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遊戲訓練」引導中風患者堅持康復

「遊戲訓練」引導中風患者堅持康復

圖說:上肢機器人(評估)訓練系統 院方供圖

數據顯示,約四成腦卒中患者急性治療後放棄或未堅持康復,留下了較為嚴重的偏癱、認知障礙、言語吞咽障礙、抑鬱等後遺症。而醫學的發展讓更多患者有康復可能,也讓康復的過程相對不那麼乏味。在上海,有這樣一家康復醫院,推崇趣味康復理念,讓患者在小遊戲中進行康復治療。76歲的中風患者朱女士(化名)家屬表示,「老人本來不願意做康復,現在每天自己要來,『遊戲訓練』功不可沒。」

圖說:患者在「遊戲」中進行康復治療 院方供圖

「切水果」、「打雞蛋」,快樂康復不枯燥

「打著遊戲呢,不知不覺中訓練就做完了。」一位腦卒中患者說,這套名為上肢康復機器人的康復儀器和他想像中艱難的康復訓練完全不一樣。「儀器會先對關節和手握力進行評估,推薦訓練等級,然後通過一個可調節的上臂支持系統和一個三維運動空間,讓患者在虛擬環境中進行功能訓練。」赫爾森康復醫院神經內科主任、副主任醫師王培良介紹,這套系統的原理有點像家用的體感遊戲,配合訓練動作,顯示屏上會反饋患者的動作,進行「切水果」、「打雞蛋」等簡單但不失趣味的小遊戲,因此被不少病友稱為「遊戲機」。

王培良說,傳統康復中,上肢不能動的卒中病人,往往需要依賴治療師進行被動的康復訓練。「傳統訓練單一枯燥,有時難免有痛苦,很多患者半途而廢,最終影響了整體功能的恢復。」隨著康復醫學的發展,臨床上有不少類似上肢康復機器人的儀器引入,現代康復技術已較10年前甚至5年前有明顯進步,這種相對輕鬆的「快樂康復」已經讓很多患者受益。

四成腦卒中患者未堅持康復

在醫生們看來,與康復醫學的進步相比,人們對於康復重要性的認識明顯落後。相關數據發布顯示,我國腦卒中發病率正以每年8.7%的速度上升,然而約四成腦卒中患者在急性治療後卻沒有堅持康復訓練。究其原因,康復醫療機構表示,患者和家屬重手術治療、輕康復訓練是普遍現象。

「與腦卒中相似,外傷造成的顱腦損傷、脊髓損傷往往也需要康復治療,如果不康復,原本有機會能走、能站、能自理的患者可能終生卧床,造成患者的痛苦與家庭的負擔。」赫爾森康復醫院副院長周元滿表示,康復的主旨是減少病、傷、殘者的身體、心理、社會的功能障礙,在康復醫學走向智能化的今天,將有更多的患者回歸生活,提高生命質量。

通訊員 侯金樓 新民晚報記者 左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風 的精彩文章:

Nat Genet:鑒定出32個人基因組位點與中風風險相關
為何女性更易「中風」?特有風險因子被發現!

TAG:中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