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你有人生導師嗎?星雲大師談「善知識」的條件

你有人生導師嗎?星雲大師談「善知識」的條件

佛心慧語

微信號:XinXueCiHang

皈依正信三寶,遠離附佛外道,聽聞正法,親近善士,依教奉行,持戒精進。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你有人生導師嗎?

星雲大師談「善知識」的條件

我們一個人從小到大,經常需要別人的話來引導。好比最初幼兒園階段會說:「我媽媽說」;到了小學:「我老師說」;中學的時候:「我朋友說」;到了大學變成:「我女朋友說」「我男朋友說」;乃至進入職場,也有同事、主管、領導的指引等,可知別人對我們的影響很大。因此,佛教里說,選擇「善知識」就很重要了。

善知識是指一個正直有德,能教導正道的人。他能夠開導別人,可以開示別人,能可以帶動他人的成就。成為善知識要具備哪些條件呢?有以下四點:

一、要教導後學

每個人都可以是善知識,無論你是老師、父母、兄長、主管或朋友,作為善知識,必須自己先具備教導後學的能力。例如自己慈悲,才能教人慈悲柔軟;自己布施,才能教人布施的真義;能夠明理,才能導人走上正道。你可以先把自己教導後學的能力養成,就能做一個以身作則的善知識。

二、要宣揚真理

真理能阻擋愚痴的邪風,真理是解脫煩惱的慈航。作為一位善知識,要能講說真理給人明白,讓人具足正見,去除迷惑。但宣揚真理時,也必須要有智慧巧妙,不能勉強而說,隨意而說,能夠符合時間、空間、心理,才能使真理讓人明白了解。

三、要隨機演說

所謂「隨機應變、觀機逗教」,作一個善知識,要能懂得觀察根基。世間萬物都有理和事兩個層面,有的人只有講理沒有講事,太抽象、太玄妙,不容易懂得;有的人只講事,不說理,又不能深入,不能使人心領神會。最好「事」要「理」來作根據,講「理」時,要有「事」來作比喻;能夠對機演說,「事理圓融」,才能為人所接受。

四、要方便度化

要別人接受我們的意見,不能老是用責罵的方法,也不一定用教訓的方式,或疾言厲色的態度,就能讓別人跟隨我們學習,接受我們的看法。你要有方便化度的慈悲與智慧,讓他感到如沐春風,感到受到尊重,他的心地柔軟了,自然能接受你的教化。

此外,身為善知識,你要給對方信心、希望,甚至也要讓他服氣你。像現在許多父母教導子女,子女不服氣,不願聽話,老師教導學生,學生不想聽話。他能聽進到什麼程度,大多是與他比較接近、比較有因緣的人。所以,善知識的方便善巧就很重要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佛心慧語平台 的精彩文章:

佛陀-淨信如月明

TAG:佛心慧語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