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汪精衛刺殺攝政王,雖沒有成功,卻賺了一身名氣

汪精衛刺殺攝政王,雖沒有成功,卻賺了一身名氣

1904年9月,汪精衛與朱執信、胡展堂等在日本求學,接受革命思想的熏陶,成為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中的一員。1907年至1909年,孫中山領導的各次起義先後失敗了,一部分革命黨人也因此意志消沉,清廷和改良派對此欣喜若狂,更加大肆鼓動吹吁和玩弄「立憲」的騙局。

面對這種形勢,汪精衛決定赴北京進行暗殺活動。1909 年12 月,汪精衛攜同陳璧君、喻培倫等人趕赴北京伺機進行暗殺活動。他們密議,決定刺殺清攝政王載灃。

載灃

當時載灃居住在後海北岸醇王府。他每天上下朝都要經過銀錠橋。汪精衛等人決定將炸彈埋於橋下。但是不巧,銀錠橋下的炸彈被人發現,並報了警。

第二天,北京各報紛紛刊載這一消息。民政部尚書善耆、步軍統領正黨毓朗及警察廳廳丞章宗祥等即親往銀錠橋勘查。

發現盛葯的鐵罐為中國貨,旋即查問城內各鐵鋪,很快得知是鴻太永鐵鋪為守真照相館特地製造的。經鐵鋪掌柜確認,汪精衛、黃復生等很快被捕。

汪精衛

汪精衛被捕後,他索來紙和筆墨,奮筆疾書、痛斥了清廷假「立憲」之騙局。汪精衛暗殺載灃,載灃對此極為震怒,欲殺汪而後快。但肅親王認為,當此立憲時期,殺死革命黨人,只能激起其他革命黨人更加激烈的反抗,不如從輕判處,以收緩和民心和拉攏革命黨人之效。清廷遂判汪、黃無期徒刑。與此同時,孫中山、胡漢民、陳璧君等人也展開行動,設法營救。

孫中山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發,全國各省紛紛響應,宣布獨立自治。搖搖欲墜的清政府一方面調兵遣將,起用袁世凱加緊對武漢地區革命黨人進攻,企圖將革命鎮壓下去。另一方面在政治上推行安撫政策,以此來緩和反清情緒。於10月30日宣布「開放黨禁,以示寬大,而固人心。」由此,汪精衛等人獲釋。汪精衛也因1901年謀刺攝政王而聲名顯赫,世人皆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60秒觀世界 的精彩文章:

TAG:60秒觀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