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絲路山水地圖》地名考證

《絲路山水地圖》地名考證

《絲路山水地圖》(原名《蒙古山水地圖》)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地圖,它更像是西域諸城的路線示意圖。它能夠指示出通往西域各城的道路,卻因為篇幅限制改變了這些城市的實際位置。

《絲路山水地圖》中的城市規模大小各異,其中包括:

大型城市

中、小型城市

小型城市或聚落

圖中的道路顏色較淺,分支較多,能夠反映出西域各城市間的交通狀況:

比道路更為顯眼的是河流:

河流一般發源於山地:

會截斷道路:

圖中有三條河流,左邊是一條大河,右邊的河流匯成了湖泊。

【地名考證】

討失干

「討失干」應該是突厥語Tashkent的對音,即今天烏茲別克首都塔什干(烏茲別克語Toshkent)。Tashkent意為「石城」,是昭武九姓石國的故地,石國波斯語作Chāch,阿拉伯語作al-Shāsh。

他失把力城

在原畫中,「他失把力城」與哈密城隔河相對。「他失把力」應該是突厥語Tashbalik或Tashbaliq的對音,也有「石城」之意。其地位於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疏附縣塔什米力克鄉(維吾爾語Tashmiliq)。

羊黑

原畫中,「羊黑」位於吐魯番城右側。「羊黑」應該是突厥語Yankhe的對音,即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鄯善縣魯克沁鎮的洋海村(維吾爾語Yangkhiy)

魯城

原畫中,「魯城」與「羊黑」隔河相對。「魯城」應該是突厥語Lukchun或Lükchün的對音,《明史》作「柳城」。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鄯善縣魯克沁鎮(維吾爾語Lükchün)。

哈剌蘇

「哈剌速」是一條河流,這個詞應該是突厥語「黑水」的意思,即「哈剌」對應黑,「速」對應水,我們可以對比中亞突厥諸語中「黑水」的稱呼:

維吾爾語 Qara Su

烏茲別克語 Qora Suv

哈薩克語 ?ара Су/Qara Su

吉爾吉斯語 Кара Суу/Kara Suu

在上述語言中:

qara、qora、?ара、кара意為「黑」

su、suv、су、суу意為「水」。

然而問題在於,中亞地區叫做「黑水」的河流實在太多,僅在我國新疆,就有若干條「喀拉蘇河」,主要集中在北疆的伊犁,以及南疆的和田、阿克蘇。因此,難以確定原作中的「哈剌速」具體是哪一條河。

卜古兒

「卜古兒」應該是維吾爾語Bügür的對音,即今天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輪台縣。

關於Bügür的含義,我諮詢了維吾爾族的朋友,朋友告訴我說這個詞一說是指「[地勢]蜿蜒曲折」,一說是源自維語bürgüt(老鷹),一說是輪台城南一處廢墟的名字。

牙兒干

「牙兒干」應該是葉爾羌(維吾爾語Yarkant/Yeken),今我國新疆喀什地區莎車縣。

掩的干

「掩的干」應該是安集延(波斯語』Andījān/烏茲別克語Andijon),《明史》作「俺的干」。安集延即今烏茲別克安集延州首府,也是絲綢之路上的著名古城,坐落在費爾干納谷地。

在波斯語中,安集延又作』Andegān,這個稱呼可能更為古老,因為中世紀阿拉伯人也稱呼安集延為「安杜堪(』Andukān),這應該和』Andegān同出一源。

此處的「掩的干」很有可能是波斯語』Andegān的對音。

查詢字典,發現中世紀阿拉伯旅行家筆下的「安杜堪」共有兩處,第一處位於中亞的費爾干納(Farghānah),即今天的安集延;第二處位於伊朗東北部的薩拉赫斯(Sarakhs)。

鏈接:https://www.maajim.com/dictionary/%d9%86%d9%8e%d8%af%d9%8e%d8%a7%d9%83

俄失

「俄失」位於「掩的干」右側,從發音上看與Osh較為相似,應該是今天吉爾吉斯斯坦的奧什(吉爾吉斯語Ош/Osh)。

原作中的「俄失」規模不大,似乎是一座小城。

馬兒黑納

「馬兒黑納」位於圖中「掩的干」左側,應該是波斯語Marghīnān或Marghīlān的對音,今烏茲別克馬爾吉蘭(烏茲別克語Marg"ilon),也是費爾干納谷地的歷史名城。

