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唐代大法官徐有功

唐代大法官徐有功

武則天統治時期大肆任用特務誅殺異己,大臣人人自危。可是那時卻有一個敢於和酷吏鬥法、維護良善的著名「法官」,他就是徐有功。

與武則天當庭辯駁

徐有功(640-702年),出身書香門第,年輕時以「明經科」出仕。先是擔任蒲州司法參軍(主管司法審判輔助官員),在武則天稱帝的前一年(689年),被調到朝廷任司刑(大理)丞,以後就長期在朝廷的司刑寺(大理寺)、秋官(刑部)、肅政台(御史台)三個司法部門任職,被人們尊稱為「徐大理」。

徐有功剛任司刑丞,就和武則天發生當面衝突。

當時發生一起所謂「顏餘慶參與謀反案」。酷吏來俊臣指控貴鄉縣縣尉顏餘慶參與李沖謀反,武則天已經批准死刑。可是徐有功卻在複核這個案件時認為顏餘慶是個「支黨」,最多只是流放。上朝時徐有功上前啟奏:

顏餘慶與李沖的交往全部都是因為李沖委託其討債而發生。而且在李沖案件處理的當年,皇上明確宣布李沖的黨徒魁首均已伏誅,「其支黨事未發者,特赦原」。今赦而復罪,即不如無赦;生而又殺,則不如無生。竊以為這樣處理不符合聖朝的名聲。因此還是請將顏餘慶按照支黨來處理,判處流放。

武則天聽了大怒,接二連三地責問徐有功。在武則天厲聲斥責下,在場的滿朝文武都嚇得戰戰兢兢,可徐有功鎮定自若,對答如流。武則天最後自己找了個台階下:「你還是去仔細考慮,再來彙報!」幾天後徐有功仍然按照自己原來的意見上報,武則天批示同意。

作為一個有頭腦的統治者,武則天通過這件事,覺得徐有功是一個真正的忠臣,以後也對徐有功另眼相看。

與酷吏鬥智斗勇

武則天要正式稱帝,考慮到所有李唐皇族宗室子孫都是潛在的反對者,因此對李唐宗室採取了嚴密的監控措施,並且積極鼓勵告密者揭發李唐宗室。有個叫韋秀的告發李唐宗室的遠房分支、當時擔任汾州司馬的李思順,說李思順曾經偷偷對他說:「汾州五萬戶,管十一府,有很多大族,可以設齋戒。《大雲經》上說:『理復思順好,李三五年少。』那就是指我了,我李思順恰好排行第三,兄弟有五個。」專門辦理這類案件的監察御史李恆等據此口供就向武則天報告,說李思順是「潛謀逆節、包藏禍心」,企圖借著這樣的「讖語」作為謀反的依據,應該從重處罰。武則天批示同意這個定罪。

案件移交到司刑寺判決,司直裴談判決李思順處斬首,家屬全部「籍沒」。作為司刑寺司刑丞徐有功認為:「企圖推翻朝廷的才是謀反,這個口供最多只是講對自己有利的徵兆,應該按妖言不及眾,處流三千里。」上報到武則天那裡時,李思順已經病死在監獄裡,武則天雖然仍然維持謀反的罪名,但宣布「特免籍沒」。李思順的家庭得以保全。

684年,徐敬業在揚州起兵反對武則天,雖然這場戰事很快結束,可是武則天授意酷吏以這個事變為由頭,不斷牽連不與自己合作的大臣入此專案。有一個酷吏推事使顧仲琰打報告,說有個叫韓純孝的,當年曾經接受過徐敬業委派的官銜,雖然韓純孝本人已經死了,可他的家屬還應該緣坐籍沒。武則天照例批准。徐有功為此專門上書:

按照《賊盜律》謀反者應該處斬,但是罪犯已經死亡的,就沒有處斬的辦法;而法律規定的家屬緣坐籍沒,是指罪犯處斬的情況下。家屬本身沒有犯罪,只是因為罪人才受處罰,罪人都沒有受刑,家屬如何緣坐?

武則天接受了徐有功的建議,下令釋放韓純孝家屬。以後各機關得以援引這個判例,前後免除籍沒之家達到300多戶。

由於告密風氣盛行,當時很多人為了一點小事就告發與自己有矛盾的人「謀叛」。有一年武則天派出去的推事使報告:有瀛州李仁恆等37人,被告發謀叛。司刑寺果然就判決罪犯全部處斬,父母、妻子流放三千里。徐有功又提出反對意見,說:「這37戶人家都是因為鄰里糾紛,一會兒告發是謀反,一會兒告發是謀叛。反、叛都是要有同謀的,無謀無契、口語口陳,立即作為證據來定罪,實在過於苛酷。現在這個案件正是口陳欲叛,尚未實行,請求按照法律處理。」大概這個案子實在太荒唐,武則天同意了徐有功的建議。還沒有執行,正好發布大赦,這些人家全部被赦免。

冒死忠諫

武則天正式稱帝後,經常發布大赦來邀買人心。可是她又擔心大赦過於頻繁,有引發犯罪的可能,因此在長壽二年(693年)發布大赦時,她特意下一個敕令,規定:凡是因公罪(工作差錯導致的罪過)要判流刑以上者,或者是普通犯罪應處徒刑以上者,或者是原犯死罪因朝廷頒布大赦而免除的,都必須在大赦後的一百天內自首,如果不自首的,犯罪行為被發現後,仍然按照法律處罰。

徐有功接到這道旨意,毅然上奏勸諫。他寫道:

《周易》說:「雷雨作,解,君子以赦過宥罪。」《論語》也說:「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今陛下播非常之恩,寬殊死之罪,已經發覺的犯罪,全部赦除之,這正是開啟他們的改過之心,開通他們的自新之路。那怎麼可以容納在赦前未發覺的犯罪,在赦後必須命令他們自首?臣請求陛下將臣之所見,交付群官集議,分析利害情況,提出完整的方案上奏。這樣才能使法制寬簡,民無怨言。

武則天接到徐有功的建議後,覺得面子下不來,在朝會時公開宣布:「前代帝王可以開創新的道理,那麼自我作古有何不可?徐有功上奏根本就沒有必要!」

她想不到的是,徐有功居然出班向前,高聲上奏說:「陛下聖斷!陛下既然稱『自我作古』,臣即不敢再說。可是臣請求的是交付群臣集議,不知道陛下是否准許?」

武則天一時語塞,想了想說:「那就令在京城的五品以上官員討論後報告。」當時的大臣們都讚歎徐有功這一冒死忠諫。

後來酷吏薛季昶指控徐有功「黨援惡逆」,這是個死罪,他的下屬得知消息,哭著來報告,徐有功卻坦然自若,說:「難道只有我一個會死,其他人都是長生不老的?」不慌不忙地清理文件,交代完了,緩步去受審。

武則天知道徐有功是被酷吏陷害,但也討厭徐有功老是拿法律來阻止她誅殺異己。她就召見徐有功,說:「你辦案件為什麼總是『失出』(重罪輕判)?」徐有功回答很巧妙:「失出,臣下之小過;好生,聖人之大德。」武則天也不想殺他,於是判處流放。不久就又召回他,仍然讓他當法官。

在武則天死後,很多被他平反的家族後代紛紛向朝廷請求追贈徐有功,唐中宗時朝廷頒布命令,追贈徐有功「越州都督」官銜。

(摘自《公務員文萃》2018年第三期)

稿件來源:《文史天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領導文萃 的精彩文章:

丘吉爾撰寫他所創造的歷史
品讀 皇后斷腕

TAG:領導文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