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小憶王陽明

小憶王陽明

原標題:小憶王陽明



王陽明,本名王守仁,幼名雲,字伯安,別號陽明,浙江紹興府餘姚縣(今屬寧波餘姚)人,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和軍事家,心學之集大成者。因曾築室於會稽山陽明洞,自號陽明子,王陽明的名字便由此而來。

陽明五事


之一



弘治元年,王守仁十七歲時,他到南昌與諸養和之女諸氏成婚,可在結婚的當天,大家都找不到他。原來這天他閑逛中遇見一道士在那裡打坐,他就向道士請教,道士給他講了一回養生術,他便與道士相對靜坐忘歸,直到第二天岳父才把他找回去。

之二



弘治二年,王守仁十八歲時,與夫人諸氏返回餘姚,船過廣信,王守仁拜謁婁諒。婁諒向他講授「格物致知」之學,王守仁特別喜歡。之後他遍讀朱熹的著作,思考宋儒所謂「物有表裡精粗,一草一木皆具至理」的學說。為了實踐朱熹的「格物致知」,有一次他下決心窮竹之理,「格」了七天七夜的竹子,什麼都沒有發現,人卻因此病倒。從此,王守仁對「格物」學說產生了極大的懷疑,這就是中國哲學史上著名的「守仁格竹」。


之三


二十歲時,王守仁第一次參加浙江鄉試便考中舉人。然而,二十二歲時考進士不中,內閣首輔李東陽對其笑道:「你這次雖然不中狀元,下一次科舉必定會中狀元。王守仁二十五歲再次參考科舉,再次落第。他的狀元父親開導他說,此次不中,下次努力就能中了,但他笑道:「你們以不登第為恥,我以不登第卻為之懊惱為恥」。


之四



當時江西地區數十年來匪患猖獗,無人能平,前任巡撫因此託病去職。王陽明被任命為巡撫後,知道官府中隱藏有許多土匪的「間諜」,到任第一時間就策反了這些間諜,玩起了無間道,僅用了1年時間就徹底蕩平了草寇,成為了當地人心目中神一樣的男人。


之五


明武宗時期寧王朱宸濠在南昌起兵造反,形式岌岌可危。當時王陽明在江西南昌和吉安之間的豐城。他深知如果寧王順長江東下,那麼南京肯定保不住,叛軍在政治上就會佔有一定的主動,平叛就會有困難。於是他先做了一件事:造謠。王守仁假裝傳檄各地至江西勤王,在南昌到處張貼假檄迷惑寧王,聲稱朝廷派了8萬精兵,會同自己的部隊(實際上他一個兵也沒有),一共16萬準備進攻寧王的老巢南昌。為了給自己爭取時間募集軍隊,寫信給寧王謀士讓他們勸寧王攻打南京,又故意把這件事泄露給寧王,使寧王起疑心,按兵不動。十幾天後,寧王得知朝廷根本沒有派出兵馬後就順江而下準備攻打南京,王陽明利用已經募集好的8萬大軍直搗叛軍老巢南昌,只用了3天時間就平定叛亂,生擒寧王。


從這些事可以看出王陽明的才能。很多人認為中國歷史上能夠達到立德、立功、立言的人只有兩個半,分別是孔子、王陽明,半個指曾國藩。由此可見王陽明的歷史評價有多高。


心學傳世


王陽明最厲害的地方就是立言,成為心學的集大成者。這還要感謝大太監劉瑾,當時王陽明仗義執言得罪了劉瑾,被貶到貴州龍場驛棧當驛丞(相當於快遞小哥老大),在龍場三年里潛心研究,終於參透心學,史稱龍場悟道。


心學主張喚醒人的自我認識,提倡個性解放,其核心思想就是「知行合一」。


關於「知行合一」有很多的理解,這裡向大家簡單的介紹兩種常見的理解。


第一種理解方式比較常見,即「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就是說知是行的開始,行是知的完成。認為內心的道理都懂得,但是就是不去行動和實踐,就是只是「知」而沒有「行」,這無異於紙上談兵。如果行動了,實踐了,卻力不從心沒有做好,說明「知」不夠,還需要繼續學習,再思考。


還有另外一種觀點認為「知行合一」並不是上文所說的那樣簡單,它揭示的是人們在生活中知和行必然是合二為一的,因為有一種東西統領著我們的知和行,決定著我們日常的一舉一動,這種東西王陽明稱之為心。王陽明所謂的心,最簡單的理解就是先天存在的本性。本性固然會受到後天的實踐例如環境或者知識例如他人的教說,發生改變,但與其說這是一種改變,不如說是一種包裝或者整容整形,這種改變很難改變你對事物最根本的反應。當你探求自身性格以後,就能針對外界的一切事物做精準的回應。如何探求本性,因為我們無法觀察我們自身的思維,所以只能觀察自身的行為,而且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告訴我們,觀察行為是可以推斷出我們的真知,了解到我們的本性。但是必須看到本性並不是一個行動就可以體會到的,必須通過很多行動,而且需要不同程度的行動才能抵達真正的本性,也就是真正的知。當我們真正能夠了解我們的本性的時候我們就可以進一步達到控制自己的思想的地步。這樣是不是很炫。


當然這些都是各家之言,大家可以多讀讀王陽明的著作《王陽明全集》、《傳習錄》和《大學問》得出自己的感悟,指導自己的人生。



茼蒿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軍營最一線 的精彩文章:

TAG:軍營最一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