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他被譽為「投資天才」,連續15年戰勝市場!

他被譽為「投資天才」,連續15年戰勝市場!

成王敗寇,一念之差!歷史上,秦始皇統一六國,修築長城,抵禦匈奴,為華夏文化做出重要貢獻,可是他所實施的「焚書坑儒」等暴政,在史書上留下一筆罵名,有功亦有過。

交易,同樣是「成王敗寇一念之差」的事情。外有大作手股聖利弗莫爾的傳奇人生,最後因逆勢抄底吞槍自殺,內有敢死隊股神徐翔,卻因內幕交易入獄......類似這種人物故事不勝枚舉。作為一名投資者,也作為局外人,我們應該客觀公正地看待歷史,凡事都有兩面性。成功或失敗,都是有原因,而這些原因恰恰成為我們後人學習的最寶貴經驗。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是美國著名投資大師比爾·米勒,他是哲學博士、註冊金融分析師(CFA)、偉大的基金經理,被譽為投資天才,也是美國暢銷書《擊敗標普的人》的主人公(作者是知名財經記者珍妮特·洛爾)。在他管理萊格曼森價值基金期間,創造了連續15年(1991-2005年)擊敗標準普爾的空前記錄。比爾取得如此驚人成就,跟他的成長經歷存在莫大的關係。

20世紀50年代,比爾在北佛羅里達長,父親是一名貨車高度站的管理員,家庭經濟條件一般,但他父親有一個愛好,就是把僅剩的工資投資股票,而且向他兒子灌輸錢和投資的重要性的觀念。受父親的影響,比爾在10歲時,以每片25美分的價格為鄰居的草地割草。

當了解到股市可以成為積聚財富的競技場之後,比爾向父親建議投資於RCA,後來使得他的本金增長了6倍。除此,比爾還研究最成功的投資者,了解他們是怎麼取得成功的,比如價值投資的巨擘本傑明·格雷厄姆沃倫·巴菲特

後來,比爾進入華盛頓和李大學,主修了經濟和歐洲思想史。畢業後旅行了一段時間,並服了兩年兵役。而後去了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研讀哲學博士課程,這對他後來的投資生涯影響很深遠。

之後的事情,就是比爾進入基金公司,管理萊格曼森價值基金。在前面已經說過他管理的基金取得了連續15年的空前記錄,現在則要說一說他的「過」:2006年至2011年,萊格曼森價值基金表現遠遜於標普指數,規模從最高的208億美元下降到28億美元,僅2008年,該基金就縮水了55%以上。主要原因是比爾跟大多數價值投資者不同,他把大量頭寸配置在包括谷歌、戴爾、亞馬遜等科技型公司,事實上在那個年代,價值投資者是不會購買這些公司的股票,因此也有人說比爾借價值投資之名,行成長投機之事。

不管怎麼樣,人無完人,比爾的投資生涯也是具有傳奇性的,對於這樣的人物,背後應該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經驗。據《擊敗標普的人》書中描述,比爾主要的投資思想有:

預測市場的方向和頻繁交易,相信是投資者的通病,事實上預測不等於交易,預測只是交易的一個很小部分,如果在喜歡預測地基礎上再進行頻繁的交易,結果不言而喻。尋找安全邊際,都屬於價值投資的理念,簡單來說就是股價低於公司的內在價值,但是所有的價值投資大師都有一個共同的觀點,不可能一家公司的內在價值,只有尋找到更低的安全邊際才是正確的做法。尋找特許權價值和投資創意可以為投資增加附加價值,但是「投資創意」一詞象徵著很大的不確定性,貌似與價值投資理念或有相悖。

最後,需要說明的是,交易方法沒有對錯,能夠為我們帶來穩定盈利和適合自己的方法才是好方法。比爾的成功與失敗,都值得我們學習和反思!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股市操盤手 的精彩文章:

TAG:股市操盤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