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有一顆見證歷史的黃桷樹

有一顆見證歷史的黃桷樹

家風

 家風

毛毛雨兒 

00:00/04:05

四川省三台縣新修了一條鄉村振興的康庄大道,她的名字叫「中涪路」。在中涪路入口處的中新鎮,有一個叫地方叫齊心村,村裡最美的鳳凰嘴長了一顆參天大樹,大概要五六個人合抱才可以把她攬入懷中,在這棵樹的後面躲藏著一座二百多歲的老屋子,這棵樹就是在修這座房屋時種下的,房屋的主人是三台縣徐氏家族,這個家族在三百多年前的一次大移民中遷徙到了這裡,並在這裡開枝一二十散葉全世界,她們都是徐氏東海郡崇本堂的子孫,這裡就是她們的宗祠。

三百多年前,湖南邵東縣徐氏徐民光、徐民曉、徐民儉三兄弟響應朝廷號召,拖家帶口來到1500公里之外的梓州路潼川府青獅埡,把徐氏東海郡崇本堂的宗風帶到這裡紮根。

說起宗祠,還有一個講究。近幾年國運亨通、民富兵強,大家日子好過了,各種修譜、修祠堂,尋根問祖的活動異常活躍。但是,什麼是宗祠?什麼是祠堂,什麼是宗祠、宗廟、家廟呢?這可有講究,大體來講宗祠即是祠堂,儒教供奉祖先和祭祀場所,是宗族的象徵。這個宗廟制度產生於周代。宋代朱熹提倡家族祠堂,也就是說從這個時候起每個家族建立一個奉祀高、曾、祖、禰四世神主的祠堂四龕。祠堂是族權與神權交織中心,也是一個家族制定家法和執行家法的地方。宗祠主要是弘揚家風,讓後人耕讀勤學愛家愛國,也是一個凝聚家庭和睦以及當地各民族團結的場所,所以,它的建築風格都是規模最宏偉、也是一個地方裝飾最華麗的建築群體,不但巍峨壯觀,而且注入中華傳統文化的精華,與古塔、古橋、古廟宇、古樹、古石獅、古老的銅鐘混為一體交相輝映,成為地方上的一大獨特的人文景觀,是當地經濟或某一個家族是否輝煌騰達和發揚儒教文化狀態如何的象徵,具有無與倫比的影響力和歷史價值。這個習俗傳承到今天,我們很容易地分出宗祠就是代表一個家族之根的所在地;宗廟是一個家族祭祀祖先的聖殿;祠堂多為一個家族某一個分支祭祖和商量這支系家族大事的地方。

坐落在齊心村8社的徐氏宗祠,就是湖廣填四川始祖的根。這座宗祠始建於清嘉慶年間。分為前堂和後堂,並有過堂相連。建築風格為傳統的清代民居,坐北向南,為單檐懸山頂,其前廳為雙脊卷棚頂,正廳四柱三開面闊三間,為穿斗、抬梁混用結構,其撐弓等建築構件上雕刻有許多的精美的人物、花草,並附有彩繪,匾額林林總總……全部為榫卯柵架結構的樓門、前廳、過廳、正廳及部分廂房,均在同一中軸線上。雖已有二百餘年,其威嚴的雄姿依然令人讚歎,不過房屋造型在我見過的祠堂風貌上略顯矮了一點。這就不難看出,徐氏家族為人低調,勤於農耕和讀書,世代以農為本,從康熙年間遷移過來,經歷了雍正、乾隆,徐氏入川始祖民光、民曉、民儉三兄弟的後人在嘉慶年間已經將徐氏家族發展到了三台南路各鄉土及周邊射洪、安縣、江油、南充等地安居樂業,為了紀念祖先,便於世代兒孫尋根問祖,大家一商量拿出勤勞致富的積蓄,在三位始祖落腳地青獅埡修了這座宗祠。

