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秦國自孝公變法直至統一六國,秦國大王各自都做了什麼?

秦國自孝公變法直至統一六國,秦國大王各自都做了什麼?

大家都知道,秦始皇統一六國,而且自稱始皇帝,只有自己能自稱「朕」。可是他的祖先是如何一步步將秦國變得強大起來呢?秦國自孝公變法直至統一六國,在對外擴張時都遇到哪些阻礙,是如何一步一步解決的?下面就與小編一起探討下吧。

秦孝公時期

早在秦孝公出生前,秦國經歷了自秦厲共公之後幾代君位動蕩,國力大為削弱。魏國趁秦國政局不穩之機奪取了河西地區(今山西、陝西兩省間黃河南段以西地區)。秦孝公之父秦獻公繼位後,割地,與魏國講和,安定邊境,遷都櫟陽(今陝西省渭南市富平縣東南),修養生息,並且數次東征,想要收復河西失地,無奈願望沒有實現便去世。

秦孝公剛剛登上王位時,面臨的問題:秦國是最窮的,可以說是夾縫中生存,父輩心心念的收復河西之地,一直未完成,所以秦國要變強;另一方面還需要打壓貴族階層,鞏固了自己的統治,而商鞅提出的變法恰恰迎合了秦孝公的意思,因此,秦孝公大力支持商鞅變法。

商鞅在秦國實行變法,使得秦國經濟發達,軍事強大,奠定了秦始皇統一全中國的基礎,也成功地把法家思想帶進上層建築,影響了中國人兩千多年。

秦惠文王時期

秦惠文王即位時,以宗室多怨,誅殺衛鞅。公元前325年改「公」稱「王」,並改元為更元元年,成為秦國第一王。秦惠文王當政期間,北掃義渠,西平巴蜀,東出函谷,南下商於,為秦統一中國打下堅實基礎。秦惠文王重用張儀連橫破合縱,是他一生中最大的亮點。對張儀,嬴駟求之,試之,任之,信之。在秦與到列國間複雜的邦交鬥爭中,多次逆轉危勢,擊潰五國滅秦之兵。繼孝公用商鞅之後譜寫了又一頁君臣合璧華彩篇章。

秦昭襄王時期

秦昭襄王在位初期,由其母宣太后當權,外戚魏冉為宰相,史稱「王少,宣太后自治事,任魏冉為政,威震秦國」。魏冉推薦白起為將軍,先後戰勝三晉、齊、楚等國,取得魏國的河東和南陽、楚國的黔中和楚都郢(今湖北江陵西北)。

秦昭襄王四十一年(公元前266年),昭王聽從魏國人范雎的話,奪了宣太后、魏冉等人的權,拜范雎為宰相,改為施行遠交近攻的策略,又在長平(今山西高平西北)大勝趙軍。手下文有范雎,武有白起等能臣良將。

秦莊襄王

秦莊襄王嬴異人又名子楚(前249年-前247年)在位3年,秦王嬴政之父。公元前249年,東周君聯絡諸侯,謀劃伐秦。異人獲悉,立即派呂不韋統領10萬大軍,一舉攻滅了東周7邑,遷東周公於陽人聚。東周王朝的最後殘餘被剷除。接著,秦軍繼續蠶食三晉,又攻佔了大片土地。

秦始皇嬴政

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後滅韓、趙、魏、楚、燕、齊六國,完成了統一全國的大業,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國家——秦朝。秦王政自認為自己的功勞勝過之前的三皇五帝,給自己起名「皇帝」。滅六國後,北伐匈奴;南征百越;統一貨幣;統一度量衡;車同軌;書同文;廢分封制,改行郡縣制;修長城;焚書坑儒。他所制定的政策,有些沿用千年。其功堪稱「千古一帝」。

秦國的崛起,與秦國的各個大王的努力是分不開的,每個大王的功勞,是一層層推進的必然結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東周 的精彩文章:

歷史就該這麼學!漫畫說東周列國,那這事就好理解了!
膽大妄為,竟然從龍口奪食

TAG:東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