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中藥得這樣喝才能發揮出最佳療效!

中藥得這樣喝才能發揮出最佳療效!

關注重慶名中醫,關注您的健康

不同類型的中藥,藥物療效差異很大,服用時間也不同。要發揮中藥的最佳療效,在正確的時間服藥很重要。

類型不同,服用時間也不同

滋補藥品:清晨服

滋補腎陽的藥物,在清晨空腹、早餐前服用,以利於滋補藥物的充分吸收。催吐葯、利水滲濕葯、治療四肢血脈病的藥物都適合在清晨空腹服用,效果最好。

昇陽葯:午前服

「午前為陽之分,當發汗。」上午宜服益氣昇陽葯、發汗解表透邪葯。

比如補中益氣湯等益氣昇陽方,午前服用,能夠使陽氣生髮,效果最好。

瀉下藥:午後用

下午或入夜宜服用瀉下藥(如大承氣湯)。

有潤腸通便等效果,或者能攻積、逐水,引起腹瀉的瀉下藥,最好在午後服用,可以提高效果,減少毒副反應。

驅蟲葯:隔夜服

驅蟲葯如烏梅丸一般睡前服1次,第二天早晨空腹再服1次,以利於藥物的充分吸收,便於將蟲體殺死排出體外。

病位在下的疾病:宜飯前服用

治療病位在下(腸道、肝腎虛損或腰以下)的疾病,宜飯前服用(一般在飯前30~60分鐘),以使藥性下達。

因為在空腹狀態下,藥液能直接與消化道黏膜接觸,較快地通過胃進入腸道,從而較多地被吸收而發揮作用,不致受胃內食物稀釋而影響藥效。

病位在上的疾病:宜飯後服用

治療病位在上(如心肺胸膈、胃脘以上)的疾病,宜飯後服用(一般在飯後15~30分鐘),可使藥性上行。

健胃藥及對胃腸道有刺激的藥物,宜飯後服用,這樣可減少藥物對胃腸黏膜的損害;毒性較大的藥物,也宜在飯後服用,以避免毒性藥物吸收太快而發生不良反應。

脾胃病的葯:宜餐間服

治療脾胃病的葯宜餐間服,即在兩餐之間服藥,避免食物對藥物的影響。

服藥次數:每天口服2次

一般來說,中藥湯劑通常每天口服2次,上午9~10點鐘,下午3~4點鐘,此時服用吸收較好。

溫馨提示:服用中藥時,在用藥時,醫生會根據患者身體變化調整用藥,用藥的方子不會局限於某一類葯,所以建議患者要聽從醫師的醫囑,不要隨意更改用法和次數。以免影響藥效。

END

你的每一次轉發都將幫助更多的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重慶銘醫堂醫院 的精彩文章:

養生不去濕,一切都白談!5個簡單方法,排出一身濕氣!
多數癌症的發生都是自己「作」出來的!

TAG:重慶銘醫堂醫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