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立遺囑 是各懷心事還是維護家庭和睦?

立遺囑 是各懷心事還是維護家庭和睦?

文/看壹周記者夏天 攝影/葛雷

或許從孔子回答子路那句著名的「未知生,焉知死」開始,數千年來,中國人一向諱言死亡和身後事。而這周就是清明小長假,大多數國人在這段時間都會去上墳掃墓,祭奠先人,同時也是難得的機會,大家可以順利成章地談談「死」以及和「死」有關的那些事。

就在上個月的下旬,有一條新聞引發了很多人的關注,中華遺囑庫公布了《中華遺囑庫白皮書(2013~2017)》,其中一項選擇率高達99.93%的「防兒媳女婿條款」迅速走紅。

一直以來,中國人都堅信「清官難斷家務事」。而如今針對遺產產生的各種糾紛越來越多,不得不讓我們正視「如何正確處理身後事」這一難題。於是,訂立遺囑似乎成了很多人都需要思考的問題。不如,讓我們先來看一看身邊這些與「遺囑」有關的故事。

30歲立遺囑

只為防親生父母

這兩天,一條關於「95」後立遺囑的新聞在朋友圈刷屏了。說的是無錫有個22歲的女孩子,因為在國外留學,早早立下遺囑,明確自己「意外」後的房子歸屬。這個「95」後也成為無錫公證處辦理遺囑最年輕的對象。

其實這樣的案例並不鮮見,在蘇州,同樣有年輕人為自己的「身後事」早做打算了。

出生於1988年的尤子今年才剛剛滿30歲,去年年底她找到了律師,希望能給自己立一份遺囑,明確自己過世後的名下財產的歸屬問題。說起立遺囑的初衷,她不禁有些哽咽:「從小就沒有安全感,最後只能依靠這種方式來獲取安全感。」

原來,尤子是安徽農村人,家裡還有一個弟弟。身為長女的她,幾乎沒有獲得過父母的寵愛。父母的那碗水從來不曾端平過,學習成績不錯的尤子只上到高中,就被父母要求不要上學了,早點掙錢貼補家裡。而成績遠沒有她好的弟弟,則拿著她賺來的錢上很貴的民辦大學。

20歲那年,尤子遭遇了人生最痛苦的事情——她被檢查出患上了癌症瘤。在經歷了手術和第一階段的化療以後,父母甚至有了放棄她的念頭。「我當時好想活下去,求著父母說只要他們肯給我繼續治療,我下輩子還給他們做牛做馬。」幸好,尤子的命大,到現在都一直好好的,沒有複發過。

這次大病,讓她對父母心寒。治療結束後,她離開了老家到了蘇州。也許因為經歷過生死,她意識到人一定要為自己拼一次。白天,她在美容院裡邊工作邊學習,晚上她還會上各種培訓班。3年後,她有了自己的美容院,還與工作時認識的男朋友結了婚。婚後生了一個孩子,沒有父母幫手,她自己一個人又要帶孩子又要忙生意,卻忽略了老公。等意識到的時候,老公在外面已有了新歡。

於是27歲那年,尤子離婚了,從此成了一個單身媽媽。令人欣慰的是,尤子經濟獨立,完全可以養活自己和孩子,她甚至在蘇州買了一套房子和一輛二十多萬的汽車。

前段時間,父母來蘇州小住。讓她恐慌的是,言談舉止間,父母流露出對自己房子的艷羨之情。「他們說如果弟弟結婚的時候也有這樣一套房子就好了,可能我比較敏感吧,當時很不舒服。」

聯想到自己曾經得過腦瘤,也許哪一天,突然就不在人世了,才3歲的兒子該怎麼辦?「這個世界上根本沒有我們母子倆可以依靠的人。」想要這裡,尤子做了一個決定,「我想立一份遺囑,把我的財產全部留給孩子,我的父母不能佔到一丁點的便宜。」

她說,這個決定也許看上去無情,但自己的原生家庭從來沒有給過自己一丁點的溫暖和關懷,現在最親的人就是孩子,為母則剛,她必須保護好自己的孩子。

親手寫的遺囑

竟然沒有法律效力?

今年1月,76歲的老李半夜倒在了自己家的衛生間里。

被發現的時候,已經是第二天,女兒李美蘭找不到他的人,打了無數電話也不接。最後女兒衝到了老李家,才發現父親早就沒了呼吸。

李美蘭忙前忙後,把葬禮的事情打點的差不多了,哥哥才趕回來。哥哥早年就離開蘇州,出門闖蕩。後來在深圳落了腳,一直忙於自己的事業,家裡的事情全部扔給了李美蘭。

「我們兄妹感情一直不錯,我也沒什麼怨言。」李美蘭是個挺溫和的蘇州人,前兩年母親中風癱瘓,一直到過世的一年間,都是她照顧的。

母親去世後,哥哥曾經提出讓老李跟自己去深圳,老李卻死活不同意,他覺得自己在蘇州住習慣了。

不過,老李的身體向來很硬朗。除了有點高血壓,需要每天定時服用降壓藥,其他時候完全不像一個70多歲的老頭,甚至還可以騎著自行車出去溜達一整天。

這些讓李美蘭很放心,一心覺得父親活到80歲是完全沒有問題的。「父親名下有一套住宅和一套門面房,每年收租就有十幾萬,所以我隱約知道他應該是有一大筆積蓄。」但是父親從來不提起,李美蘭也不問。

