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俄駁斥美英法「精準打擊」敘利亞 各方角力背後顯困局

俄駁斥美英法「精準打擊」敘利亞 各方角力背後顯困局

美國總統特朗普13日晚宣布,已下令美軍聯合英國、法國對敘利亞政府軍事設施進行「精準打擊」,作為對日前敘東古塔地區發生「化學武器襲擊」的回應。敘利亞當地時間14日凌晨4時起,隆隆的爆炸聲在敘首都大馬士革各處響起。從本報記者所在的市中心主幹道馬扎大道北側,可以觀測到至少三處以上的起火點,大量警車、救護車和消防車輛奔赴市內外各處參與救援。此外,據敘通社和敘國家電視台等當地媒體報道,阿勒頗、霍姆斯等地的軍事設施也遭到了攻擊。

14日清晨,大馬士革的街道逐步恢復了平靜,一些當地民眾自發在自家窗戶上懸掛起了敘利亞國旗,以表示對西方國家軍事行動的抗議和對敘利亞主權的捍衛。

美英法對襲擊行動辯解,俄羅斯予以駁斥

14日凌晨,美國、英國、法國從空中和海上向敘利亞軍事和民用設施發射了110多枚巡航導彈和空對地導彈。敘利亞政府軍的防空系統進行了反擊,部分導彈在接近目標時被擊落。據當地媒體消息顯示,在此次攻擊過程中,沒有一枚導彈進入防護駐敘塔爾圖斯海軍港口和赫梅米姆空軍基地的俄防空分隊責任區內,俄反導彈打擊的防空分隊「未被使用」。

在攻擊行動後,英國首相特雷莎?梅發表聲明稱,她下令英軍對敘利亞發起打擊,是因為「別無選擇」,「沒有其他可以替代使用武力來削弱和限制敘利亞政權使用化學武器的實際選項」。她認為,這一切是因為俄羅斯否決了聯合國安理會計劃對杜馬市襲擊事件進行獨立調查的決議。英國對敘利亞展開攻擊是為了減少平民傷亡,旨在阻止化學武器的使用,而非企圖推翻敘利亞政府。「這不是在干涉內戰,這與政權更迭無關。」

法國總統馬克龍14日則通過社交媒體表示,「法國在2017年5月劃的紅線已被跨過。因此,我命令法國武裝部隊於今晚介入,同美國和英國一道聯合參與這項國際行動,打擊敘利亞政權的秘密化學武器庫。」

對於美、英、法三國的聯合軍事行動,俄羅斯方面予以了措辭強硬的回應。俄羅斯總統普京14日發表聲明稱,未經聯合國安理會批准,美國在其盟友支持下對敘利亞軍事及民用基礎設施目標進行了導彈打擊,是針對一個正在反恐前沿的主權國家實施的侵略行為,違反了聯合國憲章、國際法準則和原則。

中東地區國家態度涇渭分明,博弈日趨激烈

敘利亞、伊朗和黎巴嫩等國都對此次軍事打擊行動予以了措辭強硬的抨擊。

敘利亞政府和軍方14日清晨通過媒體,指責美、英、法三國的攻擊行動是粗暴的侵略行為,是對主權國家的悍然侵犯,敘方將做出回應。敘總統巴沙爾表示,西方國家的空襲,只會使敘增強在每一寸國土上繼續打擊恐怖主義的決心。

伊朗外交部14日發表聲明,強烈譴責美國、英國和法國對敘利亞發動軍事打擊。「這一侵略行為顯然違反國際法,侵犯了敘利亞主權和領土完整」,美國及其盟國在沒有任何證據證明敘利亞政府軍使用化學武器的情況下侵略敘利亞,「他們要為自己的冒險行徑負責」。聲明強調,在敘利亞境內恐怖分子節節敗退的情況下,美國及其盟國的軍事行動「將助長恐怖分子的士氣」。

黎巴嫩總統奧恩14日就美英法三方打擊敘利亞發表聲明,稱該行動不利於敘危機政治解決,阻礙當前所有為結束敘人民苦難的努力,將使地區陷入難以開展對話的危機。必須停止局勢惡化,恢復穩定,阻止外部干涉。無論何種理由,黎巴嫩反對任何阿拉伯國家遭受外部打擊。近期局勢發展表明大國開始加大介入敘利亞危機,且將帶來諸多影響。

