愛,絕非其他妃子能比,而現在李承乾、李泰都被否定了,唐太宗不可能從庶子中選擇繼承人,李治就成了太子之位最合適的人選,長孫無忌跟隨唐太宗多年,深知皇帝內心的想法,且他又是李治的親舅舅,自然想讓外甥成為太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學界的9527 的精彩文章:

梁山一好漢,武功排名倒數,還差點把宋江害死,結局卻很完美
李自成提出8個字的要求,如果崇禎帝答應,明朝不會那麼快滅亡

TAG:史學界的95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