去年吃年夜飯,哥哥帶著全家從深圳過來過年,喝了幾杯酒的父親有點醉意,又比較興奮,頭一次說起以後的財產分配。「他說門面房給哥哥,自己住的房子給我。」這樣的話,讓李美蘭很欣慰,雖說按照傳統來說,在分配財產時,女兒一直是弱勢群體。但這些年是自己盡心儘力的照顧父母,哥哥完全甩手掌柜,「如果我也能分到房子,那說明我的付出是有回報的。」

但老爺子也就說了這麼一回,而且大家都沒當一回事,除了李美蘭。老李突然過世後,在對他名下的財產清點後,大家發現他不但有兩套房子,還有100多萬的存款。一開始,哥哥說的很洒脫,表示存款也跟李美蘭一人一半,大家都接受了這個方案。

沒想到,葬禮結束後,大家一起整理老李遺物的時候,在一個五斗櫥最下面的抽屜里找到了一封老李留下的遺囑。遺囑里,對於房子的分配沒有變化,但是老李把自己的存款全部留給了孫子,也就是哥哥的兒子,沒有給外孫留一分錢。

「看到遺囑的時候,我兩眼一黑,照顧了那麼多年的父親竟然如此偏袒孫子。」李美蘭很不理解,哥哥的家庭條件比自己好不少,孫子也一直在深圳,跟老人的感情並不深,老人為什麼會做出這樣的決定。有了這份遺囑,哥哥果然提出來要按照遺囑分配財產。

難過的李美蘭差點同意了,這時正在上大學的她的兒子突然提出來,「這份遺囑有法律效力嗎?」一語驚醒夢中人,李美蘭立刻托熟人諮詢律師,得到的結果讓她充滿希望——老人偷偷摸摸寫好的遺囑,可能會因為沒有第三方見證,導致無效,那將依然是按照法定繼承。

面對法律和親情的雙重壓力,哥哥最終放棄了對遺囑內容的堅持,同意把一百多萬的存款與李美蘭對半分。「這次的事情,其實也讓人挺寒心的。」李美蘭說,以前自己總覺得哥哥不會對金錢斤斤計較,這次以後,她才知道,在金錢面前,親情是如此的不堪一擊。

防兒媳寫遺囑

不離婚就沒意義

在中華遺囑庫公布的《中華遺囑庫白皮書(2013~2017)》中,選擇率高達99.93%的「防兒媳女婿條款」引起了軒然大波。

一時間,「尷尬」、「寒心」、「沒毛病」、「很合理」等多種聲音在網上此起彼伏。隨後,遺囑庫的負責人則公開表示,媒體對所謂「防兒媳女婿條款」根本是誤解。這個條款只是遺囑庫模板的選項之一,只表示老人在遺囑中規定「繼承人所繼承的財產屬於個人財產,不屬於其夫妻共同財產」。因此,只有在子女離婚時,該條款才有意義。

儘管是誤讀,但在實際生活中,有一些老人在訂立遺囑的時候,確實有為子女考慮因素。

「說起這個事情,確實有些寒心。」石敏結婚已經有20年,作為一個外地人,當初嫁入婆家的時候,其實就受了一些委屈,「婆婆的本意是想找個本地媳婦,沒想到兒子在外地讀書帶回了一個外地女朋友。」

對於婆婆的想法,石敏其實也理解,自己家的條件沒有婆家好,結婚的時候全部費用都是婆家出的。生了女兒,也都是婆家在幫忙帶,自己的父母沒有幫上多少忙。

五年前,石敏想換套大點的房子,就和老公商量著把結婚前買的房子賣了。婆婆當時就有點不開心,在她看來,之前的房子屬於兒子的個人財產,重新買的大房子卻成了兒子和兒媳的共有財產。「也許從那個時候開始,婆婆就對我有點提防了。」不過,石敏是個直性子,大大咧咧的不會計較這些。因為跟老家的親生母親關係不親密,她把婆婆真的當成了自己的親人,每次買什麼吃的穿的都給婆婆帶上一份。

一來二去,婆婆跟她的關係確實處的不錯。可是這樣融洽的關係卻被一個消息擾亂了,今年過年吃飯的時候,酒足飯飽後,石敏的一個親戚無意間的一句話引起了石敏的注意——「你沒事寫什麼遺囑,多不吉利啊!」

這話說完,婆婆的臉刷的白了,也沒回應。當時石敏就很奇怪,從來沒聽公婆說起過遺囑的事情,再說他們就一個兒子,有必要寫什麼遺囑嗎?

事後,她向老公打聽,老公發誓自己不知道這個事情。也暗示過婆婆,婆婆從來沒有正面回應過,越是這樣,石敏的好奇心越重。

後來還是好心的親戚透了料給她——「是寫遺囑了,還找了人來做了見證」。這也沒什麼,關鍵是「遺囑里好像有一條規定留給兒子的房產只能是兒子和孫女的,不屬於兒媳婦。」

一聽這話,石敏委屈的眼淚都快掉下來了。原來公婆寫這個遺囑是為了防自己。後來她還是忍不住去找婆婆當面質問這件事,婆婆倒是很爽快的承認了確實有這件事,不過她也有自己的道理:「你們只要不離婚,這些房產不都是你的嘛!」

話是這麼說,但從這以後,石敏的心裡總像扎了一根刺,再也拔不掉了。

(責編:嚴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名城蘇州網 的精彩文章:

打造中國激光芯 蘇州高新區將建半導體激光創新研究院
自衛反擊戰老兵來生田村慰問烈士家屬

TAG:名城蘇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