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岳飛為何被十二道金牌召回、幕後主謀竟是他?

岳飛為何被十二道金牌召回、幕後主謀竟是他?

看過《精忠岳飛》的都知道,岳飛是南宋著名的抗金名將,有著極高的軍事素養,以及剛正不阿的名族節氣和盡忠報國的精神深受中國各族任命的敬佩。其所率領的岳家軍有著: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的美名。但是就是這樣一代抗金名將,卻被奸臣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十二道金牌連夜召回燕京,被秘密處決與風波亭,隨行處決的還有其長子岳雲,一代名將就此隕落。

岳飛

岳飛(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字鵬舉,宋相州湯陰縣(今河南湯陰縣)人,抗金名將,中國歷史上著名軍事家、戰略家、書法家、詩人、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興四將之首。岳飛於北宋末年投軍,從建炎二年(1128年)遇宗澤起到紹興十一年(1141年)為止的十餘年間,率領岳家軍同金軍進行了大小數百次戰鬥。靖康元年(1126年)岳飛應招在相州參加趙構為大元帥的部隊。金軍南下江南,岳飛獨樹一幟,堅持抗金,收復建康。紹興三年(1133年),被任命為沿江制置使,他念念不忘收復中原。次年春,岳飛收復襄陽六郡。紹興六年(1136年)率師北伐,順利攻下了伊、洛、商、虢等州,兩河人民奔走相告,各地義軍紛紛響應。

岳飛

宋高宗曾經三次見岳飛,每次見完之後跟著就是陞官,這幾乎成了規律,在其他人看來,宋高宗信任岳飛,岳飛也對宋高宗忠心耿耿,簡直就是君臣典範。但是岳飛卻沒有懂得君臣有別的道理,以至於給了宋高宗以後殺岳飛的念頭。

岳家軍屢立戰功,名聲也越來越大,岳飛治軍賞罰分明,,體恤部下,兵力占當時南宋全國的五分之三,幾乎成為了全國的統帥,連皇帝都要讓卻三分,這明顯不是什麼好事,畢竟岳飛已經隱隱約約有了功高震主之勢,但是後來岳飛的一項提議卻無意中破壞了宋高宗對他的信任。

趙構和秦檜

岳飛向宋高宗提議立皇儲,可是要知道宋高宗是無後的,那問題就很明顯了:要分權!宋高宗深深地感受到君權受到了挑戰,而岳飛手握重兵,宋高祖更是「陳橋兵變」當上的皇帝,高祖遺詔更是要輕武重文。這成為了宋高宗和岳飛最大的衝突之一。

最後絆倒岳飛的是提出的一項主張。北宋被金攻破,宋徽宗無力抵擋,匆忙傳位給長子趙恆,即欽宗,然而卻無力回天,女真連破宋27州,欽宗放棄抵抗,親赴求和,兩代皇帝同時做了俘虜,史稱「靖康之難」。被俘虜的皇帝和北上27州一直是岳飛心頭病,岳飛主動提出北上收復27州,救回二帝。然而救回二帝是宋高宗最不願意看到的,作為一個自立的,言不正名不順的皇帝,是絕對不能容忍名正言順的皇帝的。這邊成為壓倒岳飛的最後一根稻草,一代名將就這樣,倒在了皇權的屠刀下。而奸臣秦檜成了宋高宗的替罪羊,被世人辱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辰南歷史吧 的精彩文章:

崇禎皇帝微服私訪,買卦多次,都預示明朝將亡國!

TAG:辰南歷史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