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現金貸催收一地雞毛,誰之過?

現金貸催收一地雞毛,誰之過?

2017年應該是金融貸款史上最瘋狂的一年,國內的現金貸一哄而上,無論是BAT這樣的互聯網企業還是傳統企業都相繼加入現金貸行業,可謂空前盛世,由於過度授信,同時也給行業帶來很多負面影響,出現了學生貸、裸條事件、山東辱母、個別債務人自殺等情況發生,12月初,國家出台了《關於規範整頓「現金貸」業務的通知》現金貸平台紛紛逃離,剩下一堆雞毛等著催收公司來處理。

看似繁忙的背後,給催收公司也帶來很大壓力,年初很多從業者加入這個行業,試圖從中撈金,投入了大量的人員和職場,年底,現金貸政策頒布,現金貸公司紛紛逃離,剩下一堆雞毛,隨之催收公司也業務大幅度萎縮,給整個催收行業一個措手不及的打擊,倒閉的倒閉縮小的縮小。

這種亂象的背後,所有的媒體和社會都把矛頭指向了催收行業,催收行業其實是金融的一個末端產業,是風險控制的一個環節,也是一個比較辛苦的行業,需要大量的人力來完成的工作,一方面有來自金融公司的業績壓力,一方面需要加班加點到深夜跟各種老賴周旋,金融行業是一個買賣風險,資金融通的行業,比較高大上,催收就是金融行業的民工。

各種逾期催收和反催收的花邊新聞的層出不窮,那麼不催收到底行不行?答案肯定是不行,有金融就會一定存在催收,無論是房貸、車貸還是信用卡、消費金融、現金貸等產品,逾期本質上就是債務人對於金融合同的一種違約行為,「人無信不立,事無信不成」,借貸關係都是建立在信任和合約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很多借款人通過虛假資料騙取借款,借款後自己又長期逾期導致費率上升,對於金融公司產生巨大損失,導致催收產生。反過來又抱怨和詆毀催收行業,這無非是對於老賴的縱容,對於社會信用體系的挑戰。

催收行業並非媒體所報道的暴力催收、潑油漆、電話騷擾、上門逼迫債務人等等,在如今這個法制社會,暴力已經解決不了問題,最近這幾年行業一直有一些人員和機構在通過各種形式推廣行業的健康發展,包括成立行業聯盟、人大代表提議催收行業發放牌照等等,堅守底線、合法催收、高效利用身邊資源這是一直催收行業發展的方向。

社會的輿論和法律更應該加大對於老賴的制裁和金融政策的管控,避免出現高利貸、砍頭息等現象發生,加大對於失信人的制裁,失信不但給社會造成不良風氣,而且對於出借人也是一種損失,沒有抵押和足夠資產是無法獲得銀行的借款,民間信用借款,費率雖然高,也是能夠解決大不部分人的燃眉之急,不能因為同情弱者而放縱和踐踏契約精神,真正同情的應該是遭受損失的出借人,信用借款本身是一種基於信任、合同建立的一種合約。

金融的本質就是為有錢人理財,為缺錢的人融資,一是信用、二是槓桿、三是風險,沒有信用就沒有金融的存在,信用是金融的安身立命之本,一方面借款人要講信用,另一方面老百姓存款到銀行,銀行也得講信用,催收行業就是為建立社會信用體系而保駕護航的一個機構

催收員之家

共同抵制老賴,共建誠信社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三八們到底快不快樂
十全十美的男朋友,我要不要分手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