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解析常見夢境
記得在大學時,宿舍夜話的主題有很多是關於夢的。這些天正值清明前後,群里聊天又有很多人說起有人給自己託夢了,如何如何。然後,又有熱心人幫忙分析(又稱解夢),很是熱鬧。本人也小小的參與了一把,大有回到大學校園的氣勢。
其實夢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從心理學角度來說,夢其實就是人腦對信息的歸納整理。這個活動就是腦處於淺睡眠時才會發生的。淺睡眠就是我們還沒有進入深睡眠之前的那個時段,通俗說,這個階段你隨時會醒,比如別人叫你起床,你可以起床,雖然這個時間你還有點迷迷糊糊的。
夢對多數人來說是神秘的但也是普通的,是正常睡眠的標誌,也是健康的標誌,事關你的右腦活動。(心理學始祖佛洛伊德的心理經典書:夢的解析)
下面就一些夢境從心理學角度進行介紹,雖然你的夢會有不同,但請注意主要細節就可以了,至於細微情節還是交給專業的心理諮詢師比較好,至少好過你自己猜測(畢竟事物都有兩面,一旦分析方向反了,結果可能就不太一樣了。)
1.做連貫性的夢
這類夢代表了一個心理情結的發展變化或心理成長的歷程。比如說,夢到荒蕪的建築地基,過了一陣子又夢到工地開始繼續施工了,又過了一陣子夢到樓房的主體即將完工了。這代表夢者構建自我的一個心理成長過程。
2.夢到被追趕
通常情節如下:漆黑的夜,我一個人下班或者放學往家裡走,突然看到有兩個黑影在打架,打架的人好像看到了我,突然停止了爭吵,開始向我走來。我感覺他們是要殺我,於是我開始跑,但是我怎麼也跑不動,然後就嚇醒了。
這夢其實往往表現了一種恐怖、緊張的情緒,也就是說你正處於某件即將來臨的抉擇中,
這類夢象徵著人的自我與本能的衝突。
3.以前經常會做夢,為什麼近半年來卻很少做夢?
一是和覺醒周期有關,可能你做的夢只是被記住或忘記了。二是白天的一些活動或刺激也會使人愛做夢。


TAG:李濤草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