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身 > 馬拉松「春運周」,超過26萬人集體開跑!但很多人都忽略了這件事……

馬拉松「春運周」,超過26萬人集體開跑!但很多人都忽略了這件事……

經過一個冬季的蟄伏,馬拉松賽事終於迎來了第一個「春運周」,相信很多跑友都知道在本周末幾十場大大小小的馬拉松將鳴槍開跑,據不完全統計這兩天將會有超過26萬的跑友走上跑道、挑戰自己。

很多跑友為了能順利完賽、挑戰PB都做了充分的準備,然而卻經常忽視了一件事,那就是賽後的恢復與放鬆。一個完善科學的賽後恢復不僅能讓自己的身體機能得到快速恢復,更是為了更好將跑步這件事做徹底。今天BiggER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傳說中的賽後恢復寶典!

馬拉松賽後第一件事應該先把鞋子脫掉,讓腳充分放鬆。最好不要立即蹲坐休息,健身運動後若立即蹲坐下來休息,會阻礙下肢血液迴流,影響血液循環,加深機體疲勞。另外,如果比賽當天氣溫比較低,提前準備一件乾的衣服或外套,賽後即刻就換上,防止身體散熱快導致著涼;如果比賽當天氣溫比較高,那麼問題不大,因為即使衣服汗濕也會很快的幹掉。

關於補液

運動後不僅需補充水,電解質也是流失多少就補充多少。但是只要把鹽丟進水裡喝下去就夠了嗎?當然不夠,想在運動後快速恢復,必須有糖分。適度的含糖量,可以讓電解質水溶液更快通過腸管膜,加速吸收。實驗指出,運動後一小時內,加入4%至8%的糖量,能增快1.4倍的吸收。不過運動飲料的濃度也有講究,最好是低滲的溶液,這樣補水效果才會最好,不會因為滲透壓太高而使細胞繼續脫水。

跑後即刻需要大量補充運動飲料,最好是每半小時一瓶(500ml),連續補充2-3小時(4-6瓶)。因為馬拉松比賽後我們會丟失4%-6%的體重,絕大部分是體內的水分。補充水分和電解質就變得至關重要。而且,剛跑完步,機體處於免疫力下降的窗口期,因此會不斷口渴口乾。有條件的跑友可以補充營養素,幫助機體儘快度過這段時期,進入恢復期。

關於營養素

運動員賽後一段時間內疲勞感強烈,渾身乏力,精神不振,不想運動,失去平素鍛煉後身體的良好感覺 ,其實是由於過量自由基導致機體免疫力低下。自由基(Free radical,FRs),又稱遊離基,指外層軌道含有未成對電子的基團、離子、原子或分子 ;自由基化學性質活潑,具有強氧化性,可奪取正常細胞和組織的電子,從而損害細胞和機體組織。

產生過多或者被清除過慢,多餘的自由基就會通過攻擊生命大分子物質及各種細胞器,造成機體在分子水平、細胞水平及組織器官水平的各種損傷,從而對機體造成多種傷害。

如何消除自由基?強效、廣譜、安全的天然植物復方抗氧化劑,以清除因超量運動產生的大量具有危害的自由基為靶向和作用機理,專註解決長期力竭運動和劇烈運動引起的運動後免疫力低下、運動性疲勞,以及部分相關運動損傷。

關於飲食

賽後的飲食應含高糖、低脂肪、適量蛋白質和容易消化的食物。比賽後運動員的消化機能很弱,不能食用辣椒、芥末等刺激性食物,不能立即大魚大肉進行大補,應在賽後當天少量補充,第二天後逐步遞增,呈現循序漸進的過程,否則會增加機體負擔。

賽後第一天的膳食宜清淡少油,補充合適的碳水化合物(米飯、麵食、全麥麵包等均可)、蔬菜(增強新陳代謝加快恢復)和適當優質蛋白(雞魚牛、蝦、豆類等),特別是蝦蟹生蚝等海產品、豌豆燕麥(其中豌豆還能抗菌消炎增加新陳代謝)等。這些食物中含有大量的鋅,鋅是人體最重要元素,它對人體多種生理功能起著重要作用。鋅可以參與多種酶的合成,加速生長發育,增強創傷組織再生能力,促進人體新陳代謝,加快身體恢復並提升免疫力。

馬拉松賽後很多跑友為慶祝完賽會選擇聚餐狂歡、party,這時候剛完賽的跑友注意不要過量飲酒,紅酒、啤酒可以適當喝一些,白酒堅決不能碰!賽後當天熬夜不可取,熬夜不利於賽後身體恢復,甚至損害身體健康。

睡前可以補充牛奶或酸奶等奶製品或豆腐花甜品,這些食物中含有大量的鈣以修復心臟和肌肉。鈣是一種身體比較的重要元素,能保持心臟健康、止血、神經健康、肌肉收縮以及皮膚、骨骼和牙齒健康的營養素,可減輕肌肉和骨骼的疼痛,保持體內酸鹼度的平衡,還能緩和肌肉抽搐。

