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遊戲的邊界和場景的競爭

遊戲的邊界和場景的競爭

專業的行業新聞及深度報道,不容錯過

━━━━━━

移動互聯技術的蓬勃發展使得全球領域內正在發生著一波新經濟浪潮。現狀是C端場景數字化太快,B端場景數字化太慢。

來源 | 會甲天下(ID:HotelGG_CEO)

作者 | 湯新滿

移動互聯技術的蓬勃發展使得全球領域內正在發生著一波新經濟浪潮。對於個人消費者,我們無處可藏,必須面對個人生活的數字化和無私可隱,特別是中國。曾經依稀記得在數碼相機盛行的時代,某個品牌的廣告詞是「YOUR DIGITAL LIFE」,弔詭的是中國人民昂首闊步進入真正的DIGITAL LIFE的時候,數碼相機幾乎已消失了。貌似從文化角度來看,中國人對於新興事物的接受能力遠超海外觀察者的預期,無論老幼。

有人問怎麼叫數字化生活呢?我覺得大夥可以簡單的判斷下,當你自己感覺早上第一件事和晚上最後一件事都是摸你的手機而不是摸愛人的手的時候,「恭喜」你,你基本上已經進入了數字化生活階段。

從實際的生活現象來看,移動互聯網技術的各種連接讓我們貌似除了去餐廳吃飯,去醫院看病,親子活動和理髮美甲這些事情無法數字化以外,其餘的事情基本都可以在手機上完成了。例如:閱讀,看電影,社交,買東西(即使購物,出行用車(不管2個輪的還是4個輪的),娛樂(唱歌/直播/遊戲),旅遊,住酒店等等。

所謂C端生活數字化,我的理解是C端消費者生活場景的數字化,其中智能手機和移動支付是兩大核心驅動力。

眾所周知,美國人的支付方式是從現金到支票再到信用卡再到Paypel和Apple Pay的;但是中國卻是大量用戶從現金直接跳躍到了支付寶和微信支付;信用卡的更新換代都沒有來得及完成,移動支付的發達讓越來越少的人去銀行櫃檯和ATM,除了住酒店需要刷一下信用卡,貌似在國內信用卡也沒什麼太大用處。

我們在享受各種「便利」的時候,我們的生活點滴確實已經數據化了,這些數據全部藏在你的智能手機里,和你的支付信息里。直接的結果很可能是支付寶或微信會比你更了解你自己。

所以前陣子百度第一帥把大實話講了出來,雖然政治不正確,但是冷靜下來想想好像是那麼回事。他的本意我認為是在說「對比中國人和美國人,中國人更願意享受便利,卻不注意的把自己的隱私數據交給了手機和手機上的APP」。這個話題比較枯燥無聊,主要靠立法和執法來解決,今天暫且按下不表。

對比美國,正是因為中國人其實沒有什麼「舊包袱」或者中國人更願意嘗試新事物,直接帶來的結果就是從全球範圍來看,中國的移動互聯產業和移動支付產業空前繁榮,並大有出口全球的架勢。

阿里巴巴的三大戰略「全球化,新零售,大文娛「某種程度很好的反應了當下中國新經濟Capacity的全球願景;假設OB-OR是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核心戰略,那麼新經濟企業的走出去理論上將會有效的助力這一戰略的落地。從另外一個角度看,我們也是在追趕美國的新經濟Capacity,例如亞馬遜和Facebook,谷歌等,他們早已具備全球影響力和滲透力了。

新經濟改造舊經濟靠的是勢能,狂飆突進過程也遇到野蠻競爭。

舉個例子,現在最火的「新零售」, 儘管筆者當下並非這個產業的從業者,但是也被各種創新消費場景的零售企業「熱」到了。單看國內的零售百貨業,過去的1年裡面我們目不暇接的看到很多傳統零售公司在大跨步的和新經濟巨頭公司打通任督二脈,例如銀泰百貨,上海百聯,蘇寧,大潤發,家樂福等等。

雖然我們看到的是一些資本層面和運營層面的合作,但本質是有一股巨大的力量要將國內的零售業態加速升級,全面數字化智能化移動場景化。

這波新零售的浪潮中我們看到了很多創新,據說亞馬遜的Jeff Bezos來上海看了盒馬鮮生金橋店後,回到美國就大手筆收購了全食公司Whole Food. 這裡面反映出來的是新經濟領袖們對未來趨勢的判斷已經非常明確,「新零售企業」將會全面接管「新一代消費者」,舊零售企業的自身數字化轉型實在是太緩慢,讓習慣高速前進的新經濟巨頭,大數據巨頭,移動支付巨頭們等的不厭其煩,於是乾脆擼袖子親自上陣來幫他們,either 數字賦能 or數字革命。

