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義大利傳教士利瑪竇,帶著此西洋自鳴鐘叩開了中國宮廷的大門

義大利傳教士利瑪竇,帶著此西洋自鳴鐘叩開了中國宮廷的大門

彩漆描金樓閣式自開門群仙祝壽御制鐘為故宮鐘錶的代表作。高185cm,面寬102cm,側寬70cm.此鍾共有7套機械系統,分別控制走時、報時、景箱內的活動裝置等,技術水準相當高。

根據記錄,從乾隆八年接旨著手設計到十四年完工,歷時五年多。17世紀前,中國皇宮一直以銅壺滴漏計時。義大利傳教士利瑪竇帶著兩個西洋自鳴鐘叩開了中國宮廷的大門。並一舉獲得了中國皇帝的歡心。

皇帝對鐘錶的喜愛,也促進了中國鐘錶業的發展。皇宮裡面製造鐘錶從清朝的順治就開始了,現在所存鐘錶大部分是乾隆時期的,完全可以和西方造的鐘錶媲美。

清宮的內務府造辦處設有做鍾處。乾隆下令讓造辦處製造了一座樓閣鍾。在紫禁城內有一座獨門獨院的建築——奉先殿。從前,奉先殿是清朝皇帝祭祀祖先的地方,今天,這裡陳列著清代宮廷收藏的各式各樣精美的鐘錶,是一座名副其實的鐘錶殿堂。其收藏範圍非常廣泛,有英、法、瑞士、德國、美國、日本的,也有中國自己製作的。而且,所有鐘錶體形巨大,做工精良,轉動變動機械多,藝術價值極高。鐘錶雖然為傳教士打開了皇宮的大門,卻沒有為中國帶來科技革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之瑰寶 的精彩文章:

再現三千年西周大典的頌簋,難得一見的西周青銅器珍品
西漢呂雉皇后之璽 我國最早發現的皇后印璽

TAG:國之瑰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