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春天為何容易「感冒」?中醫說:可能冬天沒休養好

春天為何容易「感冒」?中醫說:可能冬天沒休養好

史堅鳴 黃晨容 成冬海

上海市同濟醫院中醫科史堅鳴

立春入春,中青年以下年齡段人群,有類似「感冒」癥狀容易發生:發熱,咽痛,咳嗽,哮喘發作,或伴頭痛頭暈,情緒煩躁,眼睛不適,頸肩痛,嘔吐等等。以上癥狀,可能發生的概率頗高。

老年人亦非常有可能感覺身體不適:眩暈頭痛,煩躁不安,咽痛,慢性咳嗽加重,眼花目糊加重,腰痛腰膝酸軟,嘔吐,食欲不振厭油等等。

其實從冬至到春節到立春前後,以上癥狀發生的概率都不算小。考之以往,1988年冬春之際的甲肝爆發性大流行,2003年春天全國嚴陣以待的SARS,2009年春天的甲型流感病毒H1N1爆發流行,2013年春天發現的H7N9新亞型禽流感病毒,直到今年春天的最近幾天都有公開報道新發病例……以上各種各樣層出不窮的新發現流行性病毒性疾病,都規律性地集中於每年冬春季節爆發流行,難道是偶然的嗎?那麼以後每年冬春之際還會不會又有新發現的病毒性疾病爆發流行呢?

其實若能真正理解中醫,我們的祖先早就把答案寫在了那裡,只是看你真正理解了沒有,掌握了陰陽變化內在規律了沒有,若能,當然就能洞幽知微,瞭然於心。

「冬不藏精,春必病溫。」《黃帝內經?素問?金匱真言論》:「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於精者,春不病溫。」「東風生於春,病在肝,俞在頸項」「故春氣者,病在頭」「故冬不按蹺,春不鼽衄,春不病頸項」「東方青色,入通於肝,開竅於目,藏精於肝,其病發驚駭;其味酸,其類草木,其畜雞,其谷麥,其應四時,上為歲星,是以春氣在頭也。」

以上文字雖然古奧,其實是《黃帝內經》里的名句,通俗易懂來解釋就是:春天在五行屬木,在五臟屬肝,肝開竅於目。春天本來就肝火易旺,肝火上升即易發生頭痛頭暈,頸項強痛,情緒煩躁易怒等等疾病。一日分為早晨,日中,下午,晚上,一年分為春夏秋冬四季。我們的冬天好比一天里的晚上,我們的春天好比一天里的早晨。一天里的晚上當然應該安靜入睡,好好休息,好好滋養精神。若我們在好比一天的晚上的冬天,不好好休息,不好好安靜滋養精神,那麼我們在好比一天的早晨的春天,還會有精神嗎?還會身體好?答案是顯而易見的,非但身體不會好,反而恰恰相反,我們即容易發生一系列熱性疾病——溫病(流行性疾病),可能表現的癥狀為:頭痛頭暈,頸項強痛,眼科疾病,心身科疾病等等一系列升火的熱性疾病癥狀。

了解了以上這個道理,我們也就明白,這就是冬天服用傳統膏方,民諺「冬天補一補,春天打老虎」的原因所在與理論依據。

那麼回到原來問題,我們應該怎樣避免春天「溫病」的發生呢,我們應該怎樣防治

每年冬春之際都好發的各種各樣層出不窮的病毒性疾病爆發流行呢?

《黃帝內經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云:「是故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夫病已成而後葯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錐,不亦晚乎。」

所以春天「溫病」好發,防治的關鍵不僅僅在春天,更在於冬天。這就是內經「治未病」的思想集中體現。

首先,「秋冬養陰」,我們在秋冬,好比一天里的晚上,不宜經常喧嚷嘈雜,甚或夜夜笙歌,醉酒傷身。在精神神志上就應該收斂入靜,恬淡從容,勿擾伏陽,好好安靜休息。這樣春天才能「一年之計在於春」好好工作,好好學習。

其次,除了自我身心保養以外,當然最有效的防治應該是準確辨證以後的中醫中藥治療。治療原則如下:在上焦,應該平降肝火,清肅肺熱,清降心火。在中焦,應該補益脾胃,溫養脾胃。在下焦應該補虧損補不足,去寒濕為主,兼以健脾燥濕,祛除肝膽脾胃濕熱。這是比較完整與準確的治療原則,說完整與準確是因為五臟辨證俱全,上中下三焦兼顧,標本兼治,治病求本。

所以若我們每個人,明白了以上道理,冬天好好保養身心,「正氣存內,邪不可干」,當然可以儘可能避免春天「溫病」癥狀的發生。若必要時,好好服用準確辨證以後的中醫中藥,對個人當然有良好的治療作用,對整個冬春流行性疾病好發的防治也是有著非常巨大的裨益與作用的。

每晚十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