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朱元璋死前問同一個問題三遍,為何無人能答?結果導致天下大亂

朱元璋死前問同一個問題三遍,為何無人能答?結果導致天下大亂

「燕王未來?」

「燕王未來?」

「燕王未來?」

...

朱元璋為何臨死前問了同一個問題多遍?他到底找燕王朱棣是為了什麼事情?

朱元璋影視形象

皇位的傳承,也許是古代大多數皇帝頭疼半輩子的事情。一個國家,不比一個家庭,一個家庭在分家的時候,還常常因為分配不均而親人反目,就更別提一個國家最高統治者皇帝皇位的傳承了。古代因為皇位傳承鬧出大事件的不在少數,最有名的就如唐朝李世民的「玄武門之變」了。

玄武門之變

皇位的傳承對於我們的朱元璋皇帝來說也是想破頭腦的事情。為保自己死後,朱姓天下能長久維持下去,朱元璋對自己繼承人的挑選十分重視。早期,朱元璋對自己與馬皇后所生的大兒子朱標十分滿意。可是天不遂人願,朱標38歲就早早過世。

朱標死後,本來皇位還是應該傳給自己的其他兒子的。可是,朱元璋對除了朱標之外的兒子們都不是很滿意,甚至還帶著一絲厭惡,燕王朱棣就是其中一個了。

於是他將目光投向了自己的孫子輩。這時,朱允炆走進了朱元璋的視線。朱允炆是朱標的兒子,平時為人寬厚,心帶人寬厚。在朱標生病的時候,朱允炆寸步不離地日夜守在父親的病床邊,於是朱允炆的孝名遠揚。百善孝為先,朱元璋由此認定朱允炆將來會是一個好皇帝,於是決定將皇位繼承給朱允炆。可是,他疏忽的是,想當一個好皇帝,首先還是要坐好自己的皇帝位置,可是心慈手軟朱允炆又怎麼能坐好這個位置呢?

朱允炆影視形象

決定將皇位繼承給朱允炆之後,朱元璋開始為自己孫子的未來鋪路了。自覺將走到生命盡頭的朱元璋頒布了自己的詔書。遺詔中有三點朱元璋重點強調的:一是朱允炆仁愛子民。孝悌為人,可當皇位;二是自己喪事一切從簡(朱元璋是草根出身,節儉的品質一直便隨其一生);三就是命令各路的藩王在自己死後不得來京拜祭。

不讓各路藩王來京拜祭得時候原因要從朱元璋杯酒釋兵權說起,他逐漸將天下兵權分到朱家後代,結果是導致各路藩王勢力極大。不讓各路藩王來京,是為了避免不可預料的變數發生。

可是,朱元璋頒布詔書後對其他藩王都十分放心,唯獨對燕王朱棣存在疑慮。因為朱棣是他所有子孫中最有野心的。於是他特意下詔書召朱棣一人進京,他要親自敲打朱棣一下。

朱棣收到父皇的消息後,趕忙從北京千里迢迢的趕赴京師。可是,在來到江淮一帶時,朱棣卻被新的詔書人攔住了。原因是朱元璋的這道命詔書,把著急等著登基的朱允炆嚇倒了。為什麼爺爺要急急忙忙地召叔叔入京呢?難道事情有變?為防止一切不利事情發生,朱允炆夥同其他大臣偽造朱元璋聖旨將朱棣攔在半路。結果,朱棣只好灰溜溜的回家了。

在南京的朱元璋苦等朱棣幾天不到,在彌留之際,睡睡醒醒之間問了身邊人三次:「燕王來未?」身邊人不是不知道朱允炆被攔在半路,就是知道的也不敢說出來。就這樣,朱元璋至死也見不到燕王朱棣一面。

朱允炆本來是想保住自己的皇位,結果卻為後來朱棣起兵埋下了借口,反而被朱棣謀了天下。真是得不償失!

當然,歷史還是由人創造的。這段所謂「假傳聖旨」的事件既可能是朱棣為方便奪位的時候杜撰而來的,也可能是朱棣在篡位成功之後才修改的。三次也可能是個概數,可能是四次,五次或更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尋找歷史 的精彩文章:

他是秦檜的大對頭,被貶後因幾箱物品再次得到皇帝重賞
這位古代女性,先後為祖孫三代生兒育女,卻受到後人敬仰

TAG:尋找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