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一樹烈焰

一樹烈焰

三月春風和煦,正是廣州木棉花開得正當爛漫的時節,開滿老城區的大街小巷。到了四月,木棉花幾乎殘殆盡,剩下些枯枝向藍天招手。五月人倍忙,已經忘卻木棉花曾經盛放了。花期不待人,但每年都會如約而至,不管你有沒有把它放在心上,它總是默默在春風裡燃燒綻放。據東漢楊孚《異物志》記載:「木棉,樹高大,其實如酒杯。」我卻覺得木棉花姿態豐滿肥碩,顏色鮮紅,分明似火,與廣東人的性格恰好相宜,實在而熱情,不知是人迎花之好,還是花迎人之情。

木棉花漫不經心地開在枝頭,春風一過,扭幾下肥腰,在風裡跳起了舞步,一個沒站穩,便啪嘰一聲掉落地上,驚喜了路邊的行人。碰上懂得憐香惜玉的過客,便會拾到手上把玩起來,也不枉它開得如此紅艷。雖然木棉花沒有香氣,但抬頭看那一樹的烈焰,感知春天旺盛的生機,心思早已隨風飄到碧空之上。明末清初陳恭尹有詩曰:「巢鳥鬚生丹鳳雛,落英擬化珊瑚樹。」連棲居在木棉花間的鳥,也感染了它的紅艷與活力,成了浴火重生的雛鳳。

廣東人深得「民以食為天」的要理,木棉花長得如此豐滿肥碩,自然難逃被煮的命運。老一輩的人喜歡把木棉花收集起來晒乾,然後用來跟豬骨、瘦肉等食材搭配煲湯,據說具有清熱解毒祛濕的功效。《本草綱目》稱其「能行經絡,達病所,又入血分及去風殺蟲」。大概是因為廣東氣候濕熱,所以才會出現那麼多清熱解毒的良方吧,不過功效到底如何已經不重要,重要的是它總承載著一段段純真而又充滿春天氣息的記憶。

那時候,老人握著小孩的手,走在老舊的街道上,走到一棵木棉樹下,小孩被樹上的烈焰吸引住了,一邊用手指,一邊歡騰地叫喊起來。時光和枝頭上的木棉花一樣緩緩搖動。好不容易盼到花朵從枝杈上掉下來,小孩連忙跑過去撿起,樂呵呵的如獲至寶。老人說:「把花花帶回家,過幾天吃花花。」小孩說:「花花這麼可愛為什麼要吃掉它呀?」老人笑而不語。但真的到了吃時候,嘴饞的小孩早已不記得花花的可愛了。光陰流轉花開依舊,只要那肥碩的花朵啪嘰一聲掉在地上,一股親切之感總會油然而生。

在廣州老城區處處可見這勾起懷舊情緒的花影。在省立中山圖書館的園子里,樹下聚滿了休憩和遊戲的黃髮垂髫,忽而想起學生時代在館內窗邊埋頭讀書,感到疲憊的時候抬頭一望,一樹春天的熱情映入眼帘,樹下的歡樂情景更是把活力傳遞過來,不禁覺出春天的安然美好,疲憊也漸漸消散。緩步走到中山六路,成排的騎樓旁亦能看見盛開的木棉,不由得想到,舊時的西關小姐在樓上推開窗戶,看見這一樹熊熊燃燒的烈焰,內心會是怎樣的一種觸動。不知不覺走到六榕寺,未察覺榕樹的濃蔭,目光先被那紅色寶塔旁疏落枯寂的木棉樹奪了去。我們幻想世上有桃花仙,如今這木棉每天聽經誦佛,或許可以得道成木棉佛也說不定。

( 李傑勝 攝 )

四月花期將盡,不由得感慨年華之易逝,只是,時間與事物的流逝並不意味著失去,我們的人生原本就一片空白,而這吹過的春風、燃燒過的木棉,都已凝結在生命這一容器裡面。況且,木棉如此可愛,怎忍心不跟它約定在下一個花期重逢?

( 部分圖片來自網路 )

三聯節氣微信持續徵稿中

· 文字稿件

與傳統文化、時令節氣有關的稿件,字數3000以內

如描寫過年、元宵、清明等節日;春雨、滑冰等情感記憶;各種時令植物的介紹或者養花的經驗之談;做美好手工的過程分享;讀了一本和傳統文化有關的書,想要尋找共鳴;時令美食/媽媽做的菜等;或者開你的腦洞(盡量不要寫小說)……

歡迎、鼓勵自備圖片。

· 圖片、插畫稿件

四季景觀,人文、靜物等。

可以是關於一個題材的組圖,比如拍了梅花,盡量配上簡單(多寫更好)文字說明;可以是關於時間的紀錄,比如你身邊的春夏秋冬是怎樣變化的;也可以是你拍的一組關於手工藝的製作,或者是你家鄉的節日習俗……

圖片寬度不低於2000px。請發原圖,不要過P(郵箱里收到很多單幅作品,親們,單幅作品是很難發表的,真的不忍心澆滅你們的熱情,所以發多一些吧!)

· 來稿請註明聯繫方式,稿件入選後我們將與您聯繫。

本文版權歸《三聯生活周刊》及《三聯·節氣》所有

嚴禁網站、平台未經授權複製、抄襲或轉載,侵權必究

專註傳統文化

倡導生活美學

下載閱讀IPAD電子雜誌

請移步App Store或安卓商城

搜索「三聯生活節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聯生活節氣 的精彩文章:

心內彈琵琶,莫待春光老透
一枝春風

TAG:三聯生活節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