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張洪濤:胸中有丘壑,筆墨繪山水

張洪濤:胸中有丘壑,筆墨繪山水

在張洪濤兒時的夢裡,一直縈繞著一幅山水畫。在這幅畫里,層巒疊嶂,雲障霧罩。山腳是溪流,清可見底,怪石裸露,竹繞期間,似有人家煙火氣息;山腰是被雲氣繚繞的豐茂植被,這些植被隨著季節的變換會染上不同的顏色,層次分明,靈動且散發著季節氣息的氤氳;到了山頂,若隱若現的,是霞光,是彩雲,是雨幕,還有凈空。這一切,皆瞭然於胸,皆現於眼前觸手可及。也就是這個揮之不去的夢,使他入學讀書時喜歡上了繪畫,此後,便一發不可收,沉迷其中。而他也覺得,自己似乎天生就是個畫山水畫的寫手,這是他的職業、他的宿命、他的喜好,和他的願。

喜好是最好的老師。這是一句老話,從老輩那裡傳下來,散佈於民間。當然,張洪濤也知道這句話。喜好也是最大的動力,為之甘苦,為之悲喜,他都願意去認真的學習,細心地領悟。

其實張洪濤的第一學歷並不高。1991年,他考入許昌師範普通班,這是他初次接觸美術這個專業。三年學習期滿畢業後,分配到許昌縣蔣李集二中當了一名普通的教師,教習幾個年級學生們的美術課,一干就是十幾年。對於他來說,當美術老師這幾年,既是他授人以業、自己吃飯的職業,也是他愧感學識淺薄的開始。他覺得,他需要站在一個相對的高度,用需要更加專業的繪畫知識,和更加紮實、深厚的繪畫基本功,來教習他的學生們,唯此,才不會有愧於心,才不會愧對教師這一高尚的職業,也才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和他手中的飯碗。當然,還有學生們的前程。

在張洪濤的記憶里,「我是從1995年開始,瘋狂的迷戀上畫畫的,此後一發不可收。先在自己家裡自學,後來,跟高俊安老師學習繪畫。說是學習,其實算是偷學吧:在高老師畫室里,我第一次見到那些國家級書畫大家,有不少還是中國美協理事級別的國畫老師。就在這些書畫大家、老師們繪畫的時候,為了能離他們近點,我就主動給這些老師們鋪紙倒墨,然後,靜靜的站在一邊看老師們畫畫。」說到這裡,張洪濤似乎回到了「偷學」的年代,對那些眼前的美術界大家老師們崇拜的眼神寓於言表。也就在這個時候,機緣巧合,他認識了原北海艦隊文職中將、山水人物畫大師周永家老師。

認識周永家後老師後,他利用假期時間,奔赴山東青島,跟著周永家老師系統的修習中國畫繪畫技法。張洪濤回憶起這段學習經歷,頗多感慨:「說來不怕你笑話,那個時侯家裡窮,在青島學習期間,和人合夥租住在一間小房子里,冬天冷、夏天熱。這段時間除了跟著老師學習,下課就在小租屋裡自學,由於能沉得下心,常常學到半夜,才知道餓,然後,隨便弄點吃的填飽肚子,接著學習。」說起青島學習這段經歷,張洪濤的表情平淡如水,似乎這段經歷該來,也就該如此艱苦。

掌握了書本上的繪畫技巧,還需要到大自然中去寫生,因為最美的風景在大自然。而把大自然的風景繪成畫作,不僅僅需要作者的悟性,還需要有修習書畫知識時鍥而不捨的韌性。張洪濤就是這樣一位執著於繪畫藝術的山水畫家。當然,吃苦受累自是難免。讓張洪濤記憶最深刻的幾次寫生經歷,一個是在大鴻寨。提及在大鴻寨的經歷,張洪濤依然淡淡的笑著道:「那時候公共交通不發達,進出大鴻寨都是靠走路到很遠的地方,才能坐上車,回程常常是凌晨四點多,半夜起來走山路。山路不比咱們平原地方,很難走,而且周邊野生動物、狗吠聲聽起來瘮人的很。即便借著月光,也只能深一腳淺一腳的摸索著走。」而另一次冒險經歷,則是在太行山寫生時,遭遇山洪暴發。張洪濤說道:「爆發的山洪沖斷了供電線路導致停電,山上又沒有發電設備,手機也沒信號,困在山裡整整一周時間,最後到了連吃的都沒有、要堅持不住的時候,救援的武警上山,我們給安全的下來。」時至今日,張洪濤寫生的足跡,幾乎跑遍了祖國的名山大川。

