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來這些空間,幫你戒掉手機

來這些空間,幫你戒掉手機

在電影《諾丁山》中,男主角的書店儘管經營不善,卻充滿著專屬這一區的煙火氣息,褐色的咖啡漬、灑滿糖霜的甜甜圈...以至於現在只要造訪諾丁山,便會不自覺地去尋找這間帶著烙印的書店。一間書店,一座圖書館,或許是知識的儲藏室,卻也是這個城市最地道的記錄者。

GIF

蘇州·鍾書閣

坐落在一座外表冷峻的大樓中,單從外觀看,你很難想像到內里居然會有彩虹一般的景象。由設計師俞挺主持設計,這間位於蘇州的鐘書閣書店彷彿在講述一個彩虹般的童話。

一派純凈的書店入口,與內里的彩虹天地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個區域通常用作新書展示。

「山洞」過後便是一片豁然開朗的綠,咖啡廳和收銀台被安置在這片綠意盎然的區域。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美圖)

「彩虹」由帶有花瓣圖案的穿孔鋁板組成,鋁板的穿孔率達50%,因此而減輕了鋁板本身的厚重感,營造出了層層疊疊的輕柔質地。

設計師將這片彩虹區域的主題定為「新桃花源」——依照書架、台階而設計出具有抽象觀感的中國傳統山水,也與蘇州的深層文化底蘊相契合。

地址:江蘇省蘇州市工業園區蘇悅廣場3樓

杭州·曉書館

在剛過去的小長假,刷屏朋友圈的除了杭州西湖的人人人,還有由高曉松擔任館長的、全國第一家「曉書館」。這間落戶杭州良渚文化藝術中心的公益圖書館,裝滿了高曉松及其團隊精挑細選的五萬冊圖書。

GIF

曉書館落戶的良渚文化藝術中心,由日本建築大師安藤忠雄設計,是杭州市的地標建築之一,被親切地稱為「大屋頂」。

上書「曉書館」的牌匾,由作家張大春題字。

在「曉書館」之前,高曉松還主持著「雜書館」,然而兩者卻有本質上的不同。高曉松希望通過「曉書館」來建立一個適宜大眾閱讀的空間。

步入曉書館,你很容易地就能夠聯想到「書山」這個詞,佔據了整整三面牆的五萬冊藏書將閱讀區、樓梯緊緊包圍,給人一種私密心安的閱讀體驗。巨大的落地窗將自然光線引入室內,同時也能讓你在讀書之餘享受到時間變換的樂趣。

地點:杭州市餘杭區杭州萬科良渚文化藝術中心

桐廬·先鋒雲夕圖書館

被群山環抱著的桐廬先鋒雲夕圖書館,坐落在浙江桐廬縣莪山鄉戴家山村,安靜的村落街巷中不是傳來幾聲狗吠雞啼,從都市回歸鄉村,倒也有幾分「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的心境。

GIF

書店的外觀與一般的田舍並無太大區別,青瓦白牆,一派江南風尚。

無處不在的鄉土美學。

負責整間圖書館設計的張雷聯合建築事務所,希望展現出具有畲族特色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氣息,同時,設計師們希望能夠通過這間圖書館來加強當地村民同「異鄉來客」之間的聯繫。開放的心態與文化的獨立,展示著新的鄉土之美。

房梁的構造來自工匠們嫻熟的傳統工藝技巧,採用榫卯的構造模式,保留了「舊」的部分,同時牆上的隔熱層以及翻新的青瓦屋頂,都是「新」技術帶來的驚喜。

為適應新的需要,老屋的屋頂被抬升了約60厘米,而這60厘米也為圖書館帶來了光照和氣流。

儘管是由老屋改造而成,圖書館卻很好地展現著「新」與「舊」的融合。完全保留的老屋的土坯牆與新安裝上的大排的玻璃窗,形成了一種沉穩卻又輕盈的獨特質感。

地址:浙江桐廬縣莪山畲族鄉戴家山7號

北京·春風習習讀書會

入口處以木料、青石和綠草為主題,符合北京老衚衕的傳統氣息。

位於北京的春風習習讀書會坐落在河畔,原先是一座傳統的三開間民宅,由未來以北工作室改造成了專註於雜誌的閱讀空間,磚瓦木料保留了老房子的傳統氣息,使這個「新建築」在「舊建築群」中也不會突兀。