小貼士:賽後1-3天推薦食譜

早餐:全麥麵包或者麵食,搭配燕麥或牛奶,也可適量添加一些水果

午餐:米飯或者麵食,搭配種類豐富、口味清淡的蔬菜

晚飯:米飯或者麵食,搭配魚蝦等含鈣量豐富的食材

睡前可以喝一杯牛奶或者酸奶。

關於放鬆

1)冷水浴:跑後即刻不能熱水浴,因為肌肉內有炎症,熱水浴不利於肌肉的恢復和放鬆。最好是冷水浴或者冷熱水交替,幫助機體恢復。

2)泡沫軸:每次牽拉之前應該先用泡沫軸放鬆,將肌肉的僵硬和結節都打散之後,再牽拉就會事半功倍。

泡沫軸的使用方法

1. 上背部

(1)雙腿屈膝,將泡沫軸放在背部下方仰卧,雙手抱頭,腹部稍用力收緊

(2)雙腿帶動身體前後移動,使泡沫軸在上背部和肩關節的範圍來回滾動

Tip:沒放鬆好上背部,頸部先不給力了?也可以換成靠牆滾動

2. 臀部

(1)蹺二郎腿坐在泡沫軸上,單臂支撐,腹部收緊

(2)支撐腿和手用力帶動身體移動,使泡沫軸在臀部範圍來回滾動

Tip:通過稍微旋轉身體,使臀部外側也得到放鬆

3. 大腿外側(髂脛束-IT)

(1)手支撐側卧,將泡沫軸放在大腿外側的下方,對側肢體放在身體前側輔助穩定身體

(2)支撐側肩關節以及對側腿用力帶動身體上下移動,使泡沫軸在膝關節和髖關節的範圍來回滾動

Tip:把泡沫軸放置在髖關節正外側的部位(闊筋膜張肌-TFL)小範圍滾動,你會有額外收穫的。

4. 大腿前側(股四頭肌)

(1)平板支撐,將泡沫軸放置於大腿前側

(2)肩關節用力帶動身體上下移動,使泡沫軸在膝關節和髖關節的範圍內來回滾動

Tip:該動作主要放鬆大腿的正前方,通過旋轉大腿(腳尖內、外八),將偏內側和外側的部位也著重放鬆,別有一番酸爽滋味!

5. 大腿內側肌群

(1)肘關節支撐,單腿外展俯卧(這姿勢....),將泡沫軸放在大腿的內側下方

(2)對側腿用力帶動身體左右移動,使泡沫軸在大腿內側的區域來回滾動

6.大腿後側(腘繩肌)

(1)雙腿伸直,將泡沫軸放在大腿下方,雙手支撐,腹部收緊

(2)雙手用力帶動身體移動,使泡沫軸在膝關節到臀部的範圍內來回滾動

7. 小腿後側

(1)坐姿單腿伸直放在泡沫軸上,雙手支撐,腹部收緊

(2)通過雙手用力帶動身體移動,使泡沫軸在膝關節和腳踝的範圍內來回滾動

Tip:這樣刺激太大承受不了的話,可以雙小腿搭在泡沫軸上

8. 大腿前側脛骨前肌

(1)雙手撐地,將泡沫軸放在小腿前側,腳內八字(側重按壓偏側面的位置)

(2)通過雙手用力帶動身體移動,使泡沫軸在小腿前側來回滾動

Tip:」跪搓衣板「的即視感!

需要遵循的四個個步驟:

1、調整姿勢(選擇正確的姿態,決定你的效果)

2、呼吸放鬆(呼吸緩慢而放鬆,舒緩你的緊張)

3、用心感受(嘗試用心去體會,感觸你的身體)

4、時間持續(每個部位緩慢滾動,堅持1~2分鐘)

3)訓練恢復:恢復性訓練至少需要一周時間,可以用交叉訓練的模式來恢復。比如游泳、放鬆跑等等,給肌肉細微結構的重建留下充分的時間。

馬拉松賽後不要這樣做

不要即刻訓練。參加完強度這麼大的一場比賽之後,無論是心理還是生理都需要一段時間的休息和調整。所以我們不建議跑者賽後立刻訓練,更不推崇一天一個馬拉松的「背靠背」模式。畢竟休息和調整也是非常重要的,絕對不能忽視。

許多跑友喜歡在賽後進行所謂的排酸跑,即比賽或大強度訓練之後1-2天的慢跑恢復,以去除體內堆積的乳酸,但這種方法並不是很科學。研究表明,在大強度運動完後,如果保持靜息狀態,血乳酸清除速度最慢,血乳酸消除的半時反應為25分鐘,恢復至運動前水平大約需要1~2個小時,這種完全靜息的恢復方式稱為消極恢復。如果恢復期進行低強度(

採用積極性恢復時,血乳酸的半時反應大約為11分鐘,恢復至運動前水平僅需0.5~1小時,其原因是積極性休息有利於呼吸循環和有氧氧化消除乳酸。而且耐力訓練的人比未經過耐力訓練的人血乳酸恢復速度要更快。

因此,很多人在跑馬後的兩到三天進行排酸訓練,排的並不是乳酸,而是其他代謝產物,乳酸早在大強度運動2個小時後就消除完了,根本不用等到第二天才來進行排酸。所以馬拉松比賽後最好的恢復方法還是交叉訓練,比如游泳,來調整節奏,為下次比賽保駕護航。最後祝願明天走上各大馬拉松賽事的小夥伴都能安全完賽、順利PB。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跑步心情 的精彩文章:

怎樣堅持跑步和堅持鍛煉?

TAG:跑步心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