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霍金:智慧不是金色名片,可愛能讓生命永恆

霍金:智慧不是金色名片,可愛能讓生命永恆

把一首心曲獻給他——

為感動世界的人寫頒獎辭

第三十位人物:

霍金

在中國,似乎所有人都認識霍金。

霍金的顯著標志,是他那歪斜的大腦袋,和那部功能強大的電動輪椅。

霍金的偉大成就,是奇性定理、黑洞理論和無邊界宇宙理論。這些理論高深莫測,真正能理解的人不多。但看到他那大腦袋永遠不變的角度,人們毫不猶豫地信了!

那部電動輪椅,由著名的英特爾公司特製。可以根據他的拇指和眼球、眼皮動作,完成電腦語音合作對話。60歲那年,霍金用它「飆車」,還發生了一次不太大,但挺嚴重的車禍。

這部電動輪椅,曾經登上過長城。當年霍金來中國講學,北京師範大學物理系的小夥子們,硬是用肩膀把他和輪椅一起抬上了長城的陡坡。霍金登上了長城,這讓中國人民更加對這條「好漢」深信不疑。

人們沒有想過他會離開這個世界。直到那一天,他永遠離開了,人們這才發現世界好像有點不一樣了。

史蒂芬·霍金,是於當地時間2018年3月14日,在劍橋的家中因病去世的。那一天,是愛因斯坦的生日。

3月31日,劍橋為了他舉行了安葬儀式。那一天,是牛頓逝世紀念日。

他的骨灰,被安葬在威斯敏斯特教堂的墓園,與牛頓和達爾文為鄰。

更為巧合的是,他出生於1942年1月8日,那一天,是伽俐略逝世300周年紀念日。

他彷彿從宇宙的一端走來,告訴人們時間和宇宙的故事,然後,又去他熱愛的宇宙繼續時間的旅行。

但好像也沒有那麼富有傳奇。多年前,霍金接受英國《衛報》採訪時,曾談到自己的死。他說:

「我的大腦就像一台計算機,當零件失效,計算機就會停止工作。沒有天堂,也沒有來生,這些都是害怕黑暗的人們編織出的童話。」

霍金父母都是牛津大學的畢業生,非常重視教育。1962年,21歲的霍金也從牛津大學畢業。

但霍金的噩夢,也就在那一年開始。那天,霍金接過父親遞來的紅酒,手開始顫抖。桌布上留下一片殷紅。他馬上想到此前有幾次毫無緣由地摔跟頭。

很快,霍金被診斷患有肌萎縮性脊椎側索硬化症,俗稱「漸凍症」。患者一般在2—5年內癱瘓。這種病比較殘酷的是,大腦保持意識清晰,最終淪陷在一個慢慢衰朽的軀體中。最後死於呼吸肌喪失功能。醫生預言他的生命只剩下兩年。

霍金被驚呆了。當時,他剛剛和一位名叫簡的,長著一頭紅頭髮的姑娘約會,剛剛準備進入劍橋大學讀物理學博士。

得知霍金的生命只剩下兩年,簡決定將生命中的兩年全情投入到照料愛人中,她要最大程度地發揮兩個人的天賦。霍金是拄著拐杖參加完自己婚禮的。人們看到他,帶著黑框眼鏡,瘦削又虛弱。

不久,他慢慢變得無法動彈、無法寫字、無法說話。但兩年後,霍金還活著,並且後來有了三個孩子。

剛剛使用輪椅生活,他的心情沮喪到了極點,整日待在屋子裡,常做噩夢。彷彿世界的末日降臨。

但後來他開始接受這樣的生活。他發現,「我盡量正常地生活,不去挂念身體狀況,也不為做不到的事感到遺憾,事實上我不能做的事情並不多。」

他開始努力來保持自己的尊嚴,常常以一種立正的姿勢,拒絕別人的幫助。有客人曾驚訝地看見,他用15分鐘吃力地爬上一段樓梯。

後來,他又慢慢學會操縱輪椅,使之成為自己身體的延伸。他的輪椅,常以出其不意的方式增加動能。波士頓、紐約、倫敦,各種科學聚會上,人們常常能夠聽到霍金駕著電動輪椅,呼嘯而過的「吱呀」聲。

