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國樂觀念劇《伎樂·24》今晚蓉城首演 二十四伎樂「復活」

國樂觀念劇《伎樂·24》今晚蓉城首演 二十四伎樂「復活」

今晚,以成都永陵博物館音樂舞蹈石刻「二十四伎樂」為藍本創編的大型國樂觀念劇《伎樂·24》在錦城藝術宮正式公演。這是國內文博界第一次運用觀念劇的形式演繹石刻文物,在「讓文物活起來」的同時,也將為觀眾開啟一場關於找尋「二十四伎樂」音樂價值真諦的旅途。

永陵,是中國五代前蜀開國皇帝王建的陵墓,也是我國首次科學考古發掘的大型地上皇陵。1942年發掘。196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除了出土「玉大帶」等文物被評為國家一級文物以外,地宮棺床四周浮雕的二十四伎樂,同樣讓人嘆為觀止。栩栩如生的石刻生動再現了唐末五代時期宮廷樂舞的演奏場景,這也是迄今考古發現的唯一完整反映唐代及前蜀宮廷樂隊組合的文物遺存,在音樂史上具有極高地位。

與常規舞台劇不同的是,此次《伎樂·24》以觀念劇的形式呈現,用古老的音樂和抽象的現代舞的交融,復活出「二十四伎樂」之華美。記者在演出現場看到,在極具空靈簡約的舞台上,只見一位紅衣女為了讓遺失千年的「二十四伎樂」音樂再次奏響,在不同的時空中與道者、蜀官、禪師、現代白領的擦肩而過,追尋音樂及人生真諦。該劇呈現一種浪漫華麗的寫意舞台氣質,是一部具有創新精神的跨界舞台作品。

演出中最大的亮點莫過於,此次演出幾乎完整仿製了「二十四伎樂」圖中的所有樂器。在演出的11首曲目中,觀眾能看到文物圖中的古箜篌、毛員鼓、答臘鼓、羯鼓、琵琶等樂器,尤其一曲《蜀宮樂舞》古曲合奏,「二十四伎樂」的全部樂器集體亮相。本次演出的服裝、舞美等也以史料為基礎進行了高度還原。

據悉,此次創作演出由天姿國樂團、四川現代舞蹈團以及天籟箏樂團聯合擔任。

成都商報客戶端記者 謝禮恆 攝影記者 張直

編輯 官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成都商報 的精彩文章:

剛走出房間,就忘了要去幹嘛,原來是大腦在「告別過去」
父母服刑女兒含淚復讀考上大學 元宵佳節一家3口高牆內團聚

TAG:成都商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