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是誰給我的手機剪出了劉海?

是誰給我的手機剪出了劉海?

「劉海屏」丑嗎?可能有人覺得丑,有人覺得無感。但不管丑不醜,都沒法忽略 iPhone X 推出後,市面上便出現了越來越多各種帶著劉海的全面屏手機。特別是進入 2018 年,「劉海屏」可謂是遍地開花,似乎每一個廠商都怕被拉下。

不過有趣的是,iPhone X 並不是第一款全面屏手機。有人認為夏普 2015 年推出的 Crystal 是第一款全面屏手機,或者是更早的 2013 年推出的 302sh 才是,但因為各種原因,「全面屏手機」的概念真正開始被市場熟知,還是在 2016 年小米推出 MIX 之後的事情了。

夏普 320sh

另一方面,「劉海屏」本身也並非全面屏的代名詞,也不是蘋果才有的專利。「劉海屏」本身應該叫異形屏,專業名稱叫做 Notch 屏,顧名思義是有不規則槽口的屏幕。由安卓之父安迪·魯賓打造的 Essential Phone 是第一款採用這種屏幕的手機。而國內的手機廠商 OPPO 也比較早的就開始了在這一方向上的布局,並在 2017 年 1 月申請了異形全面屏的相關專利。

所以,至少在「劉海屏」這件事本身上,蘋果並不是唯一的弄潮兒。但為何市場的表現,就像是 iPhone X 的出現帶出了一件稀世寶物。

我們不妨先回到 iPhone X 擁有「劉海」的原因上。如果你對 iPhone X 有一些了解,應該就知道蘋果在這台手機上的巨大革新,其中很重要的一點便是取消指紋解鎖,改為了面部識別。讓 Home 鍵消失是為了提高屏佔比,但不得不出現在手機正面的一堆感測器也必須有地方安置,在沒有成熟的屏下感測器的前提下,「額頭」就成了一種意義重大又被動的妥協。

iPhone X 劉海下的感測器

本來,屏幕方案並不只是屏幕本身,更涉及到產業鏈上其他零部件供應商的適配,所以,一種主流屏幕方案的背後實際上是所有手機廠商和供應商博弈的結果。具體到「劉海屏」來說,蘋果作為對產業鏈有足夠話語權的國際大廠,它選擇的技術方案勢必會影響上游供應商的資源傾斜。而那些體量有限或者希望降低市場風險的廠商選擇跟隨較成熟的技術方案也合情合理。

再說消費者市場一側,手機如今已經是大眾消費品,既然是消費品就會受到「消費流行」的影響,通俗的理解為「潮流」也是可以的。一段時期里的消費流行,很多時候是自上而下發生的,就像時裝周上的奢侈品大牌可能會左右當季的時裝風格。在手機領域,蘋果也的確可以左右手機的外觀樣式和技術趨勢。跟風行為本來是一種人類進化中的基因選擇,也許有很多人可以進行更理性的消費決策,但從群體視角來看,趨同心理對消費行為的影響是沒法消除的。所以說是蘋果引領了「劉海屏」這股潮流,並最終被廣大消費者接受也沒什麼不對。

說 iPhone 引領了智能機的樣式並不算誇張

實際上對企業來說,跟隨市場潮流也可以有效的規避商業風險。如果只看國內,中國手機廠商來說可能會更加在意,畢竟中國可能有著世界上競爭最激烈的手機市場。而在創新和穩妥間尋找平衡是一門高級的藝術,小米、vivo 推出的概念手機也明顯有這樣的考量。

說到這裡,我突然想到一個過去經常會被提及的問題——中國企業真的缺少創新精神嗎?我想答案是否定的,不然那些躋身世界前列的中國企業總不能是別人拱手相送的。但又必須看到,現代中國企業的歷史其實也就 30 多年,因為起點低,很多企業都是從學習或是不那麼優雅的「模仿」中成長起來的,即便企業對待創新的態度足夠積極,技術與經驗積累也沒法一蹴而就。其次,中國企業很長一段時間裡都享有巨大的市場改革紅利和人口紅利,到今天,這種紅利也依然存在,資本的逐利性確實會讓一些企業產生惰性。再者也無需諱言,因為中國知識產權保護制度的不完善,技術創新是有可能要承擔更多的風險。

總的說來,客觀講,如今的「劉海成風」確實沒法完全歸咎於廠商的不負責任與缺乏積極態度。畢竟商業與市場上的任何風吹草動都可能有著複雜的成因,更何況是行業性的大事件。但話說回來,或許消費者可以理性看待「劉海屏」而不去過分苛責,但一家企業,特別是面向未來的科技企業如果習慣了這樣「尋找捷徑」,那當它被市場落下的時候,怕是消費者的原諒也幫不了它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數字尾巴 的精彩文章:

全面屏浪潮之下,X21是vivo 交出的另一份答卷
霍金走了,度過了傳奇的 76 載春秋

TAG:數字尾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