雖說三台徐氏世代以農耕讀書為主,但是在近代還是出了個大人物哦,那就是民國時期的「副國級」財政部長徐堪。

1888年徐堪出生在徐氏宗祠左側的廂房裡。1905年,徐堪在成都考入四川通省師範學堂。1907年徐堪加入同盟會,自此參與革命,護國戰爭,護法戰爭,並於中華民國北京政府統治下,擔任該政府之國會議員。1927年國民政府在南京成立後,徐堪投於孔祥熙門下。1935年任財政部常務,主持改組中國、交通兩行,統一印刷、發行法幣,參與實行法幣的幣制改革,擬定幣制改革規條。1935年冬任國民黨第五屆中央執行委員、中央政治會議財政專門委員會主任委員。1941年當選為國大代表。1941年夏改任糧食部部長。1941年-1945年期間則擔任行政院糧食部部長。1948年王雲五實施金圓券失敗下台後,徐堪接任財政部長。1946年10月任國民政府主計長。1948年9月任財政部長兼中央銀行總裁,1969年7月病逝台北 。

這位文武雙全,政治敏銳的財經專家給後人留下一句經典語言:「只要人不死,必有出頭日」。這句話非常接地氣,通篇都透析著四川娃兒的硬氣。

話說1940年夏天,三台縣涪江洪水暴漲,柳林灘航道、船閘、橋樑及防洪設施被毀,涪江改道。在流亡三台的國立東北大學講學的黃萬里教授等水利專家精心勘測、規劃、設計之後,黃萬里教授請纓擔任了涪江航道工程處處長。三台柳林灘是那時涪江流域最危險的灘,竟有三百多米長,落差很大,中間有礁石,每年都有好多船在此出事,也是涪江航道最大的一個瘤子,開刀便從這兒下手。由於地形很好,恰恰在一個彎道上。黃萬里、張先仕等人想把航道取直,但工程量較大。於是黃萬里通過關係找到財政部長徐可亭,講明柳林灘航道可通過水利治理得到改善,徐可亭作為三台人表示要支持家鄉的抗戰水利工程。

1940年秋,黃萬里得到財政部長、三台老鄉徐可亭的支持,組織民工先在彎道上開了一條渠,把河道改直,渠面寬五十多米,渠長四百米。為解決上下水落差,他們特意做了船閘,還在渠道上建了一座橋,以方便行人。這座橋高十幾米,長七十多米,設計上真有些歐美現代水利之新意,主體工程是黃萬里主持設計的,大家一致擁護。水渠是張先仕設計的,下邊還有一個放水洞,因為船閘要調節水位。放水洞由黃萬里教授採用一種新式水利交通理念,做成後地方鄉紳、三台民眾感到很高興,大家歡呼雀躍,把這個工程稱為萬里渠,以此來感謝黃萬里教授。結果,黃教授提出把這個工程改為「可亭堰」以此感謝徐堪徐大部長,一時傳為佳話。

在徐氏宗祠的大門上有這樣一副對聯「青獅儒牛金鰲永護,人山圓月玉泉長流」。我估計這句話的意識是:能力大於雄獅,依然不要高傲自大,要學會忍讓,官位在高,要知怎麼韜晦,甘願做一介平民,自自在在地隱居山林,過快樂生活……

人心齊泰山移。這二百年的徐氏宗祠有一些陳舊,依然風韻猶存,和著這二百多歲的黃桷樹,成了藏在中涪路邊的寶貝,她是徐氏家族的榮耀,是古梓州今三台熠熠生輝的閃光點,更是鄉村振興這條康庄大道上最美風景線……

古建築是立體的史書,中新鎮齊心村這顆參天古樹依然見證著徐氏家族的發展,今天的她還擔負著見證著這個時代的使命。這顆見證歷史的黃桷樹,她的靈魂和我們做著一個相同的夢,那就是為加快建設四川丘區經濟文化生態強縣和美麗繁榮和諧三台而奮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濟石工作室 的精彩文章:

正月十五鬧元宵 火龍燒得狗火旺

TAG:濟石工作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