火站

「掩的干」和「撒馬兒罕」之間的「火站」應該是今天的苦盞(波斯語Khojand,塔吉克語Ху?анд/Khujand),今塔吉克粟特州首府。

一些中世紀阿拉伯文獻稱呼此城為Khujandah,即在「苦盞(Khujand)」後面加上陰性標誌-ah。

撒馬兒罕城和望星樓

「撒馬兒罕」邊上的「望星樓」可能是帖木兒王朝統治者烏魯伯(烏茲別克語Ulug『 Bek)公元1424-1429年興建的天文台。烏魯伯並不是一個出色的素丹,可他卻是一個出色的天文學者。

烏魯伯天文台遺址

巴答山城

「巴答山城」在「撒馬兒罕」右邊。「巴答山」應該是波斯語Badakhshān的對音,即今阿富汗巴達赫尚。玄奘《大唐西域記》作「缽鐸創那國」,《明史》作「八答黑商」。

不過巴達赫尚和撒馬爾罕之間似乎有些距離,一個在瓦罕走廊,一個在河中地區。

卜哈剌城

「卜哈剌城」基本可以確定是今天的布哈拉(波斯語Bokhārā,烏茲別克語Boxoro),昭武九姓之一的安國建都於此,今烏茲別克布哈拉州首府。

馬失下

「馬失下」應該是伊朗東境與土庫曼接壤的馬什哈德(波斯語Mashhad)。

昆都思、把力黑

「昆都思」應該是阿富汗北部的昆都士(波斯語Qundūz)。

「把力黑」應該是阿富汗的巴爾赫(波斯語Balkh)。

黑樓城

「黑樓城」是整張畫卷中最為特殊的城市,只有這座城市的城牆被畫成了圓形。至於這座城市實際位於哪裡,筆者認為存在兩種可能性:

1、巴格達

「黑樓城」從形狀和規模上看與巴格達(阿拉伯語Baghdād)較為相似,歷史上巴格達確實是一座巨大的圓形城市,因此曾經被阿拉伯人稱為al-Madīnat al-Mudawwara,也就是「圓城」。

巴格達舊城示意圖

然而還有一個問題尚未解決:如果「黑樓城」真的是巴格達,那麼「黑樓」二字又作何解?巴格達在中國古籍中一般稱為「報達」或「八吉打」,顯然與「黑樓」不一樣。巴格達在中世紀的別稱「和平之城(Madīnat al-Salām),又作「圓城(al-Madīnat al-Mudawwarah),阿拔斯王朝覆滅後,巴格達曾經相繼被蒙古伊兒汗國、帖木兒王朝以及札剌亦兒王朝等蒙古政權統治,所以我比較懷疑「黑樓」是否是巴格達某個別稱的蒙古語音譯。然而諮詢了蒙古族朋友發現,無論在內蒙還是外蒙,「和平」和「圓」的發音都與「黑樓」相去甚遠。

當然,那時的蒙古人可能會用其他辭彙表示這些含義;也有可能「黑樓城」是意譯而非音譯;另外,「黑樓」二字也或許是作者的誤記。

2、赫拉特

查閱文獻,「黑樓城」也恨有可能是《明史》記載的「黑婁」,即今天阿富汗的赫拉特(阿拉伯語Hirāh,波斯語Herāt)。

赫拉特在《明史》中一地兩譯,分別譯作和「哈烈」和「黑婁」。《明史》載:「哈烈,一名黑魯,在撒馬兒罕西南三千里,去嘉峪關萬二千餘里,西域大國也。元駙馬帖木兒既君撒馬兒罕,又遣其子沙哈魯據哈烈。」又載:「黑婁,近撒馬兒罕,世為婚姻。其地山川、草木、禽獸皆黑,男女亦然。」

從發音上看,「黑樓」顯然與Hirāh或Herāt較為接近。而且在原畫中,「黑樓城」也位於「昆都思」、「把力黑」等阿富汗城市和「台白列思」、「哈山」等伊朗城市之間,不太可能是兩河流域的巴格達。

赫拉特在公元14-15世紀曾經是一座規模宏大的城市,但是歷史上赫拉特並不是一座圓城,作者又為何將它的城牆單獨畫成圓形呢?

