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頭號玩家:致敬就該有致敬的樣子

頭號玩家:致敬就該有致敬的樣子

無論是耳熟能詳的電影角色、動漫人物、遊戲形象,或是其他衍生品,他們的根源都是為了玩,為了快樂。

(本文1200字,閱讀需要2分鐘)

當年情

 張國榮

張國榮 

00:00/04:16

我沒有放錯圖,說《頭號玩家》之前,先嘚啵嘚啵《英雄本色》。一張經典的劇照,巔峰的吳永森,巔峰的香港電影,巔峰的俠義江湖氣

~~~~手動分割線~~~~

如今卻換成這三位仁兄了

馬天宇沒演技,形象太嫩,王大陸有點兒二,而且只剩下了二。王凱毀在了角色上,他的角色雖是大哥,卻沒什麼本事。

清明假期,心情尚可,我打開電視,再打開電視盒子,和媳婦選了一部電影看。想看的不多,因為我比較挑導演,最後看來看去,選中了丁晟的《英雄本色2018》。為什麼選丁晟?因為他的《解救吾先生》,以及將主旋律詮釋得尚可的《鐵道飛虎》。

看了一會兒,我感到了煩躁。然後是百無聊賴,竟然翻起了電子書,然後心無旁騖地讀了起來,基本可以忽視電影情節。這部用兩個多小時致敬周潤發版《英雄本色》的大爛片,終於在我的走神中演完了全程。丁晟的致敬,停留在極低的層次里。就像小男孩喜歡超人,就拿毛巾系在自己身後裝作斗篷,然後在床上跳來跳去,用想像力硬補情節一樣。

簡單一句話,致敬不是學皮毛,而是汲取精髓,提煉文化。

周潤發版《英雄本色》中,我印象最深的一個鏡頭是這樣的:被人算計後的發哥,虎落平陽窮困潦倒,他一瘸一拐走過停車場的時候,很遠處的牆壁上寫著字,吳宇森通過鏡頭,巧妙地切出了點睛的兩個字:出路。無論多少江湖義氣,兄弟情懷,其實說穿了,整部電影最勾人心,也是和觀眾最有共鳴的是:在沉浮無常的江湖裡,一個人如何立住腳,如何活成人。

一個男人的辛酸,一個鏡頭就夠了。這就是精髓。

所謂的江湖氣,全都來自於生活的世態炎涼。

《英雄本色2018》整部影片都是崩塌的,模仿了幾乎所有經典橋段,卻忘記了情節的內在邏輯,以及虛構故事與真實生活的共鳴點。三個動不動就綳著臉亂扔情懷牌的臉譜角色,即使再模仿,「英雄本色」的魂也丟了。

重溫一下發哥的經典鏡頭。當年賈樟柯《三峽好人》中,那位模仿發哥的小哥,最喜歡這個鏡頭。

下面聊一聊和本文標題有關的——

《頭號玩家》從頭至尾的致敬,令很多人大呼過癮:高達、金剛、勞拉、拳皇、哥斯拉、機械戰警,甚至還有人看到了hellokitty。這些熟悉的身影天馬行空地出現在情節里,有時只露出幾秒的鏡頭,更甚至藏在畫面的角落裡,讓眼尖的觀眾總會有驚喜的發現。特別是針對電影《閃靈》的致敬,讓「失控」的驚悚有了實體化的表現,讓上世紀八十年代的電影技術無法達到的視覺渲染,重新進行了技術上的彌補。然而,史蒂芬·斯皮爾伯格並非想讓觀眾在影院里玩「找你妹」,他要講一個最精髓的東西——「娛樂精神」。

《頭號玩家》海報。

一個鏡頭裡的致敬人物(比標出來的多)。

高達的出場,醞釀了很久。

在遊戲中留下「彩蛋」,只有為了玩而玩的人,才能找到製作人的名字,這隻「彩蛋」看似無聊,卻蘊含了巨大的人文關懷。就像影片中遊戲製造者對男主角說的那樣:謝謝你玩我的遊戲,導演斯皮爾伯格似乎在對影院里的觀眾說:謝謝你看我的電影。所有創造的根源,都是為了快樂。影片中反派Boss利益化了遊戲的本質,一群骨灰級玩家奮起反抗,打破了利益化的遊戲系統,重新找回人生的快樂(一不小心說出了電影的核心矛盾)。於是,影片中所有的致敬,都有了精神的落腳點。無論是耳熟能詳的電影角色、動漫人物、遊戲形象,或是其他衍生品,他們的根源都是為了玩,為了快樂。影片雖然也探討了現實與虛擬的關係,但核心依舊沒有脫離美國電影喜歡落在的點上:人文精神。追求快樂的內心,拋棄失控的貪慾,讓遊戲純粹得一塵不染,這就是影片獲得觀眾共鳴的原因。

影片中所謂的利益化,有點像國內遊戲界的「代練"

話說回來,致敬的精髓,往往藏在經典的角色和橋段背後。史蒂芬·斯皮爾伯格讀懂了「彩蛋文化」,丁晟並沒有想清楚「英雄本色」的文化價值,於是一味的模仿表皮,最終造成了崩塌。

這句話,其實就是這部電影存在的意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良月的文 的精彩文章:

TAG:良月的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