談起做學問,張洪濤說道:「做學問是件辛苦的差事,也是個技術活。比如野外寫生時,要想不迷路,進山出山都有講究,但只要掌握住早進早出、選擇地勢平坦且視野開闊的地方、盡量選擇晴好天氣等這些要素,一般都不會迷路。假如真的迷路了,要學會循尋人跡到過的地方走,比如哪裡有塑料袋、煙頭等有人跡到過的地方,順著這個思路和方向,也沒什麼大問題。」從他的談話中,儼然具備了一個野外探險家該有的基本經驗和常識。

當然,這只是做學問時必備的基本功。在做學問過程中,這些生存常識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還是如何做好學問。依張洪濤看來,一幅較高藝術價值的山水畫作品,須有靈氣、自然氣息,「畫中的人物也好,景物也罷,必須鮮活,整幅畫看起來要生機勃勃,有動感,靜中帶動,有生命氣息,讓看畫的人從中讀出故事來,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物我成為一體。只有這樣的畫作,才有韻致,才有境界,才有高度,才有『品』有『味』,可知、可賞、可動、可靜、可交流,也可回味。」

說到這裡,張洪濤話鋒一轉說道:「其實,作畫和其他藝術一樣,修習畫作技藝的同時,修的也是人的性格,人的品質。依我看來,做學問時,所面對的一切都不急,慢慢來,一步一步的來,不受外物所累,也不強求達在哪個階段到什麼高度。比如有了課本上的基礎知識然後野外寫生,然後繼續體會、學習書本上的繪畫技巧,再到野外寫生。不僅如此,做學問不能單一,僅僅學習繪畫技巧和相關繪畫知識不行,還應該博覽群書,在詩詞中尋覓畫境,在畫境中尋找詩詞的妙境、意蘊。提升了自身的文學藝術修養,也就提升了整幅畫作的意境。」

張洪濤停頓了下,接著說道:「比如讀書,用多長的時間,讀多少書,悟到多少書本中的哲理,和對人生、人世的感悟,達到一個什麼樣的高度,再站在這個高度上,欣賞自己的畫作,修正創作時的思路和方向,然後再讀書,讓自己再上一個台階,讓書畫藝術和文學藝術相互佐證、提升、鋪墊、間雜相融。另外,學習的初級階段是模仿老師的作畫風格,所以,對各個流派都要涉獵、研究,至少要做到有所了解,然後才可能從模仿,到自己風格的形成這個過程、蛻變。在畫作中,既有傳承、傳統的東西,又一定要有自己的風格。不能失去自我。『高仿』別人的畫風和作品,都是不成熟的表現。一幅成熟的作品,育有作者的靈魂。不僅自己看得懂,欣賞者也要看得懂,這就行了。」

我問道:「你想把自己的作品達到一個什麼樣的高度?或者說你對中國畫、尤其是山水畫的發展,有什麼見解、打算嗎?」

張洪濤依然平淡如昔的說道:「人生就像是攀登前行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以己之力,把他所鍾愛的事業,在傳統的基礎上前推,這就是我的終極理想和追求。另外,個人的藝術作品之成就,說白了就是做人的外在表現。沒有好的人品,很難出好的作品。乾淨的靈魂才能繪就乾淨的藝術作品。而有了對人生、生活的領悟、認知、感喟,再加上紮實的基本功,這樣的話,創作出好的作品,也就不是什麼難事了。」

人物簡介:張洪濤,1976年生,河南許昌人,九三學社社員,師從著名軍旅畫家周永家先生。現為河南省美術家協會會員,河南省花鳥畫家研究會會員,許昌畫院院士。他的作品及美術評論文章多次發表於各級報刊雜誌,並多次參加各類展覽。其中作品和美術評論發表於《硯邊瑣記》、《美術報》、《河南日報》、《神州詩書畫報》、《人民文藝家》等報刊雜誌。

歡迎關注許昌微播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曹魏許風 的精彩文章:

TAG:曹魏許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