帖木兒帝國時期的赫拉特城,大致呈正方形

圖片來源:http://www.iranicaonline.org/articles/herat-iv

牙思城

「牙思城」位於「黑樓城」左側,從發音上看與Yazd相近,即今伊朗中部的亞茲德。

不過,「牙思」也可能是波斯語』Esfahān的訛稱,即伊朗古城伊斯法罕,「牙思城」的相對位置也更像是伊斯法罕。

馬力翱城

原畫中,「馬力翱城」位於「黑樓城」右邊不遠處。

「馬力翱「可能是波斯語Marv或土庫曼語Merv的對音,即今土庫曼境內的梅爾夫。梅爾夫是絲綢之路上的著名城市,也曾位於阿拔斯王朝「呼羅珊大道」的沿線。

梅爾夫《新唐書》作「木鹿」,《元史》稱「麻里兀」。

台白列思、阿速印

「台白列思」應該是伊朗北部是大不里士(波斯語Tabrīz)。

如果是這樣的話,下面的「阿速印」有可能是加茲溫(波斯語Qazvīn)。

苦術

如果「台白列思」和「阿速印」對應大不里士和加茲溫的話,這兩座城市右邊的「苦術」則可能是「苦木」的訛寫,即伊朗城市庫姆(波斯語Qom)。

哈山

「哈山」位於「苦術」右邊,應該是波斯語Kāshān或Qāshān的對音,即今天伊朗的卡尚。

天方國

「天方國」基本可以確定是麥加(阿拉伯語Makkah),今沙烏地阿拉伯王國麥加省首府。麥加是伊斯蘭教的第一聖地,城內的克爾白天房(阿拉伯語al-Ka『bah,意為「立方體」)是全世界穆斯林禮拜的朝向。

附:伊斯蘭教公認三大聖地的全稱

1、麥加(Makkah)全稱「尊貴的麥加(Makkat al-Mukarramah)「

2、麥地那(al-Madīnah)全稱「光輝的先知城(al-Madīnat al-Nabawiyyat al-Munawwarah)」,「麥地那」本來的意思是「城市」,其根字母m-d-n有「定居」的含義,對比希伯來語?????/medinah(國家)。

3、耶路撒冷(al-Quds)全稱「高貴的聖地(al-Quds al-Sharīf)」,Quds根字母為q-d-s,表示「神聖」。對比希伯來語????/miqdash(廟宇),希伯來語根字母q-d-sh也表示這個含義。

天方國周邊城市

「天方國」周邊的城市理論上應該也是阿拉伯城市,但是原作的譯法甚是詭異,解讀起來略為艱難。

闊思

位於「天方國」右邊的「闊思」,《廣韻》擬音作k?uɑt s??,《中原音韻》擬音作k?u? s?,發音與阿拉伯語的耶路撒冷(阿拉伯語al-Quds)甚為相近,因此很有可能就是耶路撒冷。

恰剌

「闊思」右邊的這幾座城市應該位於今天的敘利亞一帶。

「恰剌」《中原音韻》擬音作k?ia la,與阿勒頗在阿拉伯語中的稱呼?alab甚為相近,《新唐書》稱阿勒頗作「夏臘」,《廣韻》擬音作?a lap。

阿勒頗位於敘利亞,其本名?alab在阿拉伯語中意為「乳汁」,源自及物動詞?alaba,意為「以乳汁哺育」。

哈密

「恰剌」下面還有一個叫做「哈密」的城市,這顯然不是我國新疆的哈密,我國新疆的哈密在原畫中叫做「哈密城」,位於畫卷的開頭部分。

如果「恰剌」是阿勒頗,那麼這裡的「哈密」應該就是阿勒頗以南的霍姆斯(?im?)或者哈馬(?amāh),它們也是著名的西亞古城,位於今天敘利亞境內。

「哈密」《廣韻》擬音作??p m??t,《中原音韻》擬音作ha mui。從發音上看,「哈密」是「哈馬」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掩他革

「哈密」下面的「掩他革」,《廣韻》擬音作?i?m t?ɑ k?k,《中原音韻》擬音作i?m t?? kiai」,怎麼聽怎麼像』An?ākiyyah,也就是希臘語「安條克(?ντι?χεια/Antióchia)」的阿拉伯語音譯「安塔基亞」。

古城安條克始建與公元前4世紀,阿拉伯人與公元637年征服安條克之後,沿用了這座城市的希臘語地名,稱之為「安塔基亞」。

可是,安塔基亞實際位於地中海東岸土敘邊境土耳其一側,也就是阿勒頗、霍姆斯、哈馬的西邊,顯然不應該位於「恰剌」和「哈密」以南,此處應該是作者弄錯了位置。

的力迷失

「的力迷失」不似阿拉伯語發音,可能是亞美尼亞的某座城市。

不過「的力迷失」也可能是「的迷失」的訛寫,這樣的話,其發音就與阿拉伯語Dimashq相近,Dimashq即今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

戎地面

「戎地面」位於大海西邊,根據「天方國」的位置,這座大海基本可以確定是紅海,因此紅海西岸的「戎地面」應該是非洲大陸上的埃及或者馬格里布地區,也有可能是位於東非的琶弼羅國(今索馬利亞柏培拉/al-Birbirah)。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歷史內參 的精彩文章:

鍾少華:我眼中的啟功

TAG:中國歷史內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