正對入口的便是木質+銅質的書架,巧妙地將來訪者引至書架之前,呼應著「閱讀」的主題。

GIF

春風習習讀書會中各式的窗,最大限度地引入了自然光,也方便了室內和室外環境的溝通。

空間內最大限度地採用了自然光線,設計師通過設置各式的窗子:落地窗,仿古軒窗,還有西側牆壁上的長條窗,吸納不同時間的光線,而來訪者也能夠在室內感知到光影的變換。

地址:北京市長巷五條19號春風習習雜誌圖書館

成都·方所

「定是常住,便成方所」,以唐代玄奘鑽研佛法的故事為靈感,台灣設計師朱志康立志在地下建造一座「藏經閣」,一方面打造出一個城市中央的知識彙集點,一方面為「讀書」提供一種「大隱隱於市」的私密感。

GIF

方所的入口處靈感來源於「隕石」,設計師希望能夠以此來展現出一種包容的胸懷:既能夠回望過去自省,也能夠擁抱未知。

這個巨大的地下「藏經閣」由高達9米的巨型混凝土柱所支撐。

經過這個宛如穿越通道的電梯,展現在眼前的便是規模宏大的書店本尊。高達9米的混凝土柱為空間增添了宏偉和肅穆,也難得的在成都鬧市為讀者提供了一片寧靜之所。

既是長在成都這座悠閑的小城,這間「方所」勢必也要展現出成都深入骨髓的悠閑文化,於是設計師打造出多間休息室,讓讀者能夠在繁忙的都市中生活中窩在這處寧靜之所,好好讀書。

地址:成都市錦江區中紗帽街8號成都遠洋太古里M68-70號

上海·古北一號地下森林

上海古北一號地下森林入口,構成一道道優雅曲線的是仿木鋁板,巨大的雲朵型頂燈讓人在踏入空間之時便能夠放鬆身心。

這個被稱為「全上海最文藝的鄰里中心」的空間,也出自於蘇州鍾書閣的設計師俞挺之手。在設計之初,俞挺就希望哪怕是在這個最為豪華的小區,閱讀依舊是一個可供休憩、溫暖人心的場所。

由上至下的大台階不僅讓光線由上而下傾入室內,而且還自然地將空間切割為兩個部分:明亮的地上入口,和相對沉靜的地下空間,在這個安靜的空間中,來訪者可以不受打擾地閱讀或是欣賞藝術作品。

在關注鄰里溝通的同時,設計師也貼心地設置了「一個人」的區域,在一個個下沉的私人「膠囊」座位中安靜閱讀或是沉思,這就是一場極致的私人享受。

地址:上海閔行區古北一號會所內(目前僅對住戶開放)

銅陵·濱江生態公園碼頭書屋

當這間書屋第一次出現在眾人眼前時,便被冠上了「世界上最孤獨的書屋」這一稱號,理由不外乎是它的四周除了枯樹與水,便再無其他。然而有書的陪伴,這個空間就算不上孤獨。

這間位於安徽銅陵濱江公園的書屋是由一處廢棄的碼頭所改造而成的,改建的初衷不僅僅是為大眾提供一處閱讀空間,也希望能喚醒人們對這一地域的回憶,因此建築主體採用了與這一主題相符的竹和磚石等材料。

GIF

書屋的中層是閱讀區域,拾級而上,則是開放式的觀景台,空間得到了最大化的利用。

不管是建築外在,還是空間內里,碼頭書屋都展現著中國傳統的自然觀,粗糙的石,冷硬的剛,以及溫暖的竹,在這個空間中交織,形成一幅奇異的中國山水畫。

地址:安徽省銅陵縣濱江生態公園(原四通碼頭)

巴黎·黎塞留圖書館

GIF

黎塞留圖書館的改建工程從20世紀50年代末開始,改建後的外觀中加築了現代感十足的玻璃長廊,為古老的歷史建築營造了輕盈感,也滿足了功能需求。

黎塞留圖書館,一直被視為是法國文化的首飾盒:這座充滿古典主義風格建築是法國國家圖書館的前身,20世紀初,它成為了法國國家藝術歷史圖書館的所在地,此後,法國的Chertes學校圖書館也遷址於此。

連接大廳的長廊彷彿是一個長長的穿越隧道,隧道兩旁不僅有充滿歷史感的石壁,也有輕盈摩登的玻璃和鋼材。

Labrouste閱覽室保留了古老的痕迹,但相較於從前,改造後的閱覽室增加了空間中的色彩。

中央圖書陳列室

中央圖書陳列室

中央圖書陳列室

地下陳列室

地下陳列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ELLEDECO家居廊 的精彩文章:

因為去了這些地方,GUCCI做出了「米蘭恐怖故事」
愛馬仕御用設計師Pierre Hardy的家,原來和他的設計完全不同

TAG:ELLEDECO家居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