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國醫大師伍炳彩的養生觀:清淡的飲食習慣和恬淡的心態

國醫大師伍炳彩的養生觀:清淡的飲食習慣和恬淡的心態

(大咖醫)今年78歲的第三屆國醫大師伍炳彩精神抖擻,說話聲如洪鐘。時下仍堅持每周4個上午在江西省中醫院坐診。據介紹,醫院顧及到伍炳彩的年齡和身體等狀況,每天限掛35個號。但是,每天趕來就診的病人卻有五六十人。「沒辦法,很多人從老遠的地方來看病,總不能讓他們白跑一趟,我雖然累,也還是給他們加了號。」伍炳彩說。伍炳彩開的這些中藥雖然價格很便宜,但效果都非常好,基本上是藥到病除。每當坐診時碰到一些疑難雜症,伍炳彩都會連夜翻看相關典籍,查找資料,有時甚至會通宵鑽研,勤奮得像一個馬上要參加高考的學生。

生於戰亂的四十年代,伍炳彩出生在吉安縣,母親在他出生之前就患上了青光眼,導致雙目失明,這使他萌生了學醫的想法。幼年喪父,家境貧寒,經常吃不飽飯,生活的艱難讓他從小就換上了高血壓。曾經的苦難記憶,讓伍炳彩深知生活的艱辛,即使工作後家境漸寬,他依然保持著樸素的生活習慣。不抽煙、不喝酒、不喝茶,也很少在外面吃飯。對伍炳彩來說,養生就像一場修行,保持規律的生活方式,清淡的飲食習慣和恬淡的心態,是養生的不二法則。

在伍炳彩看來,養生的第一要義是規律的作息和清淡的飲食。

這麼多年來,他一直保持著早睡早起的習慣。無論工作多麼繁忙,他一定會在11點鐘睡覺。每天中午,他也會小憩一刻鐘。平時有空就會自己按摩太陽穴、合谷、風池、三陰交、足三里、湧泉穴等,每處每次按5分鐘。伍炳彩說,常按揉足三里穴,不但能補脾健胃,還有助於消除疲勞,恢復體力。

伍炳彩建議平日可多吃茯苓餅、薏米、山楂等。伍炳彩還介紹了一個祛濕經典方:參苓白朮散。蓮子肉、薏苡仁、砂仁、桔梗各50克,白扁豆75克,白茯苓、人蔘、炙甘草、白朮、山藥各100克,研磨成粉,沖水服用,一次6~9克,一日2~3次,能健脾胃,益肺氣。適用於脾胃虛弱、食少便溏、氣短咳嗽、肢倦乏力之人。

另外,則是恬淡虛無的心態。人的五志(怒、喜、思、悲、恐)與五臟是有聯繫的,五種情志過甚也會傷及五臟,所謂怒傷肝、恐傷腎等,並通過生理變化表現出來。伍炳彩在臨床上曾提出「因病致郁,因郁致病」的觀點。他認為治病需治情,調達情志對於疾病的恢復以及保持身體健康狀態有著極大的幫助。

伍炳彩一生不追名逐利的豁達心態,讓他始終保持著好的情緒。我們都需要學習伍老的這種精神,遇到任何事都可以泰然處之的這份淡然,始終保持樂觀積極的狀態。這也是他健康長壽的最平凡的「秘訣」。

更多醫生、醫院、科室排名信息,最新健康資訊、視頻。請下載大咖醫APP、或關注大咖醫微信、大咖醫官網。

參考文章:

中國中醫藥報《國醫大師伍炳彩:養生是一場修行》

江西日報 《「要為中醫爭口氣!」——訪國醫大師伍炳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咖醫 的精彩文章:

不用微整,幾個小妙招挽救你流逝的蘋果肌
產後42天檢查需重視,新媽媽要避免兩大問題

TAG:大咖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