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創作習慣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創作習慣

一個創作者最大的煩惱莫過於絞盡腦汁寫不出文章,被各種瑣事干擾創意的誕生。如何利用積極心理學和一些軟體優化效率,讀完這篇文章,像黑客一樣創作去吧。

本文從自身的實踐出發,介紹了使用電腦工作的時候,如何利用積極心理學原理與一些軟體,優化創作型任務的效率。

諸如寫作、翻譯這些事情,都是很需要創造力與專註力的任務。除了翻譯、寫作之外,信息時代的工作離不開電腦了,那麼,如何更快樂地使用電腦工作呢?


1. 調整目錄結構:搜索而非查找

知識性工作,打交道最多的是電腦。通過對目錄結構的調整以及分析,將最需要創造力與專註力的工作,放在目錄結果的常用位置(如使用 TC 軟體),將大幅度提高自己對創造力任務的關注。

作者之前的目錄結構是:公司管理,然後按部門細分,部門之下又按照項目或者客戶名稱細分。然後個人文檔又分成另一種目錄結構。 結果文件夾層級非常深,同時較不體現任務的優先順序 。參考積極心理學的有關原理,調整之後的目錄結構改為:

1-個人效率

2-創造樂趣

3-管理藝術

4-公益傳承

5-歷史記憶

6-資料庫

999-大籮筐

在調整之後的目錄結構之下,儘可能打破部門與項目的局限,而是採取一種較扁平的目錄結構,最終強迫自己將注意力集中在創造性任務之上。同時與傳統的目錄結構最大的區別在於多了一些積極情緒暗示辭彙。比如以前的《歐陽的個人文檔》更新為:《個人效率》。《歐陽的公司文檔》更新為:《管理藝術》。傳統的分散在不同目錄結構下的創造性任務,則單獨用一個《創造樂趣》的文檔來歸類。

涉及軟體或網站:

Total Command:通過對 TC 的常用目錄結構的使用以及 F3、F4 鍵的使用,可以快速查閱一篇文章以及設置自己的常用目錄。


2. 系統化知識結構:降低專業知識學習門檻

網路時代的學習主要有三種方式,1)通過資料學習;2)通過身邊的人學習;3)通過網路社區的關鍵人物學習。

對於前者來說,應儘可能依賴系統化的知識體系,比如專業論文以及圖書,而非網路零散檢索。 通過 NoteExpress 的文獻檢索功能,可以快速了解到某領域的專業知識分布狀況。 通過專業圖書以及專業 pdf 下載網站,則可以快速下載到某個領域的最新電子版圖書。(個人比較推薦對 RapidShare 的搜索引擎)而通過 NoteExpress 的批量附件鏈接功能,可以快速鏈接你以前下載的大量論文或資料。

對於後兩者來說,通過對博客而非網頁的檢索,可以快速了解到在某個新的領域,有哪些人在關心。

涉及軟體或網站:

1)NoteExpress 文獻管理軟體:國內 No.1 的文獻管理軟體。

2)RapidShare 文件搜索引擎


3. 設置心流時間,拒絕干擾

現代工作環境,是非常不利於產生心流的。什麼是心流?可參考我的文章:

當人心中有個目標,又有足夠的「巧力」時,他與目標之間的距離會在自己可見的範圍內,他的心中就會形成一種叫做「挑戰」(或更清楚地說,應是「見獵心喜」)的力量,使個人的行動與環境的反饋之間形成「立即明晰」的互動,個人意識的注意力被立即的反饋攫住,而環境也逼迫著個人意識作出回應,就像乒乓球高手相互對打,小球成為兩人之間意識流動的媒介。這時的意識狀態,契克森米哈賴教授稱之為「心流」(Flow) 。

Flow: the psychology of optimal experience

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賴

一些諸如接電話、網路聊天的事情,都會阻礙進入心流狀態。因此,可以根據自己的作息時間,設置一個自己的優勢時間。在這個時間段,關掉干擾注意力的工具,同時專註於容易產生心流的任務,比如寫作、翻譯、思考。在自己的優勢時間,則儘可能不要去干自己的不容易產生心流的任務。

那麼,如何分析自己的優勢時間呢?一方面是根據經驗以及作息時間來統計。另一方面,可以使用電腦統計軟體,根據統計結果,看自己在什麼時候,聊天比較忙;什麼時候,比較容易進入較好的工作狀態。

涉及軟體或網站:

時間記錄軟體

電腦端: RescueTime,WakaTime,ManicTime 等

手機端:aTimeLogger,iHour,MrTime 等


4. 專註任務而非工具:使用 Markdown 寫作

寫作一般而言,會碰到這麼一些難題:

難以專心:寫 Word 文檔的時候,我們經常浪費大量時間在 Word 本身上,特別是那 80% 我們用不到的功能。比如,找借口,Word 又出問題了;或者,又要升級了。其實,在內心偷笑,哈哈,可以偷懶了。

浪費力氣在排版上:使用 Word 時,我們會花費大量力氣去排版,試圖讓文檔變得漂亮一些。是粗體還是斜體,是宋體還是黑體,對創作來說,有那麼重要嗎?

難以自動的版本跟蹤:每一位自殺的寫作者的電腦文檔裡面,都必然有一個 Word 文檔,從 V1.0 到 V20.0 的無數版本…

難以共同協作:想想你讓一位合作的編輯幫你改書有多麼痛苦,一個 Word 文檔來,一個 Word 去,極其難用的修訂與審閱功能,你就理解了;

從 2009 年開始,我拋棄 Word 寫作,幾年來,幾本書、十萬字以上的長文檔,幾乎只是用 Word 在最後做個轉換與掃尾工作。剛開始是使用 Google Docs,然後當Markdown 出現在視線之中後,毫不猶豫轉到它上面來了。

在用 Word 寫作的時候,經常浪費大量時間去思考排版,但是因為 Markdown 足夠簡單,你無法思考排版,也沒必要思考,所以,逼自己集中精力寫作。Markdown 語法因為格式足夠簡單,所以,導致開發者非常容易生成漂亮的版式,一切既有的 CSS 都可以簡單修改之後套用,如:css 1 、css 2。

這是我在寫的一篇長篇科普文章。大家可以看到,我左邊寫,右邊就是非常漂亮的稿件出來了。同樣,值得驕傲的是,這個寫作軟體,在世界範圍,廣受好評的 Mou ,也是另一位國人 Chen Luo 開發的 :D 我們為這個時代,類似於 yihui 與 Chen Luo ,這批安靜的創作者而驕傲。

涉及軟體或網站:

Mac 等平台下推薦 Mou

Windows 平台推薦 MarkdownPad

RStudio 可作為寫作科技論文與 R 語言編輯器選擇,它是跨平台的

MarkdownHere 藉助 Chrome 插件,將 Gmail 寫作窗口變為 Markdown 在線寫作窗口

可以直接在線通過 GitHub 撰寫與提交 Markdown 文件,GitHub 有自動的版本跟蹤功能,不用擔心寫廢與找不到以前寫的


5. 自動化重複任務:減少滑鼠使用機會

人們之所以往往難以改變自己的行為模式,因為常常要面對枯燥的重複性任務,而非類似於最近發展區的心流任務。

知識性工作,很大程度是輸入與輸出字元串的問題,為了提高輸入輸出的效率,可以參考《卓有成效的程序員》這本書的思路。儘可能地將自己的工作自動化,減少使用滑鼠、人工操作的機會,多使用鍵盤或者使用腳本來自動化操作。可以嘗試學習一門近期流行的編程語言,比如歐美心理學家用得非常頻繁的 Python 或者 R 。

卓有成效的程序員

Neal Ford

隨著現代計算機的發展,腳本日益容易使用。腳本與窗口界面程序的最大區別,就在於可以保留你處理任務的邏輯、流程,並且可以重複、自動化。而窗口界面程序,需要你無聊地一次又一次去計算某個維度對應的題目。一位好的心理測量研究者,可能撰寫一個測驗的處理流程,需要半天時間寫腳本。但是未來他的接手人,只需要 10 分鐘運行腳本,即可得出結論,同時其他心理測量研究者可以對他的腳本進行審查, 以找出他的錯誤之處與改善之處。

對於一些瀏覽器任務,比如重複填寫表單,則可以使用 Firefox 的 IMacros 或者 Firefox 的自動表單之類的插件。

涉及軟體或網站:

1)R 語言

2)Python 語言

3)Ruby

4)自動化瀏覽器任務


6. 大籮筐:歸檔零散思想或生活目標

對於熱愛生活的 MM 來說,會給自己的家裡準備多個色彩鮮艷的紙盒或者箱子,拿來收羅雜物。同樣,對於自己的零碎思想,也可以準備一個大腦的大籮筐,將零散想法、創意、靈感,以手寫、手機寫、在線寫等多種方式, 寫入 Evernote 之中,並將其同步到 Evernote 的網站,隨時隨地查看。當然,你也可以使用其他的類似軟體。

還記得你年少時的夢想?因為生活的壓力,是不是慢慢地忘記了那些夢想。然而,這些世界上,同樣存在一批理想現實主義者,堅持一定要改變世界而不是被世界改變自己的理念。這樣的人,有蘋果公司的喬布斯;有 Patagonia 公司的 Yvon Chouinard。如果希望記錄自己的零散的夢想或者提醒自己,可以使用時間管理軟體,來對生活歸檔。

涉及軟體或網站:

1)Evernote 、為知筆記等

2)rememberthemilk、OmniFocus、Things、Wunderlist 等


7. 分享主義:促進你的創造力

心流理論創始人契克森米哈賴教授在鼎鼎大名的心理學家斯騰博爾格主編的《創造力手冊》中指出,創造力並非心理學家所想像的那樣,是個體特質論的,而是系統論取向的。他寫道:

30年前當我開始研究創造力時,像大多數心理學家一樣,也相信它純粹由內部心理過程構成。我認為,人們可以通過研究產生新穎性的那麼個體的思維過程、情緒和動機來了解創造力。但是年復一年的工作,令我變得沮喪。在對藝術家的跟蹤研究中,越來越清楚的是,一些最具有創造性潛力的人卻停止搞藝術而追求了通常的職業,而另一些看來不太有創造性個體特徵的人卻堅持著,並逐漸創造了被譽為重要創造性成就的藝術作品。

創造力手冊

羅伯特·J·斯滕博格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是體現創造力的成就。但是按照心流的創始人的觀點,這種成就必須依賴專業社群,這個專業社群往往比人們想像的要小得多。據他指出,只要少數物理學家的承認,愛因斯坦的理論就會進入現代學科體系的傳播體系,愛因斯坦的創造力因此得以發現、傳播。成千上萬的人就接受了這一微小領域的判定,在並不理解它的情況之下,驚嘆愛因斯坦的創造力。

從這裡引申出來的觀點即是,人才很多,但是被大家知道、承認的創造力人才不多。絕大多數現代企業制度的設計是不利於創造力的體現的。因此,我們可以給自己創造一個更有利的微觀生態環境,採取分享主義的取向。通過 Twitter、個人博客、SNS 社區等多種渠道, 將自己的思想分享出去,同時,介入專業社群體系。當得到專業社群的反饋,這種創造力慢慢地就形成良性循環,最終不斷地產生心流。

對於這種現象,著名心理學家,斯坦福教授德韋克提出了一個非常精妙地理論體系:心理定向(Mindset)。在她的書《看見成長的自己》中,她問道:為什麼一些人常常相信智力是不能改變的,對於任務的挑戰,傾向於從自己的智商出發;而另一些人則常常相信智力是可以改變的呢?前者,她稱之為:固定型心理定向;後者她稱之為成長型心理定向。

看見成長的自己

卡羅爾·徳韋克

對於一些既可能產生心流的創作型任務,固定型心理定向的人往往傾向於炫耀自己以往的智商與既定成果,一旦遭遇挫折,則感到鬱悶;而成長型心理定向的人則更幽默與靈活地看待人生中的挑戰性任務。德韋克針對四百名五年級學生進行實驗,她比較了兩組孩子,一組獲得「用功」的表揚,另一組獲得「聰明」的表揚,她發現被讚賞「用功」的一組測驗成績較好,也較能應付困難的功課。德韋克指出:讚美孩子的天賦,往往使他們誤以為憑天賦就會成功,不必努力. 結果他們害怕考驗,不會努力保持好成績,反而停下來任人趕上。

當然,你也猜到了,成長型心理定向的人更容易獲得成功。慶幸的是,德韋克的研究同樣指出,類似於分享主義的行為,能夠改變自己的心理定向。

涉及軟體或網站:

毛向輝的分享主義:http://t.cn/SLovCR


開智好文

如何從智力不對稱到信息不對稱?

如何快速獲取優質信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開智微播 的精彩文章:

想要讀書又快又好?8 個小技巧幫到你!
陳虎平:一個青年人的奮鬥

TAG:開智微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