有人問為啥零售業突然進入了風口呢?十多年前,我在全球最大零售企業某個銷售明星商店做庫存控制的時候,經常需要每天早上7點前把盤點糾正的銷售報表在庫控室的電腦上提交到總部。當時我就在想,這些真實的銷售數據完完全全代表了大眾的真實生活水平和收入數據,這些數據是可以反推回很多Business Insights的。

正是因為零售業的總產值佔到國人生活總花費里的很大的一部分,所以才惹來無數關注和競爭。試想,公司今天發給你的10,000元薪水,你除了租房交通花掉3000塊以外,可能70%估計都花在了文娛消費(例如遊戲充值),餐飲消費(外賣和到店)和服裝化妝品和3C產品的消費上。

這些行為的數據在未來將會大量的保留在你的手機應用里,你的支付信息里。所以總結下來,你會發現阿里和騰訊等新經濟Capacity正在努力用飛流直下三千尺的一種勢能在推動舊零售企業的轉變,擁抱新一代的消費者,順便達到完整支付閉環數據閉環畫像閉環的目標。

2C的戰場從來就沒有太平過。

前幾天讀到一位分析師針對「美團向滴滴開戰並閃電收購摩拜」的案例引出2C市場其實是個無邊界的遊戲,如果創始人或者CEO的思維裡面有遊戲邊界,那最終可能會邊界思維給害了。因為個人消費者的生活場景已經逐漸被數字化了,那麼實際上誰掌握的生活場景最多,誰會在2C領域最有競爭優勢。

美團目前cover的主要消費場景包括了外賣(吃),到店(吃),看電影演出,住酒店民宿,城際出行(機票火車票),城內出行(網約車自行車);未來是不是要進入買衣服買手機的場景說實話我們不確定。當然,在每個領域都有比較強的競爭,例如餓了么口碑在做吃,淘票票大麥等在做娛樂消費,飛豬攜程在做旅遊OTA,滴滴OFO哈羅也在做城內出行。

慘烈競爭背後的邏輯有人說是高頻碾壓低頻,有人說是資本力量在集中輸血,寄希望於快點實現壟斷,然後安心掙錢。我覺得不可忽視的問題是「大佬們的焦慮」因為新經濟往往有個特徵是Winner Take All,第一名70%份額,第二名能拿20%份額。

用今日資本徐總的話說,2C市場將會出現一個超級APP,實現場景覆蓋壟斷的局面。去年6月攜程和美團在爭論專業化和多元化的事情,我也寫過一篇文章(王興的邊界和梁建章的ROI)。但是時至今日我覺得這不是他們2家的事情,這是整個2C市場玩家都利益相關的事。

隨便拍個腦袋,如果在騰訊的幫助下,假設一級市場的資金80%都支持美團,哪怕王興只有5%以內份額,那麼這個超級APP代表中國新經濟的capacity走向全球化會怎麼樣?當然,那個時候我相信美團可能也是要招一些DANG YUAN的。

誰擁有場景,誰擁有未來,無論是to C還是to B。

講到B2B業務方面的事情,我覺得企業的業務場景數字化和個人生活場景數字化都是不可阻擋的趨勢,唯一的區別是可以快點還是慢點。當下中國其實是倒過來了,C端走的太快,B端走的太慢。而美國是反的,所以你看到美國有那麼多成功的Enterprise Software和SaaS企業。

前段時間Gartner針對全球3600多個CIO做了個調查,得出的結論是CIO在應對數字化轉型Digital Transformation的過程中,自己的職能也發生了一些轉變,不再是幫助業務部門做簡單的一些IT交付,而是要成為業務部門在數字轉型過程中的Business Partner.

當然,為什麼中國的B2B業務流程數字化進程慢呢?因為某種程度上,組織提效的過程會引起組織變革。這對於規模大一些的公司來說,這是蘊含了很多風險的一件事。但是對於中小企業,可能不那麼困難,所以我們發現釘釘和企業微信也都在布局這件事。整個B2B企業服務創新裡面,我認為門檻或者護城河還是需要回到大客戶的邏輯下面來,這部分領地Start-up耕耘進去了,才有那麼一絲可能不被巨頭最後收割。

這場新經濟的遊戲裡面,不斷上演的其實是場景的爭奪。所謂無邊界,可能是因為背後資本力量的無邊界,一堆錢帶著一堆人洶湧而入的時候,誰都擋不住邊界;也許唯有B2B領域的大企業服務場景是有機會抵擋一陣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36氪 的精彩文章:

樂視網發公告:賈躍亭所有質押股票均已爆倉,下一家倒霉的券商會是誰?
中國擬凍結境外數幣交易銀行賬戶;P2P平台「標的荒」或引降息潮

TAG:36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