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亞洲與美洲的「陸橋」:白令海峽

亞洲與美洲的「陸橋」:白令海峽

地球上最易認知也最早為人類熟悉的海峽,多是以神的名字命名的,比如,直布羅陀海峽、博斯普魯斯海峽;而位置險要的鮮為人知的海峽,則多是以探險家的名字命名的,比如,美洲最南與最北的海峽。那麼說到白令海峽,就不能不說到丹麥探險家維他斯·白令(Vitus Jonassen Bering)。

在白令之前,美洲與亞洲的地理關係,一直是地理學家想弄清的問題。最初,有人認為亞洲與美洲是相連接的同一塊大陸。這個說法最早被佛羅倫薩制製圖師、畫家弗朗切斯科·羅塞利 (Francesco Rosselli) 畫在了他1508年繪製的世界地圖上,這是一幅開創性的橢圓形球體投影世界地圖(這種投影后來被奧特里烏斯等人採納),是描繪新世界進一步最早的印刷地圖之一。它比瓦爾德西繆勒1507年出版的那幅「美洲的出生證」晚了一年,瓦爾德西繆勒將新大陸畫在大洋之中,而羅塞利則與哥倫布一樣,堅信亞洲與美州是一塊相連的陸地。所以,羅塞利的世界地圖,也沒有繪出世界最大的洋——太平洋。其後,威尼斯共和國官方地理學家賈科莫?加斯塔迪(Giacomo Gastaldi)也將這種認識畫在了他1546年繪製的世界地圖上。其他的地理學家遵循他們的思想,也出版了類似的地圖。

後來,地理學家們不知道通過什麼渠道,開始確信亞洲與美洲之間應該是一個海峽。威尼斯共和國宇宙學家基亞科莫·加斯塔迪(GiacomoGastaldi)在他1562年製作的《世界新圖》(銅版81厘米X48厘米),將這片海峽的亞洲一側命名為「阿尼安地區」。據悉,他是採用了《馬可波羅遊記》中提到的「阿尼烏」即「產黃金的」雲南地區。這個錯誤命名一直延用到1607年洪第烏斯(Hondius)出版的「亞洲地圖」上,在亞洲東部與美洲西北部之間繪出了海峽上明確標註為「Anian」(阿尼安)。

關於「Anian」這個名字,美國有位華人科學家說:這是中國古代稱呼越南的名字,它的出現證明了鄭和早在哥倫布之前就到過美洲,並用這個名字命名了這裡。中國是從唐朝起就有「安南」一名,明代中國地圖上也在越南的位置上標註過「安南」一名。但請注意在洪第烏斯、奧特里烏斯等同時代的此類西洋海圖中,越南位置上都標註著「Cochi China」 (跤趾支那),這是當時西方對越南的稱謂。而在一張圖上出現中外兩個「越南」的古名,分別標註在南北兩個不同位置上,這不像一個成熟製圖家的手筆。所以,當時這個海峽的命名,可能是《馬可·波羅遊記》中,說的地名「Anian」。

真正實地考察並描繪這個海峽的是白令。在說這位丹麥航海家之前,必須先說說他的僱傭國俄國。現在看俄國很大很強,其實,它的歷史並不長。時光都到了15世紀末,伊凡三世才在今天的東歐,建立了一個中央集權制國家——莫斯科大公國。1547年,大公國的伊凡四世自封為「沙皇」,改國號為俄羅斯國。此後的一百年間,伏爾加河流域、烏拉爾和西伯利亞各族先後加入俄羅斯,使它成為一個多民族國家。

在17世紀與18世紀交接的30年中,「放眼世界」的彼得大帝把目光投向了西方。此時,在文藝復興中獲得解放的西方,在大航海中撈足了資本,又開始在工業革命的道路上飛奔。深受刺激的彼得大帝開始擴張,1697年在陸上將整個西伯利亞收入了版圖;經過1700—1721年的北方戰爭奪取了通往波羅的海的出海口,使俄羅斯從內陸國變為真正的瀕海國。

