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強制派單還不是為了討好乘客!滴滴:我做錯什麼了?

強制派單還不是為了討好乘客!滴滴:我做錯什麼了?

在最開始的時候,滴滴採用的是搶單模式。搶單模式是以司機為本位的一種派單方式,司機可以根據收益大小自行選擇是否接受訂單。於是就出現了一種情況,有些上車位置比較偏或者行程比較短的乘客就很難打得到車。這樣一來乘客對滴滴就不滿意了,所以搶單模式就被拋棄了。

取代搶單模式的是指派模式,這樣一來就變成了乘客本位。凡是乘客有需要,滴滴司機就要無條件滿足。哪怕乘客是在偏遠大山打車,哪怕乘客的行程只有500米,只要派單給了司機,就得去接,不然就扣錢扣信譽。有些時候,司機運氣不好,接到比較坑的訂單就很悲催。辛辛苦苦跑一天,沒怎麼賺錢就算了,搞不好還要倒貼油錢。結果是乘客滿意了,司機不滿意。

所以,在沒有兩全其美的方法之前,滴滴就得做出取捨:是討好客戶、還是討好司機?於是,滴滴開始分析平台與司機和平台與乘客之間的關係。


滴滴和司機的關係像是創業的合伙人,一個提供平台信息,一個提供車輛和勞務。雙方相互配合一起賺乘客的錢。從這個角度來看,乘客才是真正給滴滴帶來收入的源頭。而在互聯網行業中合伙人之間的利益至上的相互利用更是數不勝數,況且滴滴的合伙人還這麼多。因此,讓滴滴選的話,也是更傾向於乘客。

滴滴只是乘客的出行選擇的其中之一,如果滴滴的便利性不夠高,他們可以馬上轉入計程車、公交車甚至共享單車的懷抱。所以,他們對滴滴的需求並不是十分迫切。對於他們來說,滴滴是方便的但不是必要的,他們隨時可以放棄滴滴。

對於司機來說就不一樣了。之前高額的補貼,催生出了一大批專職滴滴司機還有一些利用空餘時間賺外快的兼職滴滴司機。對於前者來說,一旦離開了滴滴就相當於失業,這對很多家庭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打擊。所以,除非靠跑滴滴真的無法生存了,否則他們是不會輕易放棄滴滴這個平台的。而對於後者,依賴性沒有前者那麼嚴重,但是兼職收益有聊勝於無。既然買車了,反正閑著也是閑著,能賺一點是一點。


這麼一來,就算是傻子都會選了:當然是壓榨司機,討好客戶了。於是,各種奇葩的乘客大爺就這樣被養成了。兩三公里的路程打個滴滴才5-6塊錢,本來滴滴司機被派到沒什麼油水的單子,就有些不爽了。結果,乘客還裝的跟打款一樣,以為打個車很了不起,神氣的不得了。雙方火氣都大,就很容易干架。於是,司機跟乘客之間的矛盾就這樣產生了。

只能說這是滴滴在基於大數據、人工智慧和上述考量所做出的最符合平台自身利益的決定。雖然不合理,但現階段也只能這樣。或許,以美團、高德為首的一眾競爭者的加入,能夠加速更合理的派單模式的產生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講啥道理 的精彩文章:

公司的大領導總是待人和善?領導的馭人術你不懂!
拒絕小米擁抱ov,我要的是格調,不是性價比!

TAG:講啥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