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以「樂天」自許者白居易

以「樂天」自許者白居易

在唐代詩中,對自己的立身處世有著明確的思考,並通過詩文創作將自己的人生觀點、生活態度加以多方表述的並不多,而白居易卻正是這樣一位有這方面的特色的詩人。

白居易以畢生精力從事創作,一生留下了300多篇詩文,「凡平生所慕所感,所得所喪,所經所遇所通,一事一物以上,布在文集中,開卷而盡可知也。」(醉吟先生墓志銘並序)這就是說,白居易一生的經歷遭際、窮通得失以及他的「所慕」(人生理想和價值取向)、「所感」(對生活的體驗和思考),均記錄、表述在他的詩文中了。大約也正是這個緣故,在眾多古代的詩人中,往往使我們感到對於白居易有更多的了解,並倍感熟悉和親切。同時對於後世白居易的研究者來說,所能獲得的資料也就十分真實而豐富。另外,白居易不但在詩文中喜歡錶現多方面的生活感受和人生態度,而且還往往對自己思想作某些直陳的說明,這對我們了解他的立身處世的原則,對社會、人生的思考,以及生平思想的某些變遷和發展軌跡,就有了更直接的憑藉;對於研究和說明他的人生觀,有了更方便的條件。

一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的形成和確定,不是偶然的、孤立的,它必然受著民族歷史文化的影響,社會現實和個人經歷的影響,以至家族、朋友間的影響。同時,一個人的人生觀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它往往隨著個人的窮通遭遇,對社會、人生的重新思考,而有所變化,某些時候,還會產生重大的矛盾。

縱觀詩人白居易一生的思想,就十分複雜而充滿矛盾。如積極用世與消極退處的矛盾;身在仕途與出世、退隱的矛盾,成為他一生不能或釋的情結,使他感到不平、無奈和痛苦。白居易雖曾以「樂天」自許,但從他有理想而不能實現,嚮往自由而終不能身心超脫的情況來看,白居易實際上是一個有著悲劇遭遇、悲劇人格的人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白居易 的精彩文章:

唐朝中葉:韓愈和白居易各自的風格有何不同?
古代好男人的標準,和現在有何不同呢

TAG:白居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