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句口頭禪引起的追溯

一句口頭禪引起的追溯

不知從何時起,我提醒女兒時喜歡用「不然」二字。比如,多穿點衣服,不然會感冒發燒;不要吃垃圾食品,不然會得癌症;要多運動,不然會生病;每天要睡夠10小時,不然長不高;少玩電子產品,不然眼睛會近視。

無意識地不斷重複這個句式,一直也沒覺得有什麼不妥,孩子大多數時候也很配合。

今年春節我媽來我家小住了幾天,我發現她也用了這個句式:多吃點,不然身體會拖垮;把衣服加上,不然感冒了不得了……我最後也配合了,奇怪的是我心裡卻很不舒服。仔細感受了一下,不舒服的原因一是這些都是我自己的事,我很反感別人越界提醒;二是特么不喜歡聽到「不然」這兩個字以及後面的惡果,感覺被我媽詛咒了,脊背發麻。

細思極恐啊,我不是一直都對女兒這樣說話嗎?難不成我一直在詛咒我的女兒?她也有我同樣的感受嗎?我立即坦誠地把我的感受告訴了女兒,並且想聽聽她的真實感受。她是這樣回答的:我也不喜歡聽你那樣說話,其實後果也沒有你說的那麼嚴重,而且聽多了就厭煩了。

如夢方醒的我從此就徹底拋棄了這句口頭禪。

還是那句話,世事皆有因果。接下來我想找到總是無意識說出這種話的深層緣由。這些話都是脫口而出,沒有經過大腦,所以確定不是來自意識層面,而是來自潛意識,潛意識通常都深藏不露,需要像剝洋蔥一樣一層層剝下去,最終才能尋到那個核心。

顯然這樣說話就是用威脅恐嚇的手段讓女兒聽話、服從,從而達到控制的目的,其中關心和愛的成分其實並不多。

那為什麼我要去控制女兒呢?因為我似乎要趕著去完成一個任務,這個任務不能出任何差錯,一旦出錯,我就完蛋了。所以,這個任務帶給我極大的壓力和焦慮,我不得不控制好我身邊的人, 嚴格按我的思路和想法行事。表面看是擔心女兒的身體和未來,實際上是裹挾著女兒同我一起完成我的任務。

那麼這個任務究竟是什麼?它是誰分派給我的?經過反覆地思考,反覆地追問 ,我的內心告訴我,這個任務其實是我自己分派給自己的,目的是想要出色完成後向父母彙報。當然這個自己並不是真實的自己 ,而是內在的小孩;要彙報的父母也不是真實的父母,而是內在的父母。內在父母和內在小孩是童年時真實的父母和真實的小孩內化到潛意識而形成,內在父母與內在小孩的關係就是童年時真實父母和真實小孩的關係內化形成。

我都為人妻為人母了,為什麼內在小孩還要為了內在父母而給自己分派任務呢?這就得追溯到我的原生家庭了。

我媽媽是一個沒有愛的能力的人,愛無能到什麼程度,可以另外寫一篇長文了,在此不贅述,只能說我是在媽媽的冷漠、嫌棄和忽略中長大的。爸爸忙於生計,也無暇顧及到我。但在悲慘的現實中我敏感地尋到了一絲希望和光亮,那就是他們很重視我的學習,只要考出了好成績,就會得到表揚,也就是說討好父母的唯一方法就是不給父母找麻煩,努力學習,考出好成績。所以,我和父母之間的關係就變成了一種有條件的討好關係。這種關係內化到潛意識就是一個可憐的缺愛的小女孩極盡所能的討好父母以求取一絲關注和認可的關係。

這個內在小孩一直都沒有被看見和無條件的餵養,所以她一直停留在小孩階段,不肯長大,直到現在依然想要用好的表現換取內在父母的愛和認可。所以才要給自己分派任務,控制身邊的人和事,不給內在父母添麻煩,出色地完成任務。

剖析到這裡,已經淚眼紛飛。好想抱一抱內在那個可憐的小女孩,讓她痛痛快快地哭一場。

其實,豈止這句口頭禪,我的很多行為模式都可以用這種方法追溯,源頭都是相同的。

直面血淋淋的真相異常殘忍,但更有如釋重負的輕鬆。我終於可以停止討好了,揮刀斬斷輪迴,把悲劇終結在我手裡。然後擁抱內在的小孩,無條件地愛她,把她慢慢養大。過程會很漫長和艱辛,但值得終生為之努力。

回到主題,建議大家對經常說的重複率很高的那些話,重複率很高的行為模式,以及反覆發生的同類型悲劇保持高度覺察,也許它們包含著很多隱喻和秘密,破解它們,活出真我,活得明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不假外求 的精彩文章:

TAG:不假外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