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咖啡新零售品牌 luckin coffee,如何做到5個月成爆品?

咖啡新零售品牌 luckin coffee,如何做到5個月成爆品?

虎嗅註:昨日(4月13日),虎嗅 「2018 WOW! 新媒體營銷分享會」 在北京召開,luckin coffee作為咖啡新零售品牌,準備憑藉其優選的產品原料、精湛的咖啡工藝,創新的商業模式和領先的移動互聯網技術來改變咖啡行業。luckin coffee致力為消費者提供星巴克以外的第二個咖啡選擇——口感更佳、價格更低。去年11月,luckin coffee在銀河SOHO開了家實驗性門店。如今,這家店每日人氣爆棚,急需在周邊布局更多門店來分散客流以確保用戶消費體驗。

品質好、價格低、推廣快,luckin coffee是如何做到的?luckin coffee 首席營銷官楊飛先生在分享會上做了精彩演講,並重點詮釋了luckin coffee是如何把營銷數據化,通過客戶的數據池管理,實現精確的裂變營銷和社會化營銷。

以下是楊飛先生關於《移動端營銷的流量池思維》的重點講解。

為什麼要去做一杯咖啡?

做咖啡的兩個初衷

第一個初衷:希望為消費者提供一種更好的咖啡消費選擇

我們很希望作為一個挑戰者,給消費者提供一種更年輕、更時尚,性價比更高的好咖啡,這是我們當時的初衷。我個人非常喜歡網易嚴選的一句話:好的生活其實不貴。我們之所以選擇做咖啡,基於以下兩個方面:

一、雖然很多中國消費者現在不喝咖啡,但是中國的咖啡市場即將迎來井噴式增長。國際咖啡組織(ICO)相關調查表明,與近鄰的日本年均消費200杯、韓國人年均消費140杯的數量相比,我國的咖啡消費市場還有很大的空間。目前,我國咖啡消費年增長率在15%左右,遠高於全球市場2%的增長率。我國人均咖啡消費量仍為5-6杯/年(且主要是速溶),北上廣等大城市也只有20杯/年。中國的咖啡市場確實到了一個爆發的前夜。

這個數值跟國家的發展水平、年輕人普遍承受的職場工作壓力、生活焦慮感都有一定關聯性。這幾年,中國咖啡每年是35%以上的增長速度,所以我們認為這個市場值得我們去關注,我們希望普及咖啡的消費,因為咖啡是全球流行的三大飲料之一(咖啡、茶、可可),讓今天職場的年輕人有多一種選擇。

二、在中國咖啡的消費其實已經固化了,很多人一說咖啡就是星巴克,它已經形成了一個非常強大的品牌符號壟斷。

(luckin coffee CMO楊飛)

為什麼星巴克進入中國都已經10年了,但是絕大部分中國人還是沒有喝咖啡?或者說大家消費星巴克不是在消費咖啡本身,可能有幾個原因:

1、星巴克的開店量還沒有那麼大,絕大部分人的生活沒有被咖啡覆蓋;

2、星巴克的消費價格均價在30-40塊,對很多大眾來講,這個價位還是比較高,不能成為日常消費的飲品。

從全球咖啡發展經驗來講,基本上消費者一旦喜歡上或者習慣了咖啡消費,大家就會有第二、第三種選擇。

比如加拿大的國民咖啡品牌Tim Hortons,家喻戶曉,加油站、寫字樓到處都是它的門店;再比如台灣的City Cafe,由桂綸鎂代言,它在台灣的消費量已經超過了星巴克,成為當地最火爆的咖啡館。


第二個初衷:發現咖啡行業的互聯網機會

去年有一句很流行的話:所有的傳統行業都值得用互聯網理念重新做一遍,這就是我們當時創業做咖啡的第二個初衷。

中國的移動互聯網都說有「四大發明」,我覺得其中有兩個「發明」非常重要:外賣平台和移動支付。這兩個「發明」是我們能夠做咖啡消費升級的關鍵。同時,微信端還可以引來巨大的線上社交流量。

所以在創業之初,我們就把luckin coffee 定義為全數據化和新零售的方向。

我們怎麼做到?

第一,打通營銷端。

我們第一次上線APP,就把所有用戶打上標籤,這些標籤會讓用戶的畫像非常清晰。對營銷而言,擁有用戶的精準畫像,才能做更精準的資料庫營銷,這是傳統零售行業不可能具備的。

所以營銷組織非常有序,我們大概知道在什麼地方做投放,什麼樣的用戶需要做一張關懷發券,什麼樣的用戶需要拉新激活,什麼樣的用戶需要去提高消費品質。

而且,微信嚴格禁止誘導分享、誘導關注,但在APP裡面你有操作空間,發生裂變。裂變的玩法很多時候是在自己的APP端發生的,這也是為什麼拼多多能夠很快發展起來,基於這樣的邏輯,我們重點做APP,還沒有發力微信。

第二,打通物流。

我們的外賣主要是跟順豐進行深度合作,如果配送超過30分鐘,我們CRM系統會主動的給用戶推送一張免費券,因為我們覺得超過30分鐘用戶的體驗會非常不好,所以會主動的自罰一杯。

第三,打通後端供應鏈。

開1家店、開100家店和開500家店,其實最大的挑戰是供應鏈,你需要多少的咖啡豆、咖啡機、需要多少員工、拿多少薪酬......能不能把它們全部數據化?