經歷了大航海時代,18世紀的世界已沒什麼秘密可言了。於是,彼得大帝將目光移向國土東北邊——北太平洋,想在亞洲大陸與北美大陸之間找到一條北方海路。1724年彼得大帝欽點正在俄國海軍服役有著極地探險經驗的丹麥航海家白令,讓他率領一支探險隊赴北冰洋探索北方航路。但是還沒等到白令出發,1725年彼得大帝就去世了。

需要指出的是,此時北美大陸的阿拉斯加已不是俄國領土了。1861年美國爆發南北戰爭,西歐列強趁機打算肢解美國。林肯總統向西歐列強的仇人沙俄求助。沙俄派出一支艦隊開進紐約港,為北方軍贏得戰爭勝利爭取了時間。戰後,沙俄財政緊張,想賣地補貼財政。1867年美國人以720萬美元(當時的高價)從沙俄手裡買下170萬平方公里的阿拉斯加。

接著說,白令經過幾年的準備,於1728年指揮自己設計的聖加夫利拉號探險船沿堪察加半島海岸向北挺進出發,經過近一年的努力,聖加夫利拉號來到了亞洲大陸最東端附近的海面。從這裡向東望去,只見大海煙波浩淼——白令確信北美洲和亞洲之間確實是被水隔開的。遺憾的是由於當時大霧瀰漫,白令沒有看到對面的北美洲,也不知道自己面對的是一個最窄處只有35公里的海峽。1733年,對北美念念不忘的白令,再次率領探險隊在這裡他進行了海岸考察,並於1735年繪出了海峽西岸的半島圖,這是第一幅白令海峽實測地圖。

1741年7月中旬,白令船隊通過北美大陸與亞洲大陸之間的海峽。駛過海峽的探險船在一個小島停泊,他們白令不僅清楚地看到了海拔5000多米的聖厄來阿斯山。還發現了北美的土著。正是由於他的發現,使得俄國對北美阿拉斯加的領土要求得到了承認。需要指出的是,現在阿拉斯加已不是俄國領土了。1861年美國爆發南北戰爭,西歐列強趁機打算肢解美國。林肯總統向西歐列強的仇人沙俄求助,沙俄派出一支艦隊開進紐約港,雖然沒參加戰鬥,但為北方軍贏得戰爭勝利爭取了時間。戰爭結束後,沙俄財政吃緊,想通過賣地補貼財政。1867年美國人以720萬美元(當時的高價)從沙俄手裡買下170萬平方公里的阿拉斯加。

現在再說回白令,像是有某種魔咒,美洲海峽當年沒讓發現南美海峽的麥哲倫回家;這一次,也把發現北美海峽的壞血病纏身的白令,永遠留在了海峽旁一個小島上;後人為紀念這位偉大航海家,將那個小島命名為白令島,將他發現的海峽命名為白令海峽,將阿留申群島以北、白令海峽以南的海域命名為白令海——白令海峽帶著這個凄楚的故事走入了現代海圖。

今天看白令海峽,它至少有四重身份:一是溝通北冰洋和太平洋的唯一航道;二是北美洲和亞洲大陸間最短海上通道及洲界線;三是俄美兩國的分界線;四是國際日期變更線的通過處,相距4公里分屬於俄、美的兩個小島,隔著一天的日期。據地質學家考證,1萬年前這裡曾是連接亞、美大陸的一座「陸橋」。今天的白令海峽,水深僅僅是40多米,每年10月到次年4月是結冰期,嚴重影響航行。這裡基本上是一個不參與商業運輸的海峽。

亞洲與美洲的「陸橋」:白令海峽

弗朗切斯科·羅塞利1508年繪製的世界地圖

亞洲與美洲的「陸橋」:白令海峽

基亞科莫·加斯塔迪繪製的世界新圖,將亞洲和美洲連成一個大陸(1546年)

亞洲與美洲的「陸橋」:白令海峽

白令在洪第烏斯繪製「亞洲地圖」上稱為「安南海峽」(1607年)

亞洲與美洲的「陸橋」:白令海峽

十九世紀的插圖「白令1741年探險隊失事的阿留申群島」

亞洲與美洲的「陸橋」:白令海峽

白令1735年根據實地考察繪製的海峽西岸的半島圖(1735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梁二平的海洋 的精彩文章:

歐亞橋樑:土耳其海峽

TAG:梁二平的海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