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黃宅「六陳」市場的變遷

黃宅「六陳」市場的變遷

「六陳」泛指稻穀、大麥、小麥、大豆、小豆和芝麻等六種糧食,以其可以久藏﹐故稱「六陳」。在物資匱乏的年代,老百姓非常關注「六陳」市場。

當年黃宅的「六陳」市場位於黃宅市基的東邊,地面鋪滿了卵石,有著良好的排水設施,很適合各種農副產品的交易。每到集市日,這裡熙熙攘攘,人員不斷,農戶在這裡或購或賣,各取所需。

那時「六陳」市場屬新店村的地域,他們有著地利之便,做著各種有關「六陳」的生意。上世紀四十年代時,新店村在「六陳」市場設了六根大桿秤,每個房頭各執掌一根,通過替農戶稱量糧食收取一點費用,成為村裡一份源源不斷的收入。我村和新店村屬同宗源關係,也分掌了其中的一根桿秤,由村民們輪流值守。

每到集市日,我村都會派出四位村民前往「六陳」市場,把一根大桿秤懸掛於秤架上,秤鉤上掛一隻大畚箕。一位村民專管稱量,另一位村民把需要稱量的糧食倒入大畚箕中,還有一位村民手拿小勺子,先在賣家的籮筐中兜一點貨物,稱量後又在買家的籮筐中取一點糧食,以此來抵雙方的秤錢,最後一位村民用算盤幫著算出貨物的錢款,四位村民各司其職,配合默契。散市後把所得的各種糧食分門別類,挑回村莊,積少成多後,成為村裡的一份集體資產,年終時用於村中的公益事業。

建國後,「六陳」市場一度非常興旺,百姓在這裡可以自由買賣,市場上除了常見的谷、麥之外,還有大豆、高粱、粟米和芝麻等,一些農戶甚至把家中積下的一點米糠和麥皮等也拿到這裡來貸賣,換取一點油鹽錢。

「六陳」市場沒有固定的攤位,鄉民們把糧食裝在籮筐里,有序地擺成幾列,一些遲來的農戶若找不到擺放的位置時,大家相互騰挪一下,擠出一點空間。

那時雖然是「計劃經濟」的年代,但「六陳」市場完全是市場經濟,其價格隨著市場的供需而不斷變化,且明顯要高於國家規定的牌價,稱為黑市價,因為牌價的糧食普通百姓不能隨便購買,須憑糧票或飼料票才能供應。

前來購糧的村民在市場上挑挑揀揀,有的想購點糧食,有的想買點種子,還有的想要一些豬飼料,一邊尋覓,一邊問價,看到心儀的貨物後,用手摸摸,用鼻嗅嗅,甚至用牙咬一下,以此來判斷糧食質量好壞和乾燥程度。賣貨人一邊陪著小心,一邊吹噓著自己貨物的質量,通過討價還價,商妥出一個雙方滿意的價格,稱量後貨款兩清。一些沒有買賣的老農,也會到「六陳」市場轉悠一下,看一看行情,打聽一下價格,以期下次及時購貸。

「三年自然災害」時期,農村中無糧可余,百姓也沒有多餘的糧食拿到市場上去交易,「六陳」市場一度蕭條。後來,「六陳」市場慢慢復甦,一些販客做起糧食的買賣生意,他們在諸暨、義烏和我縣的各個市場來回販運,賺取一點差價。這些販客大多數是附近村莊的農民,當時也沒有什麼交通運輸工具,全靠人力肩挑,後來發展到用獨輪車推拉。

三荒春頭,那些無米下鍋的家庭常到「六陳」市場購糧救急,一些農戶乘機把口中節省下來的一點糧食拿來銷售,此時能賣出一個好價錢。

再後來,那些販客被當成「投機倒把」分子予以打擊,糧食也不能上「六陳」市場自由交易,販客們只得在地下偷偷地進行,先把糧食藏匿於附近農家,人則站在「六陳」市場觀望,碰到有顧客時,領到農戶家中悄悄地交易,若不幸被「市管會」的工作人員查到,輕者進「學習班」學習,重則沒收貨物。

黃宅的集市日是每逢農曆三、六、九之日,而其它市場則有一、四、七和二、五、八之分,「有關部門」為了打擊「投機倒把」活動,防止販客在各個市場間來回販賣糧食,曾一度把各個市場的集市日統一為公曆逢五逢十日。每到舊集市日時,「市管會」人員守在要道處進行勸阻,不讓鄉民進入市場,硬生生地把舊集市日給更改了,百姓甚感不便,一時怨聲載道,後來在老百姓的一片呼聲中,這種違背市場規律的做法實施一段時間後就無疾而終了。

到了改革開放之後,法律上取締了「投機倒把罪」,市場不再禁錮,「六陳」市場又開始欣欣向榮,販客們放開手腳,大膽地做起了各種生意,搞活了市場經濟。

隨著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六陳」市場日漸式微,如今的「六陳」市場風光不再,已被遍布的糧油店取代了。

作者:黃貞祥網路配圖

《鄉愁如水》系本人的原創散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鄉愁如水 的精彩文章:

TAG:鄉愁如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