在生活中的「黑洞」淹沒他的同時,宇宙中的黑洞向他發出挑戰,並使他產生強烈的興趣。

於是他開始了深入的思索,並且有利於幫助他走出生活中的「黑洞」。1974年,他將發現公之於眾,頓時引起轟動。

霍金想寫書。他坦率地承認,寫這本科普書的目的就是賺錢。當時雖然他已經被聘為劍橋大學教授,年薪14萬英鎊。但是要僱用一個醫生、一個護士、一個翻譯,還是讓他捉襟見肘。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劍橋出版社的一個編輯,並且希望能有一筆預付款。

結果那本書火了,它有一個家喻戶曉的名字——《時間簡史》。這部被稱為世界上最難看懂的暢銷書,在全球的總銷量已達到1000萬冊。

儘管大部分人都不懂裡面寫的是什麼,但人們記住了封面上的輪椅,和輪椅上的那個人。一個學術偶像很快變成公眾偶像。

霍金在家庭生活中,扮演著一個普通男人的角色。

周末的時候,他窩在輪椅上,手肘放在膝蓋上,就像羅丹的雕像思想者。他用這種方式,陪伴著自己的妻子和孩子。

霍金從沒和孩子談過自己的病,也很少和孩子們討論未來。他讓他們只活在當下。

孩子們從小在劍橋長大,有著快樂的童年。

他會默許兒子跳進他的輪椅,把它當卡丁車用,或者用他的發聲設備說髒話。

「因為爸爸坐在輪椅上,我們從來沒有被人欺負過。」女兒露西回憶。

三個孩子也會幫著照顧父親。女兒會很負責把食物剪碎,幫霍金進食。

霍金曾經三次到中國,行跡遍及合肥、杭州、北京等地。

他的中國學生吳忠超在《杭州七日》里回憶,「記得老師在中國的記者招待會上,其中的一道問題是:『你認為下個世紀最偉大的發現是什麼?』霍金回答:『如果我知道的話,我就已經把它做出來了。』他一面說,一面看著我,露出孩子般頑皮的笑容,有一種小惡作劇後的得意。」

當霍金第三次來到中國時,有人問他:「您對中國什麼最感興趣?」他十分接地氣地回答:「當然是中國的文化、食物了。」

生活中,他經常光顧劍橋大學的中餐廳。他常常坐在靠窗的角落,最喜歡的食物是土豆。霍金土豆片,成了那裡的招牌菜。

2007年,剛剛過完65歲生日的霍金,在佛羅里達的肯尼迪航天中心,登上特殊改裝的波音727零重力飛機。這種安裝了襯墊的飛行器,會沿著過山車式的軌跡飛行,創造暫時的失重。這將幫他短暫地脫離輪椅,實現他畢生的願望。

「那幾分鐘內,我就是超人。」他後來向NASA的國際空間站的宇航員談起失重感受時,稱之為「真正的自由」,「熟悉我的人說,他們在我臉上看到了最大的笑容。」

當被問為何要冒這個風險時,霍金回答,「我想讓人們看到,只要精神沒有殘疾,人就不應被身體的殘疾限制。」

作為一個科學家,霍金會被永遠銘記的。因為,他發展了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並做了平民化的解讀和延伸。是愛因斯坦後最偉大的物理學家。

有人說,霍金被高估了。霍金本人也曾戲笑媒體有炒作之嫌——公眾渴望英雄,然後塑造英雄。

霍金在科學史的上地位,需要事實進一步證明。僅就現實而言,他已經足夠偉大。

著名科幻想小說家、《三體》作者劉慈欣說:「世界上曾經有這麼一個人,就眼皮能動,思想卻在遨遊太空。而很多人身強力壯,但是思想卻一輩子都癱在輪椅上。我們都是陰溝里的蟲子,但總得有人仰望星空。」

把一首心曲獻給感動世界的人,

我為霍金奉上的頒獎辭是——

三根手指,觸摸天外之門的按鈕。歪曲的頭顱,端正浩瀚無垠的宇宙。在漸凍的人生里,定格時間的歷史,穿越神秘的黑洞。一個思想者,書寫一段七十五歲的傳奇,地上的輪椅空了,天上的星空亮了。

你的呢?

我是有底線的@語岩文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語岩文志 的精彩文章:

故宮展出的文物,不足總數的2%——聽「段子手「單霽翔講故宮前世今生

TAG:語岩文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