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夢回紅樓》 /禹月娜

《夢回紅樓》 /禹月娜

夢回紅樓

魯迅曾評紅樓夢,是中國許多人所知道,至少,是知道這名目的書。誰是作者和續者姑且勿論,單是命意,就

因讀者的眼光而有種種:經學家看見《易》,道學家看見淫, 才子看見纏綿,革命家看見排滿,流言家看見宮闈秘事……在我的眼下的寶玉,卻看見他看見許多死亡;證成多所愛者當大苦惱,因為世上,不幸人多。惟憎人者,幸災樂禍,於一生中,得小歡喜少有罣礙。然而憎人卻不過是愛人者的敗亡的逃路,與寶王之終於出家,同一小器。

魯迅先生對於紅樓的 評價可謂是字字珠璣,現如今很多紅學家也對紅樓夢研究的透徹,而我只能憑藉自己貧瘠的語言來述說自己對於這部充滿中華文化的偉大小說的感受。張愛玲曾說,有人說過「三大恨事」是「一恨鰣魚多刺,二恨海棠無香」,第三件不記得了,也許因為我下意識的覺

得應當是「三恨紅樓夢未完」。紅樓夢這部偉大的小說,作者曹雪芹寫了一半就撒手人寰,傳聞是高鶚續寫,可是不論是從藝術價值還是文章內容都和前面相差甚大,這也成了紅樓的一大憾事。

今天就讓我們重回紅樓,回到那個繁盛的榮國府,紅樓夢中出場人物有四百多位,而且個個栩栩如生,但是今天就說黛玉和寶釵兩位。曹雪芹深愛筆下的黛玉,愛她的笑與淚,愛她的苦與恨,愛她的一切,才會把寶黛戀刻畫的如此刻骨,如此入木三分,為世人塑造了一個心較比干多一竅,反封建禮教,反世俗的黛玉。

黛玉是一位才華橫溢卻清高孤傲的女子,「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玉帶林中掛,金簪雪裡埋」這是對黛玉的真實寫照,黛玉心思細膩,多愁善感,常常為一些小事而傷心痛苦,黛玉葬花,令我特別印象深刻。花開花謝本是節令所致的自然現象,而黛玉卻感嘆落花有意流水無情,感嘆花自凋零,感嘆花兒短短的一生,我想更多時候她是把自己比作花兒了吧,她把寶玉當作知己,當作在那偌大的榮國府中唯一的寄託,她深愛著寶玉,她不矯揉,不世俗,僅僅是真,是愛,她用盡了一生世來愛寶玉來生活,她活的認真,是這茫茫世俗中難得的一抹清新,她因多次爭取自己的位置失敗而自顧自憐,於深夜暗影除哭泣。她內心大多也還是柔弱痛苦的吧,她把自己隱藏了起來只把真實的自己留給寶玉,可是她並不知道封建世俗容不下他們的愛情,更容不下如此剛直的她。

相對比來說寶釵更適合生活在那個時代,和那個榮國府,紛飛蝴蝶繞樓院,暖逐東風撲幾回。扇影亂搖忙玉腕,粉痕斜溜濕香腮。偶因遊戲間消遣,豈為迷藏暗捉來。恰怪亭中私語久,防人忽把綺窗開。薛寶釵在《紅樓夢》中份演著重要的角色。她是封建各種禮束的守衛者,並且自身深受其害。她在家中與人關係甚好,受眾的喜愛。她的性格有為人處世的圓滑與世俗,她持有與寶玉完全相反的人生觀價值觀,寶釵的城府來源於洞悉人情世故後的隨心所欲不逾矩,比起黛玉如魏晉名士般的風流,寶釵明白的一點是,若想有所為,必須遵守體制才能超越體制打敗體制。人人都覺得寶釵勸寶玉入仕是寶釵「封建衛道」的體現,但寶玉生在這樣一個家族,其實沒有其它選擇。她只是遵循時代的號召吧,其實我覺得在那個時代,黛玉是適合戀愛得到人選,而寶釵才是適合結婚的人,黛玉的清高孤傲決定了她不能在這一時代生活下去。

曾經看過的的一篇紅樓影評中的一段話令我感慨尤甚,大致是這樣的:紅樓的悲劇性就體現於此,黛玉寶玉的可貴在於他們有了超越時代的叛逆的思想火花,但他們對於時代無能為力。而寶釵的複雜性就在於,她不是沒有這樣的思想,而她的作法只是「要打敗黑暗必須先融入黑暗」。是啊,這也是為什麼寶釵寫出的螃蟹詠為眾人所叫絕,寶玉也大嘆「罵的痛快」。寶玉黛玉對於官場世俗的不屑寶釵不是沒有,黛玉比寶釵多的是一份試圖掙脫世俗牢籠的勇氣,而寶釵比黛玉則多了如男兒一般經世致用的家國抱負。也苦於所有的這些她都已看清,所以藏愚守拙是唯一的出路。而就算是這樣清醒的寶釵,也無法不被時代的洪流所裹挾,這是紅樓所體現的大悲劇,也是曹雪芹一生的寫照.

時代是摧毀一切的有力殺手,任何人都無法超越時代,這也是紅樓的悲劇所在了吧。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風塵滿面,鬢髮如霜。激情飛揚的青春已跌失在紅樓之外那紛擾繁雜的塵世之中。賈寶玉林黛玉的痴迷情事始終未能成花好月圓,薛寶釵心中的金玉良緣也沒有成皆大歡喜。時間飛逝,日月添增。一場紅樓綺夢只願長醉。

/禹月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港島文刊 的精彩文章:

三葉江風:不羈的心藏著孤獨的筆墨

TAG:港島文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