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驚現LBBB,我該怎麼辦?

驚現LBBB,我該怎麼辦?

急診內科醫生每天面臨各種抉擇,有事還是沒事?留下還是放走?住院還是觀察?這樣治還是那樣治?對於一種疾病常常不會過於積極地去探討原因,而更想弄清楚如何處理才能風險最小、獲益最多。本周我們來聊一聊左束支傳導阻滯(LBBB)的那些事……

作者:劉嚴

單位:清華大學玉泉醫院

LBBB到底有多可怕?

如果RBBB可以看做小白兔,那麼LBBB就是大怪獸。LBBB有多可怕?先看一個病例報道。

患者女性,64歲,既往有高血壓、糖尿病病史,因「間斷胸痛、左前臂疼痛6天」到急診就診。入院時第一份心電圖如下(圖1),可以發現心電圖為LBBB。就診2個小時,患者胸痛複發,此時心電圖較第一份心電圖出現了明顯的變化,請注意圖2中III和avF導聯。

圖1 就診時基線心電圖

圖2 就診2小時胸痛複發時的心電圖

就診3小時,患者胸痛加重,面色蒼白,全身無力,血壓降低,心率減慢。心電監護顯示竇性心動過緩(41次/分),醫生立即給予阿托品治療後,患者心率和血壓升高。心電圖(圖3)發現下壁導聯出現明顯的ST段抬高,並且伴有二度房室傳導阻滯。

圖3 就診3小時,胸痛加劇,阿托品治療後心電圖

III導聯ST段抬高較II導聯明顯,提示右室梗死可能,於是複查右室導聯心電圖(圖4)。

圖4 就診3小時10分鐘,右室導聯心電圖

後患者接受溶栓治療,3天後進行冠脈造影,發現右冠有多處狹窄(圖5)。

圖5 冠脈造影

LBBB是怎麼發生的?

LBBB發生於希氏-浦肯野系統的正常電活動紊亂時,心肌正常激活順序急劇改變,導致心電圖產生特徵性改變。

有些研究發現,LBBB隨年齡增長而增加,一般人群患病率約為 0.2%~1.1%,並且90%的LBBB不伴有結構性心臟病;但另外一些研究認為,發生LBBB的患者中,存在高血壓、心臟擴大和冠心病的比例顯著更高,有將近一半的患者首次發生明顯的冠脈疾病或心力衰竭時,同時發生LBBB或在LBBB之後發生。

1.LBBB可能由急性心肌損傷引起

左束支的血液供應主要來自於左前降支,右冠和迴旋支的一些側支循環也可供應左束支,當左束支的血液供應出現障礙時,就可表現為LBBB,例如心肌梗死或心肌炎。在此類情況下,LBBB的預後通常較差。

2.LBBB可能由累及傳導系統的退行性疾病導致

一些慢性結構性心臟病,如高血壓、心肌病、缺血性心臟病、心臟瓣膜病,都可能導致心肌纖維化,這些緩慢進展的退行性疾病可能累及傳導系統,而促發LBBB。

3.LBBB可能是功能性的

健康受試者中也可發現LBBB,年輕男性的單純LBBB一般為良性。如果是頻率依賴性束支傳導阻滯,LBBB可能只是一過性出現。一些罕見情況也可引起LBBB,比如某些高鉀血症抑制希氏-浦肯野系統的傳導。

4.運動可能誘發LBBB

在運動負荷試驗中,有極少一部分人會出現短暫性運動誘發性LBBB。長期以來,運動誘發性LBBB的預後價值備受爭議。有研究發現,運動誘發LBBB的人群全因死亡和主要心臟事件顯著增加,因此運動誘發性LBBB似乎預示著死亡和心臟事件發生率更高。

從LBBB的病因來看,功能性LBBB是相當少見的,絕大多數的LBBB都提示患者的心臟存在一定的問題,多數伴有器質性心臟病,常提示不良預後。特別是新發現的LBBB,主要提示急性心肌梗死,並且LBBB是冠心病患者全因死亡率的獨立預測因素。

發現LBBB,應如何處理?

對於急診醫生來說,在發現LBBB時,絕大多數時候面對的是一名老年、伴有基礎疾病、因為出現不適癥狀就診的患者。從概率上來說,患者很大可能是患有嚴重的心臟疾病,最有可能是急性心肌梗死,而且病情可能急轉直下,預後可能較差。因此,面對LBBB的時候,第一個想法是「急性心梗了!」,驚嚇是難免的。

1.評估

面對LBBB,首先應該做的就是病情評估。應評估患者有無高血壓、冠脈疾病以及與LBBB相關的其他疾病,如心肌炎、心臟瓣膜病和心肌病。

(1)病史、體征

在評估時,首先要仔細進行病史採集和體格檢查,從中對病情進行初步判定。

(2)仔細分析心電圖、動態觀察變化

心電圖可算是心內科的法寶了,通過心電圖分析就可以初步判斷是否存在急性心肌梗死,應重視全導聯心電圖檢查、與過去心電圖比對以及監測心電圖的動態演變。

由於LBBB會干擾左室正常順序性除極化,因此可能掩蓋急性STEMI的ST段改變,從而導致漏診。文章開始時的那個病例,在短時間內心電圖就出現了明顯的變化,提示急性心肌梗死發生。

臨床上可採用Sgarbossa診斷標準以提高心電圖的診斷價值。Sgarbossa診斷標準公佈於1996年,其判斷LBBB合併急性冠脈綜合征的敏感性不亞於對室內傳導正常者的判斷。

Sgarbossa標準:

? ST段抬高≥1 mm與QRS波主波方向一致(5分)

? V1-V3導聯中任一導聯ST段壓低≥1 mm(3分)

? ST段抬高≥5 mm,且與QRS波主波方向相反(2分)

註:總分≥3分診斷LBBB合併AMI的特異性達90%,陽性預測值達88%。

(3)心肌損害指標為必查項目

在心電圖診斷不能明確的情況下,心肌酶、心肌肌鈣蛋白水平可有助於急性心肌梗死的診斷。需要注意的是患者的發病時間,發病時間較短時,這些指標可能是正常的。對於可疑患者在監測心電圖改變的同時,動態觀察肌鈣蛋白和心肌酶是有必要的。

(4)心功能的判定

伴有LBBB的心功能不全患者需要採用超聲心動圖評估LVEF,在關注原發病的同時需要同時評估心功能情況。

2.治療

?對於單純性LBBB且無其他心臟病證據的無癥狀患者,不需要進行特異性治療;

?如果出現LBBB合併癥狀性傳導系統障礙,例如三度或二度Ⅱ型房室傳導阻滯,且不是一過性或可逆性,則應考慮植入永久性心臟起搏器;

?LBBB合併疑似心源性暈厥的患者,也可考慮接受永久性起搏器治療;

?LBBB合併中至重度心衰的患者,可考慮進行心臟再同步化治療;

?LBBB患者在接受介入治療或外科手術時,可以採用臨時起搏器治療。

重視無癥狀LBBB患者

最後,關注一下無癥狀LBBB患者。這一類患者多在體檢時發現LBBB,其中無既往病史的年輕男性多為健康人,而老年患者,特別是合併基礎疾病者多可發現嚴重冠脈疾病。

近期一項研究對43例無癥狀LBBB者進行分析,結果發現,擴張型心肌病(DCM)13例(30.2%)、冠心病10例(23.3%)、主動脈瓣病變5例(11.6%)、高血壓心臟病3例(7.0%)、心肌炎3例(7.0%)、風濕性心臟病2例(4.7%)、先天性心臟病1例(2.3%),無明確病因者6例(13.9%)。

對於無癥狀的患者,LBBB似乎對較年輕、表觀健康者結局影響極小,而老年患者中LBBB與死亡率增加有關。因此,即使是無癥狀的LBBB患者,也應提高警惕,積極探究導致LBBB的原因,特別是老年患者。

參考文獻:

[1] 賈國力, 邢程, 王海珠, 等. 無癥狀完全性左束支傳導阻滯43例病因分析[J]. 基層醫學論壇, 2016, (4): 455-456.

[2] D. Luke Glancy, Bahij Khuri. Chest pain and left bundle branch block. Proc (Bayl Univ Med Cent). 2001; 14(4): 452–454.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脈通心內頻道 的精彩文章:

看到這些心電圖表現就要小心了,可能會要命!

TAG:醫脈通心內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