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用心去觸摸這個世界和生命,這些都是在修行

用心去觸摸這個世界和生命,這些都是在修行

圖 | 龍安堂

因為佛法,我們的生命具有水的柔軟和自我凈化的功能

我們可以面對自己的心做 「如實知見」,讓心生起一個念頭,注意:這個念頭並不是你。當一個壞念頭升起時,不要認為我就是一個壞人。壞念頭只是一個緣起,我們要適當地解放自己。解放自己不是放縱自己,是要洞察、分解、消除自己生命里的邪見和我見,這就已經接近佛法的核心了。

這就是有覺知的生命,有敬畏的生命,有發現的生命,是符合文明和文化的定義的。因為佛法,我們的生命就能具備水的柔軟性和自我凈化性,這都是它無生(指沒有生滅,不生不滅)的功德中放射出的無窮無盡的美德。功德是第一位的,美德是它的作用顯現。

用心去觸摸這個世界和生命,這些都是在修行

故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春夏秋冬從來不會紊亂,它們都是有秩序的。這種秩序是自然法性的流露,可以說是生而無生,無生而生。中國的聖人不斷地開發這種美德,並從中發現生命的美妙和莊嚴,從而生起敬畏心,生起效仿心,來「為天地立心,為萬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後世開太平」。這是中國人對待事物一貫秉持的尊重態度,是一種善於學習的態度,也是實事求是客觀運行,不斷剝離自我的邪見和妄見的過程。

圖 | 龍安堂

我們的生命生來有很多雜染,所以後天要用慧見超越它,並洞察生命的功德,從而「生而無生」。我們應效法生命的美德:君子當自強不息,厚德載物。這也是萬事萬物告訴我們的道理。當我們用心去總結與萬事萬物交流的時候,就得到了這些真知灼見,這就是文明的起源,都是用心的結果。 比如我們如實地觀察24節氣,用心去觸摸這個世界,觸摸這些生命,這些都是在修行。

人與萬事萬物交流,應相互敬畏和尊重

在我執和如實之間,人類陷入拉鋸戰,我們在死亡的邊緣獲得了生命的方向,獲得了生命的尊重和珍惜。珍惜就是一種美好的態度,從珍惜當中用心去效仿,這需要情感,需要擔當,更需要付出。

如果任何人能夠如此覺察自己的動機,能夠如實客觀地評價自己,給予萬事萬物本有的尊重,這就是生命共同體共存應有的方式。它觸發了生機的旺盛,觸發了福德的增長,觸發了智慧的發現,它讓我們的敬畏變得有理由,而不只是情緒,這就是華嚴的精神。

圖 | 龍安堂

人與萬事萬物交流,應相互敬畏和尊重。人與天地同參,與萬物共命。用善意煥發了生機。「爭者不足,讓者有餘。」讓每個人的空間都得到了舒展。認識惡,卻並不去懲罰;知因果,是為了對未來有所防範。這是我們中華文明學習歷史的本懷。

縱觀人類歷史,是人性極度膨脹、自我毀滅的過程。我們看不到希望,對未來很悲觀,但悲觀不是我們應該做的,而是應該積極地去創造、借鑒和發現。歷史上那些仁人志士、高僧大德、三寶和菩薩安身立命的價值觀,就是華嚴的精神。

圖 | 龍安堂

所以要發起行願。這個世界不會因為一個人而美好,但是如果我與生命的實相吻合,會讓生命得到自我呵護,輕鬆地完成對自我生命的責任。因為我們過得好不好不是一個人的事,它會牽扯到我們的父母、家人和朋友,這就是良知。

行菩薩道,就是為大眾的利益而活

從根本上來講,每個人都無法迴避的話題:你沒法為自己活著。既然你沒辦法為自己活著,那就痛快地為大眾活著,這就是生命的定位。當想著大眾的時候,你就會獲得生機;如果只想自己,只會帶來痛苦。這就是宇宙的因果,它就像照相機小孔成像一樣,不可思議。

圖 | 龍安堂

如果我們發現這些宇宙的奧妙,就大概知道了自己的未來,知道在這個過程中如何安心、發心和規劃,那麼一生就不會太迷茫,至少有了一個方向。

學佛人有這種知見都源於良知。所有的感動和感恩都是生命的本能,我們要去開發這種美德——戒、定、慧。如果我們覺悟,就能夠自覺達到這種境界,不再向外求。自我凈化是本有的功德,是我們生命的本能,是一份求真求善,一份佛性。

點一點,禪修吧

禪修方法:

1.調節身體姿勢、呼吸、心

點擊閱讀

禪修的方法與意義 | 做自己生命的創造者

2.誦《普賢行願品》誦偈部分

點擊閱讀

如孝法師講解《普賢行願品》念誦禪修方法

3.禪坐5分鐘以上

4.迴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如孝法師 的精彩文章:

如果你一直都想加入我們,現在就是好機會!
加入我們,現在就是好機會!

TAG:如孝法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