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研究問題是怎麼提出的?

研究問題是怎麼提出的?

研究問題是怎麼提出的?科學研究的三個階段

01

揭示現象

在現實生活中,你發現了什麼?

也即揭示現象

在現代,現象是指:事物在發生、發展、變化過程中所表現的內在聯繫性和客觀形式。根據其特性可以分為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例如,貓有四條腿、太陽是圓的等屬於自然現象;戰爭爆發、人口遷徙等屬於社會現象。

在全科醫學的研究領域中,由於個體的健康既有自然疾病因素,也有社會心理因素,因此,研究者在研究領域發現的現象往往不能單純地被劃分為社會現象或自然現象,而是應當遵從「社會-心理-生物」的框架範疇,既要理解其自然屬性,也要了解其社會屬性。

「社會-心理-生物」三維醫學模式

所以,在這個階段,我們常需要問問自己,在生活中,我們發現了什麼現象?

觀察一個現象,並把它揭示出來,需基於大量的紮實工作和淵博的知識結構,通過大量的觀察與歸納,方可逐步描述事物的客觀形式和揭示事物的內在聯繫。

(1)現象的效能-揭示的現象必須是真實而穩定的。

這裡又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故事......

(2)現象的描述-現象的描述必須是清晰而完整的。

客觀世界作用於事物個體的因素分為基本因素和次要因素兩類,基本因素決定事物的必然規律,次要因素使事物呈現統計規律。人們所能認識而且能夠控制的因素是基本因素,而大量的次要因素未能為人們所認識或未能被人們所控制,但只要存在次要因素的影響,就必然會有所表現。

完整地對事物進行基本因素與次要因素的記錄,不但能夠幫助我們日後時刻回憶究竟發生了什麼、把握事物的脈絡,更重要的是,這些寶貴的第一手資料更是我們進行工作、開展研究的最好證明。

以臨床醫學的工作和研究為例,我們最熟悉的應該是患者的病例檔案表(CRF)表了,其實,病例檔案表並不只是我們開展一個課題、申報一項研究才需要製備的工具,如 若在病例檔案表中,詳細地記錄患者與研究者(醫生)之間發生的所有的診療故事,並進行累積與分析,可能有助於發現新問題,開展新的研究。

02

鎖定問題

分析現象背後的問題域,你準備研究什麼?

(1)鎖定問題-使用「5W1H」分析法

在社區內進行的科研活動中,針對已經揭示的現象,我們將「5W1H」進行變通

what:發生了什麼事?-這個現象是什麼?(對其描述務必定性,並儘可能定量)

why:為什麼?-這個現象因為什麼而出現?變換其中的 條件是否還會出現?

where:在哪兒發生的?-這個現象發生在哪兒?為何在這裡?別處如何?

when:什麼時候發生的?-這個現象發生的時間點有何特殊性?在其他時間段發生怎樣?

who/whom:誰牽涉進了這件事?-這個現象有哪些人、財、物,參與其中?分別發揮什麼作用?

How:這件事是如何發生的?-這個現象發生髮展的經過是怎樣的?涉及哪些前因後果?

通過上述的5W1H法,將現象背後的各個問題窮極!

(2)要素分屬於哪個領域-制定研究路徑

在科學研究中,一個被揭示的現象可能需要開展一系列的研究才能得到全面的解釋與解決,以幫助我們進行下一步的工作,這些研究並不是雜亂無序進行的。

規劃時,應該遵循兩個原則:第一,洞察並尊重事物內在的發展規律,搞清楚先決條件;第二,遵從人們認識世界的客觀過程,總是先了解/回答什麼,再詢問/解釋為什麼,最後學習/回答怎麼做,在以上兩條原則基礎上,研究者再根據自己的興趣與客觀條件,進行研究問題的排序(排序完整,即是研究路徑),以保證在一開始,就從全局的角度,對現象背後的問題域各個方面、各個層次、各個要素進行了統籌規劃,接下來,方可集中有效資源,高效快捷地實現目標。

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研究路徑。

我們以全科醫學比較熱門的:「舒緩療護」為例,從「5W1H」方法開始,進行研究路徑的設計。

(3)你對哪個要素最感興趣-遵從內心

03

驗證問題

對鎖定的問題進行驗證與確認。

(1)同行驗證:我的問題對同行來說,是否先進、實用?

變數1:科學研究的已有成果:前人在這個問題上有哪些重要的研究?我如何確保,我的研究問題對於同行來說,是先進的?

我們應當充分進行文獻的複習與 概括,必要時,應當向問題所在學科領域的專家進行諮詢,但需要注意,諮詢時僅針對研究問題的先進性進行查詢與詢問,而不能放大成對「研究可行性」的詢問,這個複合問題可不是專家就能回答完的,許多需要研究者本人回答。

變數2:研究機構:對於相同機構的同行來說,本研究的實用性如何?

(2)自我驗證:我的問題在現有的方法體系下,能否被科學解決?若能,是否是我能做並願意堅持的?

變數3:研究方法:擬採用的研究方法是否能夠回應研究問題,確保本研究的科學性?

在此提醒各位研究者,如果在這一階段遇到了困難,一定要詢問相應學科的方法學專家(同事、朋友、同領域的專家)並進行學習,以確保研究的科學性。

變數4:研究者:我是否是這項研究合適的承擔者?我是站在誰的角度來研究這個問題?

一個合適的研究承擔者至少包括三個特徵。

1合適的學科背景;

2穩定的研究團隊:研究的承擔者應當擁有一支非常穩定、職責明確的研究團隊,協助其完成研究;

3意願與能力:研究的承擔者必須充分預計到研究持續的時間,耗費的資源,做好持續承擔研究的準備,培養自己的研究能力與組織協調能力。

變數5:研究的範圍和對象:我是否明確我的研究對象?這些對象在我的研究過程中是否可及?

變數6:物質輔助手段:我是否能夠有足夠的研究場地、設備、經費支持?

變數7:社會背景:我是否願意在當下的環境中持續本研究?

社會背景需要驗證的原因在於:提示我們進行倫理,社會效益的考慮。研究者生存在社會的大背景之中,因此,開展研究時必須詢問自己是否願意在當下的社會背景中開展持續研究,直至研究結果推動現實工作。

經歷以上7個問題的驗證,如果你的答案都是「YES」,那麼恭喜你,讓我們做好準備,開展「科研六步」吧!

特別關注

【Abundant】醫生多點執業熱潮下,誰需要全科醫生對接業務

【Abundant】醫生多點執業熱潮下,細數全科醫生多點執業平台

11-30 特稿

【Wise】如何&從哪裡申報各類科研項目,這裡有全景掃描

11-30 特稿

全科推動社區健康

行業發展促進平台

打造GP【成長·執業·創業】促進平台

學科建設|人才培養|執業創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老子騎青牛去了哪裡?
還有十七天你的年齡就以2開頭了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