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古代蓋缸-來歷-鑒定-用法

古代蓋缸-來歷-鑒定-用法

蓋缸是一個較特別的種類。說它特別是一般的缸都與水有關,而蓋缸則幾乎與水無涉。它是古時存放乾果點心和白糖、紅糖之類食物的一種盛貯器,因器身的形狀類似於缸或碗,加上防塵、防潮、防蟲蠅而離不開蓋,故名。其間,單個種類如暖蓋缸,雖與水相關,那是因用法上更考究的原因。就像乾嘉時期的酒壺中,有一種叫溫酒壺的執壺,因壺的下部附有一個可以獨自加註熱水的容器而顯得獨具匠心。這類器物,因為既考究美麗,又注重實用性,故讓人刮目相看。但並不意味著器物已改變了正本固有的特徵。引用:https://m.newpaimai.com/h-nd-115.html

幽默的是,在嘉慶至光緒年間的蓋缸系列中,恰巧盛行有一種造型呈圓肩、鼓腹的蓋缸 圖1 ,其肩部還堆貼有模印的附加物,以供配裝金屬環,便當選拔。這一形制特徵,被一些專家學者們理解為同崇禎、順治及康熙前期的粥罐 圖2 具有相同功用,所以,陰錯陽差地冠名其為晚清粥罐。

其實,肩部附有對稱雙孔的明末清初粥罐,同肩部堆貼帶穿孔裝飾物的所謂晚清粥罐,分屬兩個大相徑庭的種類,它們的文明內在與用處相去萬里;前者為「學而優則仕」思維的產品,系讀書人借「粥罐」與「作官」、「當官」相同的諧音,專用來討口彩的吉祥物,當為文房清供之器;後者是居家儲貯乾果的盛器,屬慣例意義上的日用器皿。這類晚清蓋缸中規範稍小者,即舊古玩工作慣稱的糖缸。

器物的命名,一般是為了使用上的便當,一起把器物作一差異,以不相稠濁。可是,了解事物的固有容顏,比起稱謂更重要。稱謂,用心記住就行了;而實質容顏,得用心去領會。所以,探求古代器物的文明內在,向來是鑒賞與保藏上的重要內容之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董圈 的精彩文章:

青白瓷器上的那一抹宋人雅緻
古瓷明珠話建窯(二)

TAG:古董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