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神童和天賦,可能是孩子要面對的第一個彌天大謊

神童和天賦,可能是孩子要面對的第一個彌天大謊

文字 | 辛巴

編輯 | 格蘭芬多

辛巴身邊有很多人非常熱衷於強調天賦的重要性,天賦具有多麼的神奇的能力,天賦比勤奮更重要。由於他有天賦,他是鋼琴神童;由於他有天賦,他是小學2年級直接讀英文原著;由於他有天賦,他考前翻書試後滿分。

迷信天賦的人通常都拿不出靠譜的證據,往往是毫無證據直接判斷這就是天賦。並以天賦為基礎,分析出各種邏輯混亂的結論。其中,還有人會不斷地修改天賦的定義,把後天形成的能力也劃入天賦的範疇,比如智商。智商測試從來不區分哪些是先天的、哪些是後天的。在定義上隨意進行擴容其實是對概念的混淆,把天賦變成了先天和後天的混合物,讓整個邏輯變得更加混亂。

不過,就算是這樣,我們其實也有理由驕傲的,因為全世界智商最高的人群就是華人。準確地說,是新加坡的華人,平均智商高達114,比全世界平均幾乎高出一個標準差,整體贏在起跑線。

既信仰天賦存在,但又不相信自己有天賦;既渴望得到他人的經驗,又把不喜歡的經驗鄙視為雞湯;他們急需馬上、立刻、直接見效的特效藥,卻無法專註的深入了解和做好一件事;他們真正想要的是重現昨日輝煌,卻又拒絕承認那不過是幻象。

在他們眼裡,孩子的成績構成更加簡單,成績=天賦×努力,這個公式乍看沒問題,越努力越有天賦,成就就越大,但如果沒有天賦呢?成績為零。

辛巴今天想告訴你的是,天賦、天才、天分、神童等,這些人們製造出來的神話型的概念。

當你不相信自己有天賦,這些概念就會在潛意識裡干擾你的思維,在你遇到困難時,它們就會跳出來佔據你的意識,讓你放棄努力,而不是去思考還有沒有其他辦法?

當你相信自己有天賦呢,短期內可能是好事,你在某方面會更加積極。但當孩子所有的自信心都建立在這個信仰之上,也是他最脆弱的時候。任何一個重大打擊,都會是一個災難性的打擊。

當教育者(老師)相信天賦,那將更加危險的。因為他們相信有天賦的是少數人,所以會把精力就用在這少數人身上。如果你的孩子遇上有這種天賦信仰的老師,將有80%的幾率被忽視,20%的幾率被重視。

家長和老師要幫助孩子的,不是要把他和別人區別開來,不是說他獨一無二,不是要和別人競賽,而是讓他找到戰勝困難的快樂,讓他找到探索的激情,讓他知道大家都有無限可能,讓他體會和別人合作的愉快,如果功利一點的說話,還可以是讓他養成一個好的學習習慣和掌握一套紮實的學習方法。這所有都比天賦兩個有用得多。

對小學階段的孩子來說,學習習慣的養成幾乎可以決定他們整整12年跨度的基礎求學階段的成就。

一個學習習慣差的人可能在幼年缺乏管教,「放棄枯燥的事物而尋求娛樂」的經驗更多,於是神經突觸的建立讓他習慣於從中獲得快感,適應了高刺激的事物。

一個學習習慣好的人可能被教育得好一些,從小適應了枯燥的鋼琴舞蹈書法繪畫,於是追逐刺激的經驗更少,適應了低刺激的事物,更習慣於在枯燥中堅持下去。並且隨之而來的好成績正向激勵了這種親和枯燥的習慣。

——於是,同樣是刷書遇到枯燥的章節,前者在低刺激的環境中更傾向於走神,花了兩小時在隨時襲來的走神中走走停停勉強推完了這個坎;而後者更傾向於專註下去,二十分鐘就能推完。

於是,同樣是學習中遇到難題,前者可能畏難而放棄,認為沒必要研究那麼難的問題;而後者則會仔細鑽研,然後幹掉大BOSS,暴漲一波經驗值,在滾雪球的挑戰與成就感中達到越來越高的等級。

越學習,就越適應學習,越在「放縱/學習」的艱難抉擇中選擇後者,你對後者的突觸建立就更強一分,下次選擇堅持學習也就不那麼痛苦一些。所以,我一向認為,那些說什麼「能夠努力也是一種天賦」的,不是思維過於簡單,就是在為自己的懶惰找借口。

因此,趕緊離開口中對「天賦」念念有詞的那些老師和家長,學習本身就是讓你積累試錯經驗,不斷改進你的學習方式,並且最終成就你的那件事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獅子演講團 的精彩文章:

謝謝你,未曾離開

TAG:獅子演講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