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判斷你是否在受虐關係?

判斷你是否在受虐關係?

很多人都不願意承認自己是人渣收割機,因為他們已經習慣性的陷入一種受虐模式,追求熟悉的受虐感,放棄追求自己的獨立性。

其實很多時候,是我們自己內心隱藏著某一種動機,讓我們自己把這一段關係變糟糕的。

因此,我們要如何脫離這種習慣性受虐的情節呢?

舉個例子

伴侶其中一方是好好先生或者好好太太,另外一方對他們頤指氣使,自我放縱,全然不在乎另一半的感覺,一般人遇到這樣的狀況可能早就氣炸了,拂袖而去。但是這段關係中的好好先生或者好好太太會非常順從,無論對方提出怎麼樣無理的要求都接受,無論對方怎麼樣霸道跋扈也沒有問題。因此身旁的人總是看不過眼,覺得他們人很好,反觀他們的另一半為人很壞。

這樣微妙的關係展示了一方是受虐狂,有一方是虐待狂,而受虐狂卻並沒有要脫離這樣的關係,就算對方在怎麼無理他(她)都非常的愛對方,繼續得呆在這樣的關係裡面,不斷地付出。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了一段關係中那個自虐的人會表現的「樂在其中」呢? 為什麼他(她)不離開這樣的關係呢?

他(她)是否沒有和對方溝通真實的感覺、需要,也不會去拒絕對方的任何要求呢?

三個原因

其實,這不是因為這位好好先生或者好好太太他們人特別好,在這樣的行為表現的背後是有原因的。

第一個原因,沒有自信,沒有自信的人會刻意的把自己放置於低的位置,在這樣的位置裡面他們會感覺到安全,心裡想的「我已經對你這麼好了,你總不會離開我了吧」、「我已經付出這麼多了,你應該不會走」。沒有自信的人他們的內在自我價值感很空,所以他們會把自己的價值建立在別人的給他(她)的需要上面,當別人需要自己的時候,自己就是有價值的,因此在付出和犧牲當中,他(她)滿足了自己成為一個救世主的感覺,也享受「你這麼差,我還對你這麼好,所以可見的我有多好」這樣自我價值感的建立。

第二個原因,他(她)背後很想向對方要某種東西,或許是物質、精神、身體上的,但是他(她)沒有辦法直接的跟對方溝通,可能他(她)的觀念裡面,直接溝通、講出自己的需求是不太好的,所以他(她)採用這樣的方式,「我為你付出這麼多,那麼你總會願意來跟我交換我想要的東西吧」。他(她)想要跟對方要求東西,但是他(她)不去講明白,因此想用付出來換取對方主動了解他(她)的需求,但是通常人們會看到這樣的人他們很失落,因為他(她)的另一半並不會真正的體貼他們的需求。

第三個原因,心理防衛機制有一種反向作用(reaction formation),當人的內心存在對對方攻擊性的想法,或者有不好的感覺的時候,你內心很害怕這種東西從心裡釋放出來,會對你們的關係造成影響,所以他們的心理會採用防衛的方法,持完全相反的態度,去應對這個關係,也就是他們用不斷地付出來壓抑對對方的不滿,而這樣的關係裡面,付出的一方內心存在敵意,有可能這種敵意是對對方隱含的,如果壓抑地嚴重,可能會轉化成對自己身心的攻擊。

這樣的情況在東方社會較顯著,比如以前傳統的家庭當中,丈夫有了外遇,妻子受到傳統的約束沒有辦法離開婚姻,也沒有謀生的力量,導致妻子在家庭中必須忍耐,維持一個好妻子的角色,甚至會做得比之前更好,更加地照顧丈夫和孩子,但是這個好妻子並沒有感染丈夫,那個好像是帶著面具在服侍丈夫,背後是一種很冷的感覺。

反向作用一旦久了,人的壓抑太深,敵意無法排解,他(她)會轉回來攻擊自己,出現一系列的身心癥狀,身體會莫名其妙地感覺到不舒服的情況,胃痛、身體痛、呼吸系統出現毛病,醫院檢查也發現不了真正的問題,他(她)就是全身不舒服,這就是因為在反向作用中他(她)壓抑太久轉而內化。

尋求解決

如果你身旁的朋友或者你自己正在這樣的關係當中,我們應該如何讓我們的關係更加健康呢?

建議就是要做到對自己誠實。

很多時候我們不敢對自己誠實,覺得真正去面對那樣的自己好可怕,這樣的感覺不舒服而選擇不要,但其實,是我們把這種恐懼想像放大了。

倘若真正去觀察我們的情緒背後的想法,會發現很多東西都是我們想像出來的,而不是事實。上面所提到的三個原因根源都圍繞同一種情緒,那就是恐懼和害怕。

這種情緒的感覺很大一部分是來自於我們想像出來的,這個想像出來的恐懼和害怕又是來自於人內在扭曲的想法。

對於沒有自信的人,他(她)覺得自己一文不值,這個想法本身是有問題的、扭曲的,如果我們詢問自己,我們的想法是事實嗎?你會發現覺得自己一文不值這是想像出來的,並不是事實。

對於他(她)不好意思向對方提需求,這樣的想法是事實嗎?這也是扭曲的想法,因為能夠誠實的表達自己,跟對方是否覺得自己是好的這兩件事是一點關係都沒有的,這只是用一個錯誤的認知將兩件事綁在一起。

對於用付出、奉獻來壓抑自己對對方的不滿,害怕一旦自己的情緒發泄出來會造成對方的離開,想像如果自己擁有一段破裂的關係,自己就是一個沒有價值的人,當中的扭曲同樣在於放大了恐懼,傷害了自己,沒有形成真實的認知。

自我祝福

如果陷入了自虐的情節,我們要學會真實的面對自己,真實的檢視自己的想法和情緒,看看我們的想法是事實嗎?還是我們扭曲的想像呢?

當我們把自己好好的覺察一遍後,當我們發現真正需要接受的是事實而不是你扭曲的想像的時候,你會發現原來那個恐懼沒有那麼大。

當我們願意接納自己的恐懼,願意讓我們的情緒真實的經歷恐懼害怕的感覺的時候,那份恐懼和害怕自然而然會減弱甚至消失,它的出現只是讓我們經歷而已,我們經歷過了,我們的「功課」就做完了,它們自然就走了。

當你真實的面對自己,你會發現恐懼沒有那麼大,你會生出力量和勇氣向另一半表達你的需求,建立一個兩方都能協調得益的相處之道。因為你的恐懼心在你真實體察的過程中慢慢自然的消失了,所以你也會有力量接受一切的結果,兩方能夠協調,共同走上一起的道路是非常好的。如果對方不願意協調,你也不會苦苦相逼,誓不放手,你會誠信坦然的祝福,Let it go,這樣才是一個獨立健康的人,在親密關係裡面有的健康表現。

在感情里當個勇敢的人其實不難,只要我們願意看清楚自己,你會發現那些我們害怕的「以為」,都只是想法,不是事實。

-end-

*圖丨網路,若有侵權,請聯繫後台。本文由安心讀書衚衕原創首發,轉載請申請授權並註明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安心讀書衚衕 的精彩文章:

TAG:安心讀書衚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