所以,我們從做luckin coffee的第一天開始就做了一個很「重」的行為——做APP,而不是做微信小程序。App前端是用戶購買,後端是對接複雜的供應鏈、物流、財務管理系統。所有的信息都是數據可視化的,並且邏輯印證很強。

(luckin coffee CMO楊飛)

我們認為全球的咖啡普及分為四個階段:

1.0階段:速溶咖啡

其實咖啡能成為國際級飲料,主要是因為速溶咖啡的普及,進入了很多職場人的辦公桌。

2.0階段:店頭咖啡

星巴克的創始人在義大利發現了一個很小的店頭咖啡,叫Starbucks(來自於一個小說裡面的船長的名字),他覺得這個很棒,把它帶到美國,做全球商業化,這就是著名的店頭咖啡品牌的崛起。

3.0階段:商超咖啡

這幾年在很多的發達國家,大家已經不滿足於喝一杯商業咖啡了。這個時候用戶會分成2個極端:

1、很多用戶說我只要能要儘快喝到一杯咖啡就行,所以出現了很多的商超咖啡,比如7-11做的咖啡,它遍布很多街頭巷角,容易獲得、價格低廉。

2、有一小波咖啡的重度愛好者,他們掀起了咖啡的第三次浪潮——咖啡精品化浪潮,他們喜歡喝小眾的咖啡館,喜歡去喝那種原產地SOE的咖啡豆等等,在國外最有名的叫Blue Bottle。

4.0階段:咖啡新零售

而我們要把它升級到4.0階段——咖啡新零售階段:即用移動互聯網技術來改變咖啡行業,讓消費者更加方便地獲得有品質感,但比店頭咖啡便宜的咖啡。


luckin coffee如何取勝?

我們才發展了5個多月,可能很多人已經關注到和發現到luckin coffee這個品牌。

不做網紅 追求品質

我看有些文章說luckin coffee是一款網紅咖啡,把我們和市面上一些新茶飲等網紅品牌相提並論,但是我們不願意去做網紅,因為網紅有兩個特點:

第一個特點:來得快、去得快;

第二個特點:一般會有一個爆款型產品。我們現在不做爆款,先把標準的咖啡做好,我們要做最專業的咖啡。

我們的調性和定位是要做一款職場的專業咖啡,可能以後會增加一些其他職場飲品和輕食,但目前就是做好咖啡本身。從這方面來講,我們勝負的核心不是營銷,而是產品及品牌。

(現場觀眾體驗luckin coffee)

咖啡豆我們選擇更貴的,比目前市場上的商業咖啡豆貴20%到30%,主要是來自於衣索比亞和哥倫比亞產區。我們的咖啡設備基本上都是雪萊和Franke(瑞士的頂級設備),一台機器十多萬元。


注重咖啡口味

咖啡口味是一個眾口難調的事情,很多中國人對咖啡的好壞其實不太會品鑒,會覺得苦味可能是好咖啡。為了做出更適合中國人口感的咖啡,luckin coffee從配方拼配、原料選擇、機器使用等多角度把控產品品質。此外,還邀請了3位頂級咖啡大師,分別來自日本、義大利和中國,都是WBC的冠軍,作為我們的產品顧問。

三位咖啡師在經過科學實驗和反覆測試後,最終從180多種咖啡拼配方案中選定了現有兼具醇厚度和平衡感的咖啡配方。


如何控制成本?

在傳統時代,咖啡館有個很有名的叫法是第三空間,就是家庭和辦公室之外,人們見面需要去的地方。傳統門店的商業邏輯是講第三空間。

(luckin coffee CMO楊飛)

但今天,最大的社交並不在咖啡店,而是在我們的社交APP裡面。傳統咖啡行業超過30%的成本來自於門店、房租、裝修。但在互聯網時代,場景更加重要,而場景的成本極低,這也解決了傳統門店的獲客難題。

我們在銀河SOHO店開店的時候,銀河SOHO的C座非常偏,我去看店的時候,旁邊一家重慶小面的老闆說,「這地方根本就沒人,我賣重慶小面一天都沒賣到50碗,你開咖啡館肯定沒戲。」

那是我們的第一家實驗店,用來證明我們的想法。去年11月份開了這家店之後,第一天只有23杯,而且這23杯都是首杯免費喝,沒有人二次消費。而現在一天的銷量好到讓旁邊的重慶小麵店老闆「看不懂哪裡來的訂單」,是整個銀河SOHO最火的咖啡店。

我寫的《流量池》這本書中提到,企業做流量池會有7個重要的手段,這7種武器是現在CGO、CMO應該掌握好的基本手段:

品牌:我認為品牌是最永久的流量池;

裂變營銷:裂變是用存量找增量,有了存量用戶找增量是非常快的。現在裂變已經成為我們核心獲客手段;

社會化媒體:社會化媒體主要是做好粉絲和你的APP用戶打通,做好CRM;

事件營銷:事件營銷是陡增的流量;

數字廣告:數字廣告是第三方獲取流量;

短視頻:短視頻是內容流量,我今年也會嘗試抖音玩法;

跨界合作:跨界合作是用流量換流量;

(luckin coffee如何裂變)

最後,我們覺得一個嶄新時代的源頭永遠始於改變,很多傳統行業都被互聯網的創新改變了,引導了大家的消費升級。在咖啡行業,luckin coffee希望引領這次變革,謝謝大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虎嗅APP 的精彩文章:

7月1日前全國取消流量漫遊費;福布斯2018年全球億萬富豪榜:馬化騰排17
來人,給我把這個教練炒了

TAG:虎嗅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