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張廷玉想要辭官回家,乾隆卻說了30個字,張廷玉聽後徹底寒心

張廷玉想要辭官回家,乾隆卻說了30個字,張廷玉聽後徹底寒心

原標題:張廷玉想要辭官回家,乾隆卻說了30個字,張廷玉聽後徹底寒心


清朝時期,漢臣很難得到皇帝的信任,想要成為皇帝身邊的大紅人,幾乎是難如登天,但也有例外,比如三朝元老張廷玉。他出生於官宦之間,父親張英官至禮部尚書,雖然張廷玉的成功離不開顯赫的家世,但能夠久居高位,歷經三朝而不倒,絕大部分是靠他過人的才華。


康熙三十九年,張廷玉考中進士,朝廷授他翰林院庶吉士,負責起草詔書,逐漸受到康熙帝的賞識。張廷玉深知伴君如伴虎的道理,工作十分努力,為人相當低調,不管是南巡還是到軍營慰問將士,康熙都會把張廷玉帶在身邊,否則就會感覺少點什麼。


經過多年的觀察,康熙認為張廷玉堪當大任,去世前特意下了一道聖旨,提拔他為禮部尚書,從此張廷玉就擠進一品大員之列。雍正繼位後,張廷玉迎來了仕途上最輝煌的時期,只要是皇帝交代的事情,他都完成的非常出色,如此有能力的大臣,換作是誰都必須重用。



眾所周知,雍正屬於實幹派,手腕也很強硬,就算是功勛卓著的寵臣年羹堯,都因太過猖狂被雍正賜死。而對於張廷玉,雍正從沒有懷疑過,讓他擔任軍機大臣,這也是清朝廷最核心的部門,一般只有親王才有這樣的資格,由此可看出張廷玉在雍正心中的地位。

雍正駕崩之前,張廷玉不僅被任命為顧命大臣,還得到了「配享太廟」的資格,成為整個清朝唯一一個配享太廟的漢臣。儘管之後繼位的乾隆對張廷玉也不錯,但畢竟乾隆識人用人的眼光不如康熙與雍正,加上張廷玉的脾氣也比大,君臣之間就產生了矛盾。



乾隆十三年,張廷玉寫了一封辭職信,希望皇帝准許他辭歸故里,畢竟他已經七十七歲了,身體素質大不如從前,繁重的工作讓他力不從心,而且感覺到乾隆帝對他逐漸冷落。按照常理來說,乾隆肯定會批准他的辭職申請,不管怎麼說,張廷玉為朝廷工作那麼多年,也該好好享受生活了。


然而,乾隆卻直接駁回了他的辭職信,而且還專門下了一道聖旨,內容只有30個字:「卿受兩朝厚恩,且奉皇考遺命,將來配享太廟。豈有從祀元臣歸田終老之理。」跪著聽完聖旨上的內容後,年近八旬的張廷玉徹底寒了心,甚至有罵人的衝動,乾隆明擺著想讓他累死在朝堂之上。


儘管如此,張廷玉並沒有放棄辭官的想法,卻也因此徹底得罪了乾隆,最終被削去官職,還差點被打入大牢。有人認為,乾隆之所以不准許張廷玉辭官,是因為他知道的太多了,包括雍正除掉年羹堯、隆科多等事情,擔心他回家後會將這些事情說出去,有損朝廷的聲譽,對此,你有何看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學界的007 的精彩文章:

三國死得最窩囊的五個人物:關羽未上榜,張飛第二,此人位居榜首
皇帝對大臣說:如果你想做皇帝,直接告訴我!大臣:我只想當丞相

TAG:史學界的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