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漢魏六朝詩選》第二百二十六首《長安聽百舌》

《漢魏六朝詩選》第二百二十六首《長安聽百舌》

【篇目】

[作品介紹]

[作者介紹]

[注釋]

[譯文]

[賞析一~~賞析四]

【古風泊客一席談】

長安聽百舌

【隋詩·韋鼎】


萬里風煙異,一鳥忽相驚。

那能對遠客,還作故鄉聲。

拼音版:

wàn lǐ fēng yān yì , yī niǎo hū xiāng jīng 。


萬里風煙異,一鳥忽相驚。

nà néng duì yuǎn kè , huán zuò gù xiāng shēng 。


那能對遠客,還作故鄉聲。

[作品介紹]

這首詩,是作者為陳聘周出使到長安時所作。表達了一種作客思鄉之情。

[作者介紹]

韋鼎,字超盛,杜陵(今陝西省西安東南)人,生卒年代不詳。梁時,累官至中書侍郎。陳時,官為黃門郎。陳宣帝太建年間,為聘周主使,累官至太府卿。陳亡入隋,授任上儀同三司,除光州刺史。史稱韋鼎博通經史,又通陰陽相術,善於逢迎,也有政績,並不以詩文知名。

[注釋]

風煙:風光景物。

遠客:作者自稱。

故鄉聲:指這裡的鳥叫和自己故鄉(南方)的鳥叫聲音相同。

[譯文]

離家萬里滿目是異鄉的風情,

一陣鳥鳴把人從悵惘中驚醒。

不通世故的你喲怎對著遠客,

還唱這流淌在血液里的鄉音。

賞析

壹/

由陳入隋的詩人韋鼎寫過一首《在長安聽百舌》:「萬里風煙異,一鳥忽相驚。那能對遠客,還作故鄉聲。」也是由一鳥相驚而觸動政治感慨,不過是通過埋怨鳥兒在異地仍作鄉音而寄託深切的鄉國之思。用正言反說之祛,韋詩責怪百舌實際是憐惜百舌不知風煙之異。

《在長安聽百舌》運用擬人手法,埋怨鳥兒在遠客面前故意發出故鄉鳥兒一樣的嗚叫聲,無理卻有情。由百舌鳥的叫聲引發詩人思鄉之情。

佚名

《長安聽百舌》 [隋詩·韋鼎]


萬里風煙異,一鳥忽相驚。

離家萬里滿目是異鄉的風情,一陣鳥鳴把人從悵惘中驚醒。

風煙:風光景物。


那能對遠客,還作故鄉聲。

不通世故的你喲怎對著遠客,還唱這流淌在血液里的鄉音。

百舌:鳥名,又名烏鶇。《長安聽百舌》當然就是詩人由陳入隋聽鳥叫感悟所寫的。

萬里風煙異,一鳥忽相驚。」離家萬里滿目是異鄉的風情,一陣鳥鳴把人從悵惘中驚醒。

長安的景物與建康完全不同,鳥兒的叫鳴把「我」從思鄉的惆悵中驚醒。

那能對遠客,還作故鄉聲。」不通世故的你喲怎對著遠客,還唱這流淌在血液里的鄉音。

「你」這只不懂人情世故的鳥兒啊:哪能對著遠離故鄉的異客,還說著與異客一樣的家鄉話呢?

此詩,如果說首句還較平淡的話,那麼,尾句通過擬人寫法,通過詩人「譴責「叫鳴鳥怎能說著與詩人一樣的鄉音,勾起詩人濃重思鄉情節,表達了詩人不願入隋,情願在陳的故國情懷。

《古風泊客》第二輯《詩經》

《古風泊客》第三輯《楚辭》

《古風泊客》第四輯《樂府詩集》

《古風泊客》第五輯《古詩十九首》

《漢魏六朝詩選》

漢魏六朝是我國古代詩歌逐漸成熟的重要時期,這一段時間既有采自民間的樂府詩,也有文人創作的五言、七言詩;既有南方清麗婉約的詩歌,也有北方的鏗鏘之聲。本書選錄詩約300首,分為九部分:漢詩、魏詩、晉詩、宋詩、齊詩、梁詩、陳詩、北朝詩、隋詩;分4卷,漢詩一卷,魏晉詩一卷,宋齊詩一卷,梁、陳、北朝、隋詩合為一卷。全面的反映了當時各個朝代各詩人的不同風格和內容。余冠英突出了各時期的風格和代表作家,詳加註釋,是讀者了解漢魏六朝詩歌的入門必備之冊,既可以作為專業人士的備用資料,也可以作為文學愛好者收藏典籍。

作者:項籍等

編訂:余冠英

成書時間:1958年

《古風泊客》第六輯《漢魏六朝詩選》

漢魏六朝詩選226

心 ? 養性?品生活

這世上有三樣東西是別人搶不走的:

一是吃進胃裡的食物,二是藏在心中的夢想,三是讀進大腦的書。

古風泊客 ┃ 也許是最有深度的古文賞析微刊

作者簡介: 徐建老師,此處省略無數字…… (作者屬低調之士,囑咐省略簡介)

本文已經過作者授權,其他平台轉載,請註明出處:古風泊客(czgfpk)

編輯:雲淡風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近蘭寒舍 的精彩文章:

《漢魏六朝詩選》第二百一十三首《侍宴詠石榴》

TAG:近蘭寒舍 |