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歷史文化——達爾文《物種起源》正式出版

歷史文化——達爾文《物種起源》正式出版

1859年11月24日,達爾文《物種起源》第一版發行,共1250冊,當日便銷售一空。也就是從這一天開始,進化論逐漸撼動整個世界——誰也不會想到,正是這一生物學的理論,意外地對中國近代思想史乃至中國現實產生巨大影響,且至今不絕。

事實上,達爾文自己始終反對把進化論用於社會思想學領域,直到臨終時他也沒有發現有什麼理由可以把進化論用於哲學。他在1878年評價這種做法時說:「這是一個極其愚蠢的觀念。」反思進化論在中國的種種,一直以來多的是稱讚其鼓勵變革的思想解放作用,然而對於其在社會思潮方面的負面影響卻甚少有人提及。

對於中國而言,把進化論這種生物學學說引入社會人文界其實對中國傳統文化形成了極大的破壞,並使得沉醉於「進步」與「進化」這些名詞中的國人日益功利化與「機器化」。

在該書中,達爾文首次提出了進化論的觀點。他使用自己在19世紀30年代環球科學考察中積累的資料,試圖證明物種的演化是通過自然選擇(天擇)和人工選擇(人擇)的方式實現的。

達爾文自己把《物種起源》稱為「一部長篇爭辯」,它論證了兩個問題:第一,物種是可變的,生物是進化的。當時絕大部分讀了《物種起源》的生物學家都很快地接受了這個事實,進化論從此取代神創論,成為生物學研究的基石。即使是在當時,有關生物是否進化的辯論,也主要是在生物學家和基督教傳道士之間,而不是在生物學界內部進行的。第二,自然選擇是生物進化的動力。當時的生物學家對接受這一點猶豫不決,因為自然選擇學說在當時存在著三大困難。

《物種起源》的出版,在歐洲乃至整個世界都引起轟動。它沉重地打擊了神權統治的根基,從教會到封建御用文人,群起攻之,誣衊達爾文的學說褻瀆聖靈,觸犯君權神授天理,有失人類尊嚴。與此相反,以赫胥黎為代表的進步學者,積極宣傳和捍衛達爾文主義。進化論轟開了人們的思想禁錮,啟發和教育人們從宗教迷信的束縛下解放出來。

達爾文(1809~1882),出生於英國西部施魯斯伯里一個世代為醫的家庭。16歲時,他被送到愛丁堡大學學習醫學。但達爾文從小就愛打獵,採集礦物和植物標本。父親認為他遊手好閒,1829年,在盛怒之下,他被父親送到劍橋大學學習神學,希望他成為一個「尊貴的牧師」。1831年,達爾文從劍橋大學畢業。同年12月,英國政府組織了「貝格爾」號軍艦環球考察,達爾文以「博物學家」身份自費搭船開始考察活動。這艘軍艦穿越大西洋、太平洋,經過澳大利亞,越過印度洋,繞過好望角,於1836年10日回到英國。1842年,他第一次寫出《物種起源》的簡要提綱。1859年11月,達爾文經過20多年研究,終於寫成科學巨著《物種起源》(全名:《論藉助自然選擇(即在生存鬥爭中保存優良族)的方法的物種起源》)。1882年4月19日,這位偉大的科學家因病去世,他的遺體被安葬在牛頓墓旁。

達爾文的祖父曾預示過進化論,但礙於聲譽,始終未能公開其信念。他的祖父和父親都是當地的醫生,家裡希望他將來繼承祖業,1825年16歲時便被父親送到愛丁堡大學醫學。

達爾文本人說過:「我一生中主要的樂趣和唯一的事業,是我的科學著作。還有一些在旅行中直接考察得到的最重要的科學成果。」如:達爾文本人所寫的著名的《考察日記》和《貝格爾號地質學》、《貝格爾號的動物學》等。在他的著作中,具有特別重大歷史意義的是《物種起源》,表明達爾文的進化論思想和自然選擇理論的逐步發展過程。《物種起源》的出版是一件具有世界意義的大事,因為《物種起源》的出版標誌著十九世紀絕大多數有學問的人對生物界和人類在生物界中的地位的看法發生了深刻的變化。《物種起源》的出版,引起造化論者和具有目的論情緒的科學家們(而這些人卻是占絕大多數)對達爾文學說的猛烈攻擊,也引起維護達爾文主義的相應鬥爭,積极參加這一鬥爭的除達爾文本人外還有進步的博物學家,他們到處都成為達爾文學說的熱烈擁護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弟大話人生 的精彩文章:

TAG:小弟大話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