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在手機不離手的年代,舊信獲新生,寫不盡的情感是共通的

在手機不離手的年代,舊信獲新生,寫不盡的情感是共通的

在手機不離手的年代,舊信獲新生,寫不盡的情感是共通的。最近一年,「朗讀者」「信·中國」「中國情書」等讀信節目成為電視節目里一股清流。張國立、歸亞蕾、徐濤等實力派演員通過讀信的方式,讓一個個歷史人物從泛黃的字片中站起來,有血有肉地展現革命、戰爭,幸福、苦難,以及平凡的日子。

許多觀眾看完節目後,直呼「淚目、震撼」,「不知道有多少人看到後想要用書信聯絡,反正我想試一試。」

不只如此,民間對書信的愛好與珍藏從未間斷過,在強大的媒體與名人效應之下,重新進入人們視野,帶回人們深藏已久的情感。恍惚間,那些「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的日子,彷彿又短暫地回來了。

身著黑色中山裝的張國立站在舞台中央,目光低垂。面前是一隻麥克風、一個演講台、一封信。暖色燈光襯得全場靜謐柔和,只有絮語般的讀信聲輕輕飄蕩著,「志蘭,親愛的。別時容易見時難,分離二十一個月了,何日相聚?」他語速遲緩,眼眶漸漸泛紅。

「念、念、念、念!」他艱難地,幾乎哽咽著讀出了這四個字。沉默片刻,伸出雙手使勁揉了揉潤濕的雙眼。

這封充滿柔情的家書出自八路軍高級將領左權之手。1942年5月,日軍對太行根據地發動大「掃蕩」。22日,左權在作戰間歇,給遠在延安的妻子劉志蘭和女兒左太北寫下了這封信。未料三天後,不幸犧牲。這封信也就成了他生前最後一封家書。

「當聽到開頭『再帶給你十幾個字』的時候,我的心就被戳中了。」24歲的溫星是這檔讀信節目的忠實觀眾。「你能想像嗎?一位八路軍的高級將領竟是這樣俠骨柔腸,原本打算讓人帶十幾個字,寫著寫著就收不住了。」「那種千言萬語寫不盡的情感是共通的。」中文系畢業的溫星說,這封信讓她想起了唐代詩人張籍的兩句詩——「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據統計,「見字如面」第一季的節目受眾里,29歲以下的佔到了75%。書信,這種新媒體時代的「活化石」,竟意外收穫了年輕人的關注。第一季節目播出後,「見字如面」豆瓣評分高達8.9,全季網路播放量超過3億。2017年9月,第二季開播,僅第一期播放量就達到3.6億。

與此同時,幾檔讀信節目也陸續開播,帶人們在書信中回望山河歲月里的平仄,重拾綿長如江流的家國情懷。

10多年前,由費孝通、季羨林、任繼愈等46位文化名人聯袂倡議,國家博物館、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等機構聯合發起了一項名為「搶救民間家書」的活動,轟動一時。張丁正是這一活動的幕後發起人和實際執行者之一。

見到張丁時,他穿著一身中式對襟暗紋綢褂,戴一副細金屬邊眼鏡,頭頂禿得有些厲害。「我的頭髮全是忙這些掉的。」他環視了一圈博物館,打趣道。當年一起發起活動的朋友們已散去,只有張丁和一位助理還在繼續搜集整理、布置展廳、策划出書、接待訪客……

他至今仍覺得,是冥冥中的緣分引他走上了這條路,「一切都是因為一條廣播。」那是一個冬日的周末,他開車回家,無意間從廣播中聽到,一位叫安德魯·卡洛爾的美國歷史學者用3年時間徵集到5萬封美軍家書。後來這些家書集結成冊,數月蟬聯《紐約時報》暢銷書榜首。

「這個太好了,我們國內怎麼沒有?」他像發現稀世珍寶一樣激動起來。「這不僅是很好的史料,更是情感的傳承。」歷史系畢業的張丁曾擔任中國社科院某學術期刊的編輯,到中央電視台後又做過幾年「鑒寶」欄目編導。常年與「有年代的東西」打交道,他對民間文物有著超乎常人的敏銳。當晚,他就寫出了「關於搶救民間家書項目的設想」。拉來三位志同道合的朋友,湊了20萬元啟動資金。2005年4月10日,這一項目在全國政協禮堂正式啟動。

雖然以搶救家書為畢生事業,但張丁深知「肯定不可能回到手寫家書那個年代了。」目前,他的精力集中在對過往家書的研究與保存上。當電子郵件、電話、微信、視頻等越來越多高效、即時的通訊方式普及後,還有寫信的必要嗎?王子寧和他同伴的回答是肯定的。

又或許,是寫信的人不願說起。「這本身是一件極私密的事情。」王子寧深知,這個年代仍用書信交流的人可能都比較沉靜內斂,就像他自己,「心裡愛藏事」。

遺憾的是,許多年輕人從未接觸過書信。王子寧坦言,若不是有一位愛讀讀寫寫的父親,自己這位「95後」恐怕很難養成這種「老年人」的習慣。

比如一個叫思琪的女孩,找出一張在湖北省圖書館實習期間,從一本故事書里發現的信箋。淡藍色的卡片紙上寫著稚嫩的鉛筆字,許多不會寫的字還是用拼音替代的——「爸爸媽媽:我真的很愛你,因為你們是世jie上最愛我的人,但是你們piping我的時候,我的心裡是很shang心的。爸爸、媽媽,我很愛你。」這張寫得歪歪扭扭的信紙讓她足足愣了兩分鐘,她拍了下來,想把這封信寄給所有的父母,「多一些鼓勵和誇獎,少一些指責和批評。因為爸爸、媽媽,我們互相愛著。」

王子寧拿出了爸爸的家書——一封封用工整有力的毛筆字寫就。「子寧:轉眼返校已經兩周了,相信會有一個良好的開端。一年之計在於春,碩果累累在耕耘……今年春節期間你曾說過一句話,說明你已經找到了方法,那就是還要再多讀些書。書中不僅有黃金屋、顏如玉,更主要的是讀書可以開闊人的眼界,進而開闊人的胸懷……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修齊治平,修為其首。莫待受挫方自省,莫為白首留悔恨。」

期末提交實踐報告,他們的公眾號只收穫了108個用戶。每篇文章的平均閱讀量在100左右。點擊量最高的是他們自編自演的一個短視頻,共有441人觀看。視頻里,考試成績不佳的女孩、競選主持人失敗的男孩、被顧客臭罵的餐廳服務員,都在心情沮喪時收到了一封神秘來信。信的內容不甚清晰,但讀罷,每個人都豁然一笑。視頻結尾,鏡頭推向了冬日明澈的藍天。「其實我們這個實踐,與其說是去感動別人,不如說是感動了自己。」這群大一的學生手插在兜里,笑成一團。課程結束了,但與書信相伴的日子才剛剛開始。

在手機不離手的年代,舊信獲新生,寫不盡的情感是共通的。願我們都可以靜下心來好好的給自己的愛人寫一封家書,細膩的文字和情感是冰冷的手機,電腦所不能表達出來的。你們覺得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笙聲寂 的精彩文章:

TAG:笙聲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