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你是否聽到沉默的孩子內心的尖叫?

你是否聽到沉默的孩子內心的尖叫?

沉默在尖叫!

偶然間看到這句話,常爸的心像針扎似地疼了一下!因為最近看到了一個4歲女孩麗比的故事,還有家人們溫情下的忽視和冷漠!

有著金色頭髮、大眼睛的麗比,出生於英格蘭一個中產階級家庭,看起來相當可愛,但卻有些安靜憂鬱。因為身患先天性重度聽力障礙,麗比聽不到,也說不出來。本來這種先天的殘疾和溝通障礙已經讓麗比很孤獨了,而家人習以為常的忽視更讓她無助。

比如爸爸,談及對女兒的期待就是「沒有期待」!

奶奶呢,就是不屑一顧,對老師的表揚表示深深懷疑。

說到工作的事情,奶奶更是一臉暗諷。

在奶奶和爸爸眼裡,麗比是沒什麼前途了,也就不值得關心了!那麼,號稱最關注麗比的媽媽,又是否真的了解女兒呢!遺憾的是,強勢的媽媽一直拒絕承認孩子有問題,沉浸在「完美孩子」的幻想里,絲毫不關心麗比的真正需求。

社工喬安建議讓麗比學手語,因為相比於唇語,手語更簡單易學。可是媽媽的態度是「我們都不懂手語」!言外之意就是,我們不懂,更不想學!

不死心的社工喬安想要繼續說服麗比的媽媽,她解釋道:「唇語只能讀懂別人說的。那她怎麼表達,怎麼說出來呢?這樣對孩子並不好。我們會把口語和手語結合起來教,看看孩子能學會多少。很多孩子學習了手語後,都反映相當好,因為它更容易。」

但可惜,還是被媽媽一口回絕了,因為她堅持認為麗比能「聽」懂家裡人的講話。

雖然嘴上說自己關心女兒,也一直在談論女兒的事情,可是這位媽媽恐怕從來沒有從女兒的角度考慮過。她從沒想過,女兒這麼安靜、憂鬱僅僅是不會說嗎?女兒真的不需要表達,只要傾聽么?

常爸甚至暗自揣測,媽媽之所以堅持讓麗比讀唇語,不讓她學手語,是因為這樣就不會顯得自己女兒與其他孩子不一樣,就可以繼續滿足她自己對「完美小孩」的幻想了。

可是,一個無可避免的事實是,麗比就是一個天生的聾啞人,對她來說,唇語比手語更難。而社工喬安的堅持,也讓所有人看到,學會手語的麗比明顯要更快樂。

從第一次見到麗比時,喬安就教麗比用手語表達。

在喬安的影響下,麗比試著用手語表達自己的想法!得到回應的麗比,臉上終於露出了笑容。慢慢地,麗比已經能夠熟練地用手語進行表達,可是卻沒人注意到她這一變化,或者說,壓根兒就不打算重視。

一天吃飯時,麗比用手語表示自己想要喝橘汁。

哥哥看到了,但是不明白妹妹在說什麼。

父親不以為然地說:「她可能是餓了!」接著就轉移了話題。

然後,順理成章地,全家人就開始討論起哥哥的髮型問題。

沒有人再理會麗比的要求!可憐的小麗比沒有再堅持,像之前一樣,默默地接受了被忽視的事實,因為她早就習慣了!

明明剛剛找到可以與人一來一回對話的可能,和表達自我的機會,這時麗比又迎來了當頭一棒——被我們寄予厚望的媽媽無視女兒這4年來方才展露出的快樂和自信,固執己見地以「全家人都太忙了」為理由拒絕學手語,還強迫女兒停止學習手語。

故事又回到了起點,只是,感受了希望、經歷了表達的快樂後的麗比,此時又跌回到失望中,不知這會給這個年幼的孩子增添怎樣新的創傷。看到這裡,常爸的心裡一片蒼涼。還好,這只是電影故事,只有這麼想常爸才能釋懷一些。

這部講述聾啞兒童故事的電影名叫《沉默的孩子》(The Silent Child),在3月份剛剛獲得第90屆奧斯卡最佳真人短片獎。

這部劇里,每個人的形象都非常鮮明,但讓常爸印象最深的還是麗比的媽媽,雖然她一直強調:我是麗比的媽媽,我懂什麼才是對女兒最好的!但她的自信卻恰恰反襯了她的冷漠和無知。而這讓她不斷地遠離女兒,因為她從來沒有試圖和女兒溝通,沒有傾聽孩子的想法和感受,甚至連走近的努力都不肯嘗試一下——這多像那些拍著胸脯說「你聽我的,都是為你好」,卻一步步將孩子逼入絕境的父母啊!

最近常爸又刷到了一篇凄慘的新聞:

就在上個月,因為補習班的問題,父女之間爆發衝突,後來演變成夫妻衝突。情急之下,女兒用了最簡單粗暴讓父親閉嘴、讓這一切結束的方式——親手用刀捅死了父親。

好多人說這是家庭暴力造成的,而常爸卻覺得最大的兇手是「零溝通」!

對女兒給予厚望的教師父親,永遠看不到孩子的壓力和努力,只一味地催促著她學學學,甚至因為成績下滑說出「這個成績給別人舔屁股都不夠!」這樣的刻薄話。

在父親的高壓下,女兒努力地學習,成為班裡的學霸。可是卻一點兒不覺得快樂,反而更壓抑、沉默,她自己的QQ空間簽名是:沉迷在自己的世界裡還不是因為孤獨!

女兒的孤獨,父親沒有看到;女兒的心聲,父親根本就不想傾聽。這會產生怎樣的後果?有句話叫:不在沉默中滅亡,就在沉默中爆發!

在發現父親死亡後,女兒沒有後悔和哀傷,而是一邊拍手一邊哈哈大笑著說「殺得好,殺得好!」這是積攢了多久多深的孽緣,才能讓她用如此近乎癲狂的方式,發泄著自己的憤怒和痛苦!

終於解脫了,直到此刻,所有人才看到女兒的真實感受!

從後續報道我看到,女兒不是不努力,也不是不知道上進。她不去上課,只是因為覺得自己已經掌握了這些知識。如果父親給女兒一個機會,讓她說說自己的原因;如果女兒能找到一個方式,和爸爸好好溝通。也許,悲劇就不會發生了!

可惜,這世上並沒有後悔葯。恐怕,即使「早知道有後來的一幕」,這位當教師的父親也依然不知道當初自己該如何傾聽,該怎麼教育自己的孩子。

你真的能聽到孩子嗎?

關注常爸的粉絲中,基本都是小孩子的家長,還好我們還有充足的時間來學習,和陪伴孩子的成長。關於父母該如何傾聽,這裡,常爸也為大家找到了一段視頻,為我們做講解的是美國一位P.E.T.(P.E.T.即Parent Effectiveness Training父母效能訓練)督導Meike Lemmens。她給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提示:

我們傾聽的是什麼?

是孩子的感受!

好多家長之所以不願意聽孩子說話,是因為他們無形中默認了:聽孩子說,就代表同意孩子的訴求。但是,聽是一回事,是否同意是另一回事。

「我知道你真的很想要這個玩具……」其實,當我們說出此刻孩子的感受,就已經足夠了!而這並不代表,我們同意給他買。

反之,如果只是單純地滿足孩子的要求,根本就不是真正的傾聽,反而是驕縱!

所以,對於孩子來說,感受被聽到、看到更重要。傾聽,不是去滿足孩子的要求,而是傾聽孩子那一刻的感受,這才是孩子真正需要的。

孩子的每一次要求,背後都掩藏著真實的心理需求。也許是他在尋求關注,也許是因為沒有這個玩具被嘲笑、傷心了,也許是孩子結交了新朋友、想要討好朋友……這些才是真正需要家長關心孩子的東西。

所以,當孩子告訴你他的想法或要求時,不要輕易下定論:

你這麼貪心啊?

你怎麼這麼多要求啊?

除了玩具,能不能想點其他的?

……

當你的指責和評判出現時,通過孩子心房的路也就被阻斷了!你的愛和關懷也將被關在門外,異化成無止境的控制和壓力。

我們的孩子比麗比幸運的是,他會說話,敢表達,但也許有一天,他也會在你的「培養」下,不復陽光和健談,甚至邁向我們都無法想像的極端,或滅亡,或爆發……

前車之鑒還少么?!

緘默有時就是最嚴厲的批評。

不要再把沉默當乖巧,那是孩子在掙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常青藤爸爸 的精彩文章:

總說孩子「什麼都不懂」,但沒看透生活的好像是我們!
這群腦殘的父母,真的把孩子玩殘了!放娃一條生路吧,博流量不是這麼博的!

TAG:常青藤爸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