與此同時,沙特、卡達等國則對美、英、法三國的軍事行動表示了支持。

沙特外交部14日表示,該軍事行動是對敘政權對無辜平民使用化武的回應,在國際社會未能對敘政府採取嚴厲措施的情況下,發生這樣的軍事行動,責任在敘政府一方。

卡達埃米爾謝赫?塔米姆?本?哈馬德?阿勒薩尼本周早些時候在美國進行訪問時也表示,卡達與美方在敘利亞化武問題上的看法一致。

敘利亞國內政治分析人士阿卜杜?拉希姆對本報記者表示,在禁止化學武器組織抵敘後,尚未完成對杜馬市所謂化武襲擊事件的調查,也尚未提交任何報告的情況下,美、英、法三國發動軍事襲擊,顯然缺乏法理和邏輯上的依託,而沙特、卡達等國對該行動的支持態度,折射了當前中東地區地緣政治的複雜性和激烈性。

敘利亞成為各方角力場,「化武」背後交織盤算與困局

據俄駐敘停火協調中心和敘政府統計,從今年2月底開始在東古塔地區實施人道主義救援行動以來,共有16.5萬人撤離東古塔交火區,其中包括2萬多名反政府武裝分子及其約3.8萬名家屬。

然而,東古塔地區杜馬市7日據稱發生化學武器襲擊事件,造成部分平民傷亡。隨後,敘利亞政府和俄羅斯都否認當地有化學武器襲擊事件,但世界衛生組織11日表示,杜馬市有43人在襲擊事件中死亡,超過500人接受治療,他們都出現了類似於暴露在高毒性化學品下的癥狀。

世界衛生組織副總幹事薩拉馬發表聲明說,「世衛組織要求立刻不受阻礙地進入該地區,為受影響的人提供護理,評估健康影響及提供全面的公共衛生援助。」同時,禁止化學武器組織宣布,將派遣調查組趕赴敘利亞杜馬市,對疑似化武襲擊進行調查,並已要求敘利亞提供必要協助。禁止化學武器組織強調,調查是為了確認是否發生化武襲擊事件,沒有確實證據前,不會將矛頭指向任何一方。

化武傳聞發生後,聯合國安理會10日召開緊急會議,但未能通過任何決議草案。俄羅斯和美國各自提出對敘疑似化武襲擊事件展開國際調查的決議草案,但俄羅斯否決了美國提交的決議草案,而俄羅斯提交的兩份決議草案未能得到至少九票的支持,也未獲得通過。

敘利亞政治分析人士阿德南對本報記者表示,東郊的東古塔地區是反政府武裝在首都大馬士革周邊最後的據點和依託,敘政府軍近期在該地的大勝,極大地打擊了反政府武裝的氣焰,同時也進一步鞏固了地面戰場的勝果和優勢。化武傳聞此時再度浮現,從時間點上來看十分微妙。長期以來,當地反政府武裝企圖破壞救援行動並嫁禍敘政府軍的行為時有發生。,有當地居民曾被不明身份的武裝分子強迫扮演化武襲擊受害者出現在鏡頭前。

事實上,過去兩周左右的時間內,美國總統特朗普在敘利亞問題上的態度,經過了「過山車」般的起伏翻轉。4月初,特朗普曾明確表示,已知會軍方研究從敘利亞撤軍的相關細節。目前,特朗普又在敘問題上180度轉彎,展現出高壓甚至激進態勢。阿德南認為,這與美國中東戰略的盤算和困局密切相關。在競選期間,特朗普就明確表示希望美國從中東事務中抽身,結束在中東大量燒錢的局面。但不可否認的是,敘利亞問題牽涉甚廣,美在中東地區的眾多盟友和扶植起的代理人,絕不希望看到美國就此轉身離開。同時,美國內也有大量強硬派勢力,希望美方保持在中東地區的影響力。因此,美方在包括敘利亞問題在內的眾多中東地區事務的走向上,並非由美總統一人可以抉擇,他在該問題上的搖擺與反覆,正是這種盤算與困局的折射與縮影。

美方牽頭的軍事打擊行動,令敘利亞局勢進一步複雜化。長久以來,美俄雙方都不願在敘問題上讓自身看起來處於弱勢,但美俄間直接的軍事衝突,則又是雙方都難以承受的選項。阿德南表示,類似14日這樣針對性極強的軍事行動,是在「彰顯肌肉和避免正面衝突之間的走鋼絲行為」,而中東地區內部分對敘政權持反對態度的國家和敘國內反對派等,也勢必會利用此次機會,將敘利亞問題繼續引向碎片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多彩貴州網 的精彩文章:

讓童話般的夢想成真:歐洲各地城堡開放 遊客可入住

